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金融公司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0 02:27
本文关键词:汽车金融公司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汽车消费信贷 风险管理 汽车金融公司 博弈论
【摘要】: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家各项消费政策的发展,家庭汽车消费已成为继住房消费之后居民消费的又一热点,汽车消费贷款也开始与中国百姓“亲密接触”,汽车消费信贷已成为我国消费信贷市场的第二大主力。目前,向汽车消费者提供汽车消费信贷的公司主要有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公司、汽车经销商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在我国开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初期,主要的资金提供者是商业银行,但是随着该业务的持续发展和市场的壮大,国际上较大的汽车金融公司纷纷加入了这一行列,与商业银行共同分享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近年来,汽车金融公司迅猛发展,逐步侵蚀着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因此汽车金融公司的汽车消费信贷发展备受关注。 本文首先介绍了信号脆弱理论、预期收入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博弈论以及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为后文的汽车金融公司汽车消费信贷发展提供相应的经济理论基础。随后分别回顾了发达国家的汽车消费信贷发展情况和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发展情况以及归纳总结我国和发达国家汽车消费信贷的差异,从中找出可以借鉴的理论经验。信贷风险是汽车金融公司发展中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应用多方博弈方法对汽车金融公司的汽车消费信贷过程中的风险进行甄别和分析,并提出全文的三个基本假设,然后以2009年至2013年丰田金融某区域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上述的基本假设。最后,为使汽车金融公司汽车消费信贷业务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借款人向汽车金融公司申请贷款为节点,将汽车金融公司的汽车消费信贷分为汽车消费贷款前、汽车消费贷款中和汽车消费贷款后三个环节,并对每个环节的风险点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 1、从汽车金融公司视角对汽车消费信贷业务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从风险控制角度对汽车金融公司汽车消费信贷业务进行系统研究分析,以全面推动汽车金融公司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发展。 2、通过对丰田金融某区域的实地调查研究,,以及对其数据的验证,本文对制约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不利因素进行了深层剖析与总结。 3、运用博弈论,以汽车金融公司为中心,与借款人、汽车经销商、商业银行等相关利益主体联合,构建较完善的汽车消费信贷操作模式,以实现长期互利共赢。
【关键词】:汽车消费信贷 风险管理 汽车金融公司 博弈论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479
【目录】:
- 摘要4-6
- 英文摘要6-12
- 第1章 绪论12-22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2-14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14-19
- 1.2.1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14-17
- 1.2.2 国内相关文献研究综述17-19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9-20
- 1.3.1 研究思路19-20
- 1.3.2 研究方法20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20-22
- 第2章 消费信贷的相关理论22-28
- 2.1 信用脆弱理论22-23
- 2.2 预期收入理论23
- 2.3 信息不对称理论23-24
- 2.4 风险管理理论24
- 2.5 博弈理论24-26
- 2.6 经济成长阶段理论26-28
- 第3章 国内外汽车消费信贷发展历程28-38
- 3.1 国外汽车消费信贷发展概述28-31
- 3.1.1 国外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历程28-30
- 3.1.2 国外汽车消费信贷的经营主体30-31
- 3.2 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发展概述31-34
- 3.2.1 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历程31-33
- 3.2.2 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经营主体33-34
- 3.3 国内外汽车消费信贷发展对比34-38
- 第4章 汽车消费信贷风险博弈分析与检验38-51
- 4.1 丰田金融发展历史38-40
- 4.2 汽车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40-41
- 4.3 汽车消费信贷风险成因41-43
- 4.4 博弈模型的设立43-49
- 4.4.1 汽车金融公司与借款人的博弈43-45
- 4.4.2 汽车金融公司与商业银行的博弈45-46
- 4.4.3 汽车金融公司与汽车经销商的博弈46-47
- 4.4.4 实证结果分析47-49
- 4.4.5 主要结论49
- 4.5 案例启示49-51
- 第5章 汽车消费贷款的风险管理研究51-58
- 5.1 汽车消费贷款前的风险防范措施51-54
- 5.1.1 分类制定汽车消费信贷产品51-52
- 5.1.2 加强对合作汽车经销商的监督52-53
- 5.1.3 寻找合适的资金提供机构53-54
- 5.1.4 简化汽车贷款申请手续54
- 5.2 汽车消费贷款中的风险防范措施54-56
- 5.2.1 构建全面的风险评定模型54-55
- 5.2.2 加强信贷评审部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55
- 5.2.3 构建相互制约的工作规范55-56
- 5.3 汽车消费贷款后的风险防范措施56-58
- 5.3.1 建立有效的跟踪及催收系统56
- 5.3.2 建立借款人诚信档案56-58
- 第6章 结论58-60
- 参考文献60-64
- 作者简介64-65
- 致谢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涛;国外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概况[J];汽车工业研究;2005年07期
2 窦彬;汤国生;魏瑜;;基于产业链的中国汽车金融公司发展策略研究[J];汽车工业研究;2012年03期
3 甘永红;;发展信用卡汽车分期付款业务的思考[J];区域金融研究;2011年11期
4 巴曙松 ,王超;汽车消费信贷市场:风险控制与博弈分析[J];金融管理与研究(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孙亚;唐友伟;;当前我国征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J];海南金融;2008年11期
6 汤清,李菁;基于不同收入水平的汽车消费信贷行为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赵萍;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的问题与出路[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02期
8 薛宁 ,侯志远;个人汽车消费贷款蛋糕能做多大[J];中国金融家;2004年09期
9 丁玉萍;;汽车信贷:“跌跌不休”[J];中国金融家;2006年11期
10 刘小刚;张明玉;童佳;;汽车消费信贷中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博弈关系[J];生产力研究;2007年18期
本文编号:1003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003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