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效应的我国信息产业效率演进的时空特征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空间效应的我国信息产业效率演进的时空特征研究
【摘要】:在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下,运用DEA模型对2008-2012年我国31个省的信息产业效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刻画我国信息产业效率动态演进的时空特征。结果显示:信息产业效率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空间依赖性,并且近邻效应显著。随着时间推移,我国信息产业效率扩散效应在逐步增强,而极化效应这逐步减弱。研究认为,应组建信息产业联盟,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强化区域合作,推动我国信息产业效率的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
【关键词】: 信息产业 DEA 区域差异 地理集聚
【基金】: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2013GXS1B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40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03115)
【分类号】:F49;F224
【正文快照】: 1引言随着国际专业化分工程度的日益加深,全球资源配置带来的交易费用与日俱增。交易成本的增加,不仅阻碍专业化分工的进一步发展,降低国家福利水平,而且将导致经济的停滞甚至衰退。信息作为一种稀缺的经济资源,通过信息产业对信息的挖掘、加工和再造,能够加快信息的搜集、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胡树华;李荣;;产业联盟中的企业集成创新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3期
2 陈平;;技术革命的道路与技术经济的规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1年06期
3 江曼琦;张志强;;产业空间集中影响因素探究——基于天津滨海新区制造业32个产业的面板数据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4 王春杨;张超;;地理集聚与空间依赖——中国区域创新的时空演进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3年05期
5 魏守华;吴贵生;吕新雷;;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兼评我国创新能力的地区差距[J];中国软科学;2010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传忠;曹艳乔;;合作创新与中国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实现[J];当代财经;2009年07期
2 黄阳平;;福建省区域工业集聚的空间计量分析[J];东南学术;2011年05期
3 马淑琴;鲍观明;;汇率传递机制下出口商品策略定价能力研究——来自浙江的经验数据[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5期
4 潘雄锋;张维维;;基于空间效应视角的中国区域创新收敛性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13年01期
5 刘习平;宋德勇;;城市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J];城市问题;2013年03期
6 杨晨秀;陈爽英;;产业视角下民营企业研发投资的实证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3年04期
7 姜春林;王文苑;孙卫;;ACA法在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审稿专家遴选中的应用[J];出版发行研究;2013年05期
8 万勇;;空间视角的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研究述评与发展趋势[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9 刘家树;菅利荣;洪功翔;;区域创新网络集聚系数测度及其效应分析[J];财贸研究;2013年03期
10 余泳泽;刘大勇;;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空间外溢效应与价值链外溢效应——创新价值链视角下的多维空间面板模型研究[J];管理世界;201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潘鑫;王元地;朱晓宁;;区域创新能力:一个技术多元化的视角[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陈晓红;周源;许冠南;苏竣;;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升级的影响要素和路径研究——以广东昭信科技园区为例[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3 周龙;;中国区域高等教育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A];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经济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江苏省教育经济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杨皎平;张恒俊;金彦龙;;地理邻近与集群创新绩效:以集群生态位为调节变量[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5 赵文红;刘丽兰;;大学研发对高新企业创建和就业增长的影响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李彦霖;程军;李强;;转型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竞争力动因研究——研发投入视角的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孙东;;我国财政科技资金绩效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超效率DEA-Tobit模型[A];2014年中国审计学会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研讨会——江苏省送审论文[C];2014年
8 王邦兆;王欢;郭本海;;区域创新系统耦合度改进模型及实证研究[A];第十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继宏;专利标准化视角的多维集成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张战仁;地理空间视角下我国区域创新非均衡发展的时空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旭亮;从本地市场到新国际劳动分工[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为;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5 张利君;科技园区系统协同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6 戴永安;中国省域建筑业发展差异及其经济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鲁铭;区域技术创新的区位约束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8 余吉安;企业资源集成及其能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9 张志强;城市增长的时空演进规律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10 杜静;产业集群发展的绿色创新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德富;技术标准联盟治理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宋刚;吉林油田公司机械总厂重组整合方案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何微微;河北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4 秦杰;产业联盟组建及其风险规避研究[D];西华大学;2011年
5 朱润润;区域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顾绣敏;浙江制造业聚集度及影响因素分析[D];宁波大学;2009年
7 孙英翘;陕西省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影响动因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邵松华;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杨魁;FDI对江苏省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10 雷兰;不同来源地对华直接投资的双边贸易效应差异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守华;姜宁;吴贵生;;本土技术溢出与国际技术溢出效应——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检验[J];财经研究;2010年01期
2 王铮,马翠芳,王莹,翁桂兰;区域间知识溢出的空间认识[J];地理学报;2003年05期
3 李国平,孙铁山,卢明华;北京高科技产业集聚过程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03年06期
4 徐康宁,冯春虎;中国制造业地区性集中程度的实证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苏方林;;中国省域R&D活动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赵建吉;曾刚;;创新的空间测度:数据与指标[J];经济地理;2009年08期
7 范爱军;韩青;;跨国公司在华研究与发展(R&D)溢出——基于省际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07年04期
8 文玫;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重新定位和聚集[J];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9 李永忠;冯俊文;高朋;杨继明;;区域创新能力及其评价综述研究[J];技术经济;2007年12期
10 史宪睿;刘则渊;于冬;;企业集成创新及其系统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文静;;创新技术提升产业效率[J];电气时代;2013年07期
2 李彦军;;北京服务业产业效率的演变、空间分异与提升策略研究[J];发展研究;2014年03期
3 张宏;刘林清;;流通创新对产业效率提升的影响[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姜娜;朱群丽;毛星星;;外商群体投资对地方产业效率影响综述[J];北方经济;2012年18期
5 周天;杨宏伟;;民营经济的地位与作用——对增长、就业和产业效率贡献的比较研究[J];经济论坛;2006年02期
6 李晓梅;;本土技术体制与产业效率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3年02期
7 臧磊;杨山;周蕾;;南京都市圈产业效率演化及空间差异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3年03期
8 李研珠;信息化提高石油产业效率的设想[J];节能技术;2002年01期
9 马罗巴;;加强中国中型银行的发展与改革[J];消费导刊;2007年03期
10 朱顺林;;区际分割与产业效率损失分析——以中国烟草制品产业为例[J];统计与决策;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恩旭;;区域旅游产业效率评价研究——以中国31个地区为例[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王艳芬;郭淑芬;;中国文化产业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3 吕福玉;陈华;;我国盐业垄断的产业效率解析[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志坚;;江西省物流产业生产效率及其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基于DEA交叉评价和T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A];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墨岩;北京产业效率商业位居中游[N];中国商报;2005年
2 杨军;扩大淡季需求提升产业效率[N];中国旅游报;2006年
3 王市均;ABB自动化世界:创新技术提升产业效率[N];世界金属导报;2013年
4 包装;包装物流加速自动化 提升产业效率[N];中国包装报;2014年
5 中国社科院陆家嘴研究基地《上海产业结构升级和效率提升路径研究》课题组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执笔人 张自然 袁富华 张平 刘霞辉;世界城市发展与产业效率提升之上海样本[N];上海证券报;2014年
6 林采宜;在宏观的动荡中寻找微观的机会[N];中国证券报;2011年
7 赖强;3:7≠优劣分界[N];医药经济报;2008年
8 王秀香;物流企业集群高度契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N];现代物流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进;中国地方政府规制行为及其对产业效率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王恩旭;区域旅游产业效率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姜娜;外商群体投资与地方产业效率提升[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2 赵雷;我国省域物流产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3 应翔君;我国文化产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4 江丽;出口、集聚与产业效率[D];浙江大学;2013年
5 张帆;异质性FDI、产业集聚与产业效率[D];浙江大学;2013年
6 焦潇;湖北省文化产业效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7 袁琳俐;我国三大经济圈现代服务业集聚产业效率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8286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828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