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游戏暴力与暴力指数的构建
本文关键词:论网络游戏暴力与暴力指数的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游戏 暴力观 暴力指数 价值导向 游戏规则
【摘要】:网络游戏暴力及其对青少年、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网络游戏暴力的根源是游戏设计者的暴力观,网络游戏暴力违背了人类的基本价值观与行为准则,对玩家和社会产生了特定的消极影响,但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存在具有客观性。基于网络游戏暴力观和访谈结果,可从网络游戏主题内容的价值导向、玩家可采用的游戏规则、游戏呈现的潜在伤害三个方面进行科学评估,进而整合为网络游戏暴力指数。文化管理部门可依据暴力指数对网络游戏产品进行评级管理,同时对网络游戏消费者进行必要宣传、教育和引导。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关键词】: 网络游戏 暴力观 暴力指数 价值导向 游戏规则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价值观研究”(11JZD006)
【分类号】:G124;F49
【正文快照】: 近年来,随着网络游戏在我国的迅猛发展,网络游戏及其伴发的社会问题也逐步增多。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网络游戏用户数已经达到3.36亿,其中18岁及以下网民数量已经达到1.5亿。Buchman和Funk的研究表明,大部分流行的电子游戏都带有暴力成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佐斌;马红宇;;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现状研究——基于十省市的调查与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刘桂芹;张大均;;暴力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及干预措施[J];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07期
3 叶慧娟;;网络游戏分级制度比较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王斌;;实行网游分级还需配套制度[J];互联网天地;2010年03期
5 刘桂芹;刘衍玲;张大均;;暴力视频游戏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其应对措施[J];教育探索;2010年05期
6 李婧洁;张卫;甄霜菊;梁娟;章聪;;暴力电脑游戏对个体攻击性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02期
7 陈美芬,陈舜蓬;攻击性网络游戏对个体内隐攻击性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8 曾凡林,戴巧云,汤盛钦,张文渊;观看电视暴力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年01期
9 魏谨;佐斌;温芳芳;杨晓;;暴力网络游戏与青少年攻击内隐联结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智争;;新新闻主义之浅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2 宋雁慧;美国公立学校暴力及其对策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3 谭红春;彭兆荣;;对体育“暴力”的人类学解释[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4 王爱玲;杨晖;;我国媒介的消费主义文化表现及其文化品格探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曹奕萱;;电视传媒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以电视暴力为视角[J];今传媒;2011年06期
6 石登;;菲律宾人质事件的媒体表现及新闻法制建设[J];今传媒;2011年07期
7 任倩;;娱乐新闻“低俗化”现象的成因及应对[J];今传媒;2012年01期
8 李思宓;;浅谈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黄色新闻”浪潮[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刘建萍;;青少年问题行为相关研究综述[J];才智;2010年34期
10 杨燕玲;;青少年暴力浅析[J];成才之路;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华;施春华;陈友庆;;大学生内隐攻击性与内隐利他性关系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黄旦;;新闻自由:新闻媒介职业化的政治基础——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3 陈积银;;警惕娱乐化庸俗化新闻的后现代主义倾向[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王迪;;儿童对电视广告中健康信息认知的“知沟”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5 刘海明;;媒体评论的社会责任与效益[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焕萍;;奥巴马访华--新华网与美联社新闻网比较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殷晓蓉;;现代期刊与国际大都市的互动关系——以美国《纽约客》为例[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庞明慧;;《中国妇女报》家庭暴力报道内容分析[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建荣;钱成宏;;体育教学中“攻击性行为”的判断与预防[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10 王迪;;上海儿童健康信息认知的“知沟”研究——以电视广告为例[A];第一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鸣筝;美国公共外交研究(1917-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3 夏德元;电子媒介人的崛起[D];复旦大学;2011年
4 项贤林;我国部分高校大学生参与电子竞技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5 王倩;媒体时代大、中学生处理暴力和色情信息的德育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6 杜成会;理解报纸大众化——关于我国20余年报业改革的思考[D];复旦大学;2003年
7 陶志峰;中国报业规制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罗亚;制造快乐:走向娱乐的新闻技巧[D];复旦大学;2005年
9 王国珍;入世以来中国传媒市场生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张健;新闻自由与经济自由的和谐与悖谬[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菡;金融危机下经济新闻的社会功能探讨[D];湘潭大学;2010年
2 戴宁江;地方广电发射台站的垂直管理模式探索[D];南昌大学;2010年
3 吕东刚;网络视频文化影响下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高博雅;论媒介权力的理解与表达[D];吉林大学;2011年
5 侯东;论《新闻调查》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与实践[D];吉林大学;2011年
6 周海华;大学生对汉服的内隐态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程苏;社会排斥下自我肯定对社会性痛苦、攻击性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陈显莉;暴力起因对高、低道德判断能力初中生内隐攻击性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9 卢荣荣;中国如何应对网络舆论监督[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马菊花;“打黑除恶”的文化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绮敏;张卫;;青少年攻击性问卷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1期
2 徐大真,杨治良;内隐社会认知中攻击性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李婧洁,聂衍刚,张卫;媒体与青少年暴力[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李婧洁;张卫;甄霜菊;梁娟;章聪;;暴力电脑游戏对个体攻击性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02期
5 张文新,纪林芹,宫秀丽,张茜,王益文,陈欣银;3~4岁儿童攻击行为发展的追踪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1期
6 戴春林,杨治良,吴明证;内隐攻击性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7 陈美芬,陈舜蓬;攻击性网络游戏对个体内隐攻击性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8 李丹;周志宏;朱丹;;电脑游戏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家庭各因素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7年02期
9 隋南,陈晶;药物成瘾行为的脑机制及其研究进展[J];心理学报;2000年02期
10 郭晓丽;江光荣;朱旭;;暴力电子游戏的短期脱敏效应:两种接触方式比较[J];心理学报;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鳕;;背着石头去上学[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09年10期
2 谢鳕;;背石头上学[J];故事家(微型经典故事);2009年11期
3 邓菁;;浅析游戏女性角色服饰设计[J];艺苑;2009年07期
4 川贝;;幻游天下[J];今古传奇(武侠版上半月版);2010年03期
5 谢必胜;;三国杀:从桌游到网游[J];商业故事;2010年04期
6 徐世丕;全球文化产业大扫描(之四)[J];中外文化交流;2004年01期
7 李丰格;网络中的魔鬼[J];故事大王;2004年11期
8 刘国柱;;流行词“PK”分析[J];修辞学习;2006年02期
9 俊杰;;狂人亿万富翁朱骏[J];企业文化;2007年04期
10 韩伟;;区分责任:当前青少年发展与网吧、网络游戏管理的途径探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盈昊;程乐华;;游戏丧失启动对死亡意念提取度的影响—从恐惧管理考查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的深层动机[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俞卫锋;;网络虚拟财产的性质和实践[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2005)——电子法与电子商务时代的传统知识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陈建文;黄顺;龚茜;;赣南医学院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现状及应对策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红斌;赵学英;赵青英;;论网络游戏中的变相赌博行为及其危害[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四卷)[C];2009年
5 金鑫鑫;;网络游戏与青少年犯罪[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6 陈丽文;程乐华;;宗教信仰和网络游戏对死亡意念提取度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姚挺;;中国网游“游”向何方?——娱教技术支持下的网络游戏设计[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8 曹树金;卢泰宏;;网络游戏消费态度及行为的实证研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孙盈昊;程乐华;;游戏丧失启动对死亡意念提取度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寿步步;;I.网络游戏虚拟物财产权问题[A];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 黄小玉;教育和游戏之间能否找到平衡点[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大学生记者 团丁雷;让网络游戏“可持续发展”[N];大连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汪小意;剑走偏锋——网络游戏变局[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4 ;2006网游新趋势[N];民营经济报;2005年
5 廖文根;网络游戏路在何方[N];人民日报;2004年
6 记者 陈炳欣/北京;网游转型今年启动[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7 黄薇;完美时空频频获奖 精品网游再掀原创风潮[N];通信信息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陶映荃;外挂:网络游戏遭遇无情“杀手”[N];工人日报;2003年
9 刘宜;网络游戏免费晚餐该收钱了[N];华夏时报;2003年
10 刘宜;国产网络游戏集体出击[N];华夏时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s跑,
本文编号:5200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520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