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粘性对投资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9 04:14

  本文关键词: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粘性对投资的影响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贷款利率粘性 投资 VAR模型


【摘要】:利率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在货币政策中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率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着杠杆的作用,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抑制通货膨胀、反映经济现状以及调节资金供给。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利率来影响投资,进而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要想更好地发挥利率对投资的影响作用,前提是建立起一个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公平、健全、透明的经济市场环境。贷款利率粘性反映的就是贷款利率对货币市场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很好的连接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研究贷款利率粘性对投资的影响,能够更好地去了解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带来的效果,是否能有效的影响经济,达到货币政策的目的。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从侧面反映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效,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要研究贷款利率粘性对投资的影响,需要了解贷款利率粘性对投资的作用机理,本文据此建立了理论基础。基于我国研究贷款利率粘性的文献相对过少,本文首先对贷款利率粘性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贷款利率粘性的度量方法进行归纳总结,选取了贷款利率曲线模型作为本文度量贷款利率粘性的最佳方法。然后,将货币市场、金融市场和投资的传导联系起来,运用图解详细说明贷款利率粘性对投资的作用机理,以及粘性大小的不同引起投资变动不同的原理。贷款利率粘性的大小不同会影响到信贷市场需求曲线的斜率,进而影响到货币政策传导到金融市场所引起的贷款利率变动的大小,从而影响到投资的变动大小。其次,本文对我国贷款利率粘性和投资的现状进行分析。在分析了贷款基准利率、贷款实际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变化特点的基础上,运用贷款利率曲线计算出了2007年一季度到2014年二季度的我国名义贷款利率粘性和实际贷款利率粘性的数值,得出了偏大的名义贷款利率粘性和适中的实际贷款利率粘性,并对名义贷款利率粘性和实际贷款利率粘性与投资进行了简单相关分析,为实证检验,打下了基础。然后,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和现状分析提出两点假设,将名义贷款利率粘性和实际贷款利率粘性分别同货币供应量、消费、财政支出和出口构建出两个VAR模型,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平稳性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得出了实际贷款利率粘性对投资影响更大且更迅速的结论,通过实证结果对假设进行了验证。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总结,提出相关的五点政策建议。一是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二是提高经济主体对利率的敏感性;三是增强央行货币政策操作能力;四是促进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有效联通;五是加强商业银行市场化建设。
【关键词】:贷款利率粘性 投资 VAR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引言9-16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9-10
  • 1.1.1 选题背景9-10
  • 1.1.2 选题意义10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0-14
  • 1.2.1 关于利率粘性的研究文献11-12
  • 1.2.2 关于利率影响投资的研究文献12-14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14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14-15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15-16
  • 第2章 贷款利率粘性与投资的理论分析16-25
  • 2.1 贷款利率粘性的概念16-17
  • 2.2 贷款利率粘性的度量方法17-20
  • 2.2.1 利率成本模型17-18
  • 2.2.2 货币政策传导模型18-19
  • 2.2.3 贷款利率曲线模型19-20
  • 2.3 贷款利率粘性与投资关系20-25
  • 2.3.1 贷款利率粘性趋向于无穷大21-22
  • 2.3.2 贷款利率不具有粘性22-23
  • 2.3.3 贷款利率粘性适中23-25
  •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粘性和投资现状分析25-30
  • 3.1 贷款利率粘性现状分析25-27
  • 3.1.1 贷款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25-26
  • 3.1.2 贷款利率粘性现状26-27
  • 3.2 贷款利率粘性与投资相关性分析27-30
  • 第4章 贷款利率粘性对投资影响的实证检验30-41
  • 4.1 研究假设30-31
  • 4.2 模型选择31
  • 4.3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31-32
  • 4.4 描述性统计32-33
  • 4.5 估计结果33-41
  • 4.5.1 单位根检验33-34
  • 4.5.2 协整检验34-35
  • 4.5.3 稳定性检验35-36
  • 4.5.4 脉冲响应分析36-38
  • 4.5.5 方差分解38-41
  • 第5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41-45
  • 5.1 结论41
  • 5.2 相关的政策建议41-45
  • 5.2.1 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41-42
  • 5.2.2 提高经济主体对利率的敏感性42-43
  • 5.2.3 增强央行货币操作能力43
  • 5.2.4 促进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有效联通43
  • 5.2.5 加强商业银行市场化建设43-45
  • 参考文献45-49
  • 致谢49-50
  • 个人简历、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央行拟三年基本实现贷款利率市场化[J];经济界;2001年04期

2 ;央行下调存贷款利率[J];中国物价;2002年03期

3 王铮;请当心!“我给你更低的贷款利率”[J];经济月刊;2002年10期

4 谭凯;银行竞争无可非议[J];经济月刊;2002年11期

5 杨速炎;;人民币贷款利率上调的调控信号[J];西部论丛;2006年06期

6 ;数据[J];经济;2007年04期

7 任志宏;郁方;钱金保;;贷款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和中小企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年11期

8 周一中;调整信用社贷款利率浅议[J];农村金融研究;1981年05期

9 ;历年银行、信用社贷款利率表[J];农村金融研究;1983年08期

10 高强;农村贷款利率界限新探[J];中国农业银行长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8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中国人民银行焦作市中心支行课题组;王戈锋;;推进农村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可行性研究[A];2007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宋国青;;CPI与PPI不同变化带来的难题[A];2012年夏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30期)[C];2012年

3 马跃;;高科技产业的融资对广东省银行业的影响[A];新经济与两岸四地经济交流协作——第六届“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元信托 姚锲,

本文编号:10589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0589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9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