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江西邮政速递动态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3 17:33
【摘要】: 2006年7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邮政体制改革方案》,由此拉开了我国新一轮邮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在新邮政管理体制下,对于中国邮政速递来说,以下三点是非常明确的:一是邮政速递将最终定位为邮政领域的竞争性业务,其经营模式和市场环境将与普遍服务业务有重大差异;二是邮政速递将最终走向完全市场化,成为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在经营环境上,现有的行政特权将被彻底剥离,与民营速递、外资速递处于公平竞争地位;三是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邮政速递的经营环境变得更为复杂和不确定。 邮政速递不仅是中国速递服务的最早供应商,也是目前国内速递服务业最大运营商和领导者。然而,随着我国邮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加入WTO后所做出的开放速递市场承诺的兑现,中国邮政速递业务正受到外资速递公司与民营速递公司的围追堵截,市场份额正被快速地挤占。 作为中国邮政速递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西邮政速递同样面临着激烈竞争,面临着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问题。动态能力是实现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江西邮政速递要维持、增进竞争优势,必须提升自身的动态能力。本文立足于“江西邮政速递动态能力”这一主题,在探讨邮政速递的产业特征、发展历程、现状问题的基础上,以动态能力理论作为理论支撑,建立了邮政速递动态能力的“三层面”分析框架,并依此构建邮政速递动态能力的评价体系,在对江西邮政动态能力实证分析后,提出了提升江西邮政速递动态能力的对策措施。具体来说,本文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本文的准备部分(第二章)。这一部分阐述了邮政速递的产业特征、发展历程与现状问题,为后续研究做必要准备。本文认为,与传统的邮政普遍服务相比,网路拓展的成本递增、物流运输特点、网路构成三个方面决定了快递服务业具有弱规模经济性,进而导致行业进入壁垒的降低和相应监管内容的改变。在中国,不同所有制速递企业的发展路径各有不同,国际跨国速递公司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后的发展基本上遵循“业务代理—合资经营—独资经营”的路径进行;民营速递公司则是随着我国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其发展路径可以概括为“经营专线—布点联网—完善网络”。目前,我国速递服务业规模快速增长,服务水平日益提高,资本多元化格局也已基本形成,而作为国内速递服务最早供应商的邮政速递却在国际速递和民营速递的内外夹击下,市场占有率日益下降。 第二部分是本文核心部分(第三、四、五章)。这一部分在对动态能力理论的形成、发展进行回顾后,以把动态能力从抽象向具体转变为出发点,结合邮政速递的产业特征,构建了邮政速递动态能力的“三层面”分析框架,建立了邮政速递动态能力的评价体系,并依此对江西邮政速递的动态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 首先,回顾动态能力理论体系及其分析框架。动态能力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持续性的能力,是能力的能力。本文这一部分以竞争优势的来源与影响因素为主线,系统地分析动态能力理论的背景、形成、发展及其分析框架。第一,梳理企业能力理论的发展脉络和演进路径,以便于清晰地把握竞争力理论的发展阶段及各自缺陷;第二,重点阐述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的形成、发展,把握该理论的主要内容与观点;最后,从位势、流程、路径三个方面阐述动态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 其次,构建邮政速递动态能力理论及其评价体系。从速递服务业的产业属性与技术经济特征出发,在前文回顾动态能力理论体系与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构建速递服务业动态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这不仅是对动态能力理论的应用和发展,也是分析江西邮政速递动态能力的理论基础。第一,在现有学术界对动态能力的代表性内涵界定基础上,提出邮政速递动态能力的内涵;第二,建立邮政速递动态能力的“三层面”理论分析框架,以便于把动态能力理论更好地应用于邮政速递的实证分析;第三,在邮政速递动态能力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初步构建邮政速递动态能力的评价体系。 最后,实证分析江西邮政速递动态能力。第一,根据动态能力构成的基本要素与来源,结合速递服务业的产业特征,从环境预警、决策制定、战略转换三个方面实证分析江西邮政速递的动态能力,进而计算江西邮政速递动态能力指数;第二,对第一部分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探寻决定、影响江西邮政速递的动态能力的深层原因,以期找到提升江西邮政速递的动态能力的切入点。这一部分是论文由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从理论阐述到实践应用的重要转变,也是从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桥梁。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江西邮政速递动态能力的总体评价等级为一般,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较大。从单项指标看,江西邮政速递的预警能力还存在较大欠缺,是未来动态能力提升的重点;江西邮政速递提升决策能力的重大突破口是建立相应的战略管理部门以完善组织机构;转换能力是江西邮政速递动态能力中得分率最高的,但还存在明显弱项--资本运作能力,是未来动态能力提升的重点内容。 第三部分是对策部分(第六章)。本文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升江西邮政速递的动态能力,作为前面各部分研究的延续,这部分内容依据前述研究成果与结论,提出提升江西邮政速递动态能力的路径。 首先,健全和完善相关组织机构。中国邮政速递采取垂直管理模式,下级的速递公司只是上级公司的从属单位,这造成了市县一级邮政速递公司对经营环境和战略制定的漠视,不利于整个邮政速递动态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各个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同业竞争状况、邮政路网建设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由国家层级制定战略而让各地邮政速递公司统一执行不利于邮政速递自身的发展。因此,江西邮政速递应该在省级和南昌、九江、赣州等经济大市建立专门组织机构,执行战略制定职能。 第二,建立和完善邮政速递揽投网络。揽投网络是速递服务业的核心环节,对于快件投递的速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是其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因此,建立和完善邮政速递自身的揽投网络是提升江西邮政速递动态能力的基本内容,具体包括:充分利用邮政网路的现有资源;以邮政物流的发展推进邮政速递揽投网络建设;提高网运支撑力度;全面推进速递专业服务规范。 第三,通过创新运营模式巩固竞争优势。邮政速递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从而保持和提高在同城速递方面的市场份额,就必须在运营模式及其机制方面切实进行改革。运营模式创新的主要目标是:管理体制由层级管理向扁平化管理转变;服务理念由被动型服务向灵活主动型服务转变,以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更加个性化的方式提供服务,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 第四,强化中国邮政品牌管理。品牌战略已被证明是现代企业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综合实力的最有力手段,产品的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都最终体现在品牌的竞争力上。所以,江西邮政速递应该在维持品牌现有优势的基础上,加强品牌管理,提高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加强江西邮政速递企业文化建设。江西邮政速递处于快速变化的经营环境之中,提升其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是现有竞争优势得以保持的基本前提,而对环境的响应显然依赖于企业内部创新精神的确立并最终落实到惯例的创新,因而创新理应成为江西邮政速递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 本文围绕“江西邮政速递动态能力”这一研究主题,得出了以下三个基本观点: 1.网路拓展的成本递增、物流运输特点、网路构成三个方面决定了速递服务业具有弱规模经济性,进而导致行业进入壁垒的降低和相应监管内容的改变; 2.由位势、流程和路径所构成的原初动态能力理论的实质是企业核心能力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竞争优势对核心能力的契合,因而可以把动态能力具体化为预警能力、决策能力和转换能力; 3.由于受制于垂直一体化管理模式和原有邮政管理体制,江西邮政速递在环境预警能力上相对较弱,是今后江西邮政快递提升动态能力的重要方面。 本文的特色和创新之处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视角创新。由于速递服务是一个新兴的产业领域,目前,相关的研究还比较稀少。本文在速递服务业的产业特征、市场环境、邮政速递的现状、问题做出翔实分析后,以动态能力为核心对江西邮政速递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提升江西邮政速递动态能力的路径,在研究视角上具有较大的创新性。 2.理论创新。目前,动态能力理论还是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前沿,有关动态能力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其中动态能力的衡量是该理论中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充分理解动态能力内涵的基础上,结合邮政速递服务的产业特征,从环境预警、决策制定与战略转换三个层面构建邮政速递动态能力的评价体系,在理论上具有较大的创新性。 3.观点创新。本文在邮政速递的产业特征、动态能力理论分析框架以及江西邮政速递动态能力提升的重点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相对于已有研究成果具有较大的创新性。 本文对江西邮政速递动态能力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成果对于新时期江西邮政速递的动态能力提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动态能力理论是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前沿理论,是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作为实现核心竞争力可持续的能力的动态能力,目前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内涵界定上具有较大争议,也缺乏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本文把动态能力理论引入速递企业的战略管理,在充分探讨速递产业市场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邮政速递动态能力的评价体系,为速递企业提升动态能力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实践意义。邮政速递是中国邮政竞争性业务的主要组成部分,提升邮政速递业务的竞争力不仅是江西邮政系统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也是中国邮政面临的中心任务。本文着眼于江西邮政速递的动态能力研究,研究成果对于提升江西邮政速递的动态能力,进而实现其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614
【图文】:

业主,指标,速递业,营业利润


业总数的73.7%,企业资产占全部速递企业资产的72.1%,业务量占全部速递业务量的75.5%,速递业务收入占全部速递业务收入总额的81.4%,营业利润占全部营业利润总额的97.6%(见图2一4)。法人企业欲演产总硕快通业务理快通业务收入曹业利润时咚峪峪月时峪时峪峪时几..J舀.,.口七.JJ,自召几‘。.‘口.舀图2一4速递服务业主要指标地区结构在东部地区,速递服务又集中于重点区域。调查结果显示,即使在东部,速递服务区域布局同样显示了集中化的特点,速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主要集中在重点区域。东部的环渤海湾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是速递服务发展最为集中的区域。4.速递服务多元竟争的格局已经形成根据初步测算,2006年国有、民营、外资速递企业分别实现速递业务收入148.4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林立;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2 夏琼;民营快速物流企业的运营规划与绩效评估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吕林娜;有关我国快递的法律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阮静娴;ZH房地产公司薪酬满意度多维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兰成平;中国邮政特快专递(EMS)顾客满意度测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018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8018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8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