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关于莱芜地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20 09:42

  本文关键词:关于莱芜地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莱芜地区 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


【摘要】:2015年上半年莱芜地区商业银行贷款不良率达到9.9%,在全省居于首位,不良贷款案件呈上升趋势。现阶段整个社会经济处于供给过剩阶段,企业经营困难短期内难以恢复,莱芜地区的三大支柱产业无论农副产品、工业、钢铁煤炭行业,前景都不容乐观。在经济低迷时期,企业经营困难,因企业之间的互保或联保,致使在担保圈或担保链上形成的信贷风险传播迅速,导致贷款及担保企业逃债现象严重,不良贷款及不良贷款率出现双升。从2010年开始莱芜地区出现了蜂拥式诉讼,金融环境不断恶化。如果不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加以重视,信贷风险继续恶化将影响储户利益、银行正常经营、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甚至会产生地区性金融风险。本文以莱芜地区作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和研究的实例,通过对莱芜地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现状、形成因素、产生的影响及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阐明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基本框架及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介绍信贷风险概念,国内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的现状。第三部分莱芜地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现状,阐述了内外部环境现状。外部环境现状包括企业逃债现象严重,信贷风险传递迅速。内部环境现状包括贷款不良率高在全省处于前列,信贷风险行业集中度高,全国性商业银行在莱芜地区投放信贷额度减少,商业银行经营指标下滑。第四部分莱芜地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因素分析,包括宏观因素分析,借款人因素分析和银行内部因素分析。第五部分莱芜地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包括对银行正常经营的影响和对当地发展的影响。第六部分以典型实例对莱芜地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所选取的三个典型案例分别是:农副产品企业、工业企业、钢铁贸易企业,这三类企业在莱芜地区是非常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第七部分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通过优化信贷投向,合理配置信贷资源;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完善授信业务的内部控制;改善资产质量为重点,切实防范信用风险;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加强信贷人员素质培养等几个方面控制信贷风险的发生。
【关键词】:莱芜地区 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4
【目录】:
  • 中文摘要7-8
  • Abstract8-10
  • 第一部分 导论10-12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0
  • 1.2 基本框架和内容10-11
  • 1.3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11-12
  • 1.3.1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11
  • 1.3.2 本文的不足之处11-12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12-15
  • 2.1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2.2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2.3 文献述评14-15
  • 第三部分 莱芜地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现状15-21
  • 3.1 外部环境现状15-16
  • 3.1.1 企业逃债现象严重15
  • 3.1.2 金融风险迅速传递15-16
  • 3.2 内部环境现状16-21
  • 3.2.1 贷款不良率高16-17
  • 3.2.2 信贷风险行业集中度高17-18
  • 3.2.3 全国性股份银行在莱芜地区投放信贷额度减少18-19
  • 3.2.4 商业银行经营指标下滑19-20
  • 3.2.5 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不到位20-21
  • 第四部分 莱芜地区银行信贷风险形成因素分析21-26
  • 4.1 外部环境因素分析21-22
  • 4.1.1 产业形势因素21
  • 4.1.2 民间借贷的因素21-22
  • 4.2 借款人因素分析22-24
  • 4.2.1 企业经营的因素22
  • 4.2.2 客户品质的因素22
  • 4.2.3 银企信息不对称的因素22-23
  • 4.2.4 抵质押物贬值的因素23
  • 4.2.5 关联交易引发风险的因素23-24
  • 4.3 银行内部因素分析24-26
  • 4.3.1 商业银行逆向选择的因素24
  • 4.3.2 银行信贷担保风险的因素24-25
  • 4.3.3 银行内控机制因素25
  • 4.3.4 银行考核的因素25
  • 4.3.5 信贷人员素质的因素25-26
  • 第五部分 莱芜地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26-28
  • 5.1 对银行正常经营的影响26
  • 5.1.1 信贷客户违约风险加大,影响银行正常经营26
  • 5.1.2 储户利益受影响,银行公信力下降26
  • 5.2 对当地发展的影响26-28
  • 5.2.1 金融风险迅速传递,影响当地经济发展26-27
  • 5.2.2 容易引发地区性金融风险27-28
  • 第六部分 具体案例分析28-33
  • 6.1 农副产品企业案例分析28-30
  • 6.2 工业企业案例分析30-31
  • 6.3 钢材贸易企业案例分析31-33
  • 第七部分 相关对策与建议33-39
  • 7.1 优化信贷投向,合理配置信贷资源33-34
  • 7.2 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完善授信业务的内部控制34-36
  • 7.3 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36-37
  • 7.4 加强信贷人员素质培养37-39
  • 参考文献39-42
  • 致谢42-43
  • 附件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永才;企业转制与银行信贷风险防范[J];黑龙江金融;2001年03期

2 尉士武;;尉士武同志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工作会议结束时的讲话[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1年09期

3 闫江;深圳市经济环境及信贷市场的特点分析[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4 司凤营 ,蒋成民;议农发行信贷风险的防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2年11期

5 陈如清;“青春期”民营企业信贷风险防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年12期

6 邵国良;关于发展我国消费信贷的几点认识[J];企业经济;2003年02期

7 万家永,邓俊波,郑兆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农业政策性信贷的几点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8 姚小迁,吕岩;农发行信贷风险防范浅探[J];现代金融;2003年06期

9 连育青;集团企业信贷风险防范的难点与对策[J];福建金融;2004年05期

10 董文明,朱财根;关联企业信贷风险防范初探[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姜建清;;银行信贷退出理论和实践研究[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2 周明清;;套期保值:农发行信贷风险防范的最佳选择[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童琳;;浅谈防范和化解农业政策性信贷风险[A];柴达木金融服务论坛专刊[C];2004年

4 张鑫;;选“苗”助长: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新思路[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5 王印堂;;银行业面对入世的选择[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济洲 通讯员 张宏杰 邓艾兵;建行加大信贷风险防范力度[N];金融时报;2000年

2 武展望;防控信贷风险要善用“变与不变”[N];农民日报;2008年

3 吴伟曹;农发行信贷风险防范探索[N];中华合作时报;2003年

4 郭兵;应该重视信贷档案的保存价值[N];中华合作时报;2009年

5 李文高 罗尔豪;农信社更要防范“天量”信贷风险[N];中国信息报;2009年

6 东海县农业发展银行 李红梅 王默然;对防范和化解经营性信贷风险的几点建议[N];江苏经济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冯亚丽;海南:田野上走来“小额信贷童子军”[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1年

8 本报实习生 王原 本报记者 汪晓霞;消费信贷缘何由“冷”到“热”?[N];新华日报;2001年

9 龙家泉;信贷风险防范有道[N];中华合作时报;2006年

10 周海联 张昌波;“电子眼警察”创新信贷科技管理[N];今日信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春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高珊珊;农村消费信贷信用风险评估[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3 石_";农产品加工企业信贷风险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4 徐开新;消费、消费信贷与金融体系[D];复旦大学;2005年

5 秦颖;基于模糊分析法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控体系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孔艳杰;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全过程控制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665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0665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d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