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运行模式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鞍山市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运行模式的研究
【摘要】:无法提供有效的抵押物,是限制农民获得贷款的条件之一,同时也导致农业扩大再生产、添置设备和技术革新所需要的资金无法得到满足,极大地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农户联保贷款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近年来,农户联保贷款的推广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在取得了成绩的同时,也暴露了经济效益、风险控制、产品营销、法律清收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能及早重视解决,农户联保贷款业务势必无法可持续发展。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后,笔者认为当前妨碍农户联保贷款业务发展的原因主要体现为利率管制不当、农业保险滞后、个人征信缺位、法律清收不力、农业行情起伏、市场营销管理滞后、信贷风险管理滞后及人力资源管理滞后。鞍山市农信社为了推动农户联保贷款可持续发展,不断进行农户联保贷款管理体制、运营机制和业务模式的创新。笔者深入了解鞍山市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的设计模式、运营模式、发展现状、保障模式、制约性因素等,通过阐述鞍山市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成功推广的原因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如何改善农村金融环境,最终达到农户联保贷款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农村金融 农户联保贷款 农村信用社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4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1 绪论11-16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12
- 1.1.1 研究的背景11-12
- 1.1.2 研究的意义12
-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12-13
- 1.2.1 信贷契约理论12-13
- 1.2.2 博奕论13
- 1.2.3 信贷风险管理理论13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13-14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4-15
- 1.4.1 研究的思路14
- 1.4.2 研究的方法14-15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15-16
- 2 农户联保贷款的内涵与运行机制16-24
- 2.1 农户联保贷款的内涵16-20
- 2.1.1 农户联保贷款的概念16-17
- 2.1.2 农户联保贷款的特点17-20
- 2.2 农户联保贷款的起源与发展20-21
- 2.3 农户联保贷款的运行机制21-24
- 2.3.1 客户自动筛选机制21-22
- 2.3.2 双向监督机制22
- 2.3.3 还款激励机制22-24
- 3 鞍山市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发展现状及制约性因素分析24-34
- 3.1 鞍山市农村信用社简介24
- 3.2 鞍山市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取得的成效24-26
- 3.2.1 产业结构调整的催化剂25
- 3.2.2 经营指标持续增长25-26
- 3.2.3 农民与信用社实现了双赢26
- 3.3 鞍山市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运行中出现的问题26-30
- 3.3.1 经济效益方面的问题26-27
- 3.3.2 信贷管理方面的问题27-29
- 3.3.3 产品营销方面的问题29-30
- 3.4 鞍山市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实施中的制约性因素分析30-34
- 3.4.1 个人征信缺失30-31
- 3.4.2 外部环境欠佳31-32
- 3.4.3 内部环境未完善32-33
- 3.4.4 农户参与意思不强33-34
- 4 鞍山市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运行模式设计34-44
- 4.1 鞍山市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运行的原则34-35
- 4.1.1 偿还性34
- 4.1.2 自主性34
- 4.1.3 三公性34-35
- 4.1.4 量力性35
- 4.2 鞍山市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运行的目标35-36
- 4.2.1 贯彻执行国家政策,做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力助手35
- 4.2.2 完善自身产品体系,提高竞争实力35-36
- 4.2.3 因地制宜,,加强风险防范36
- 4.3 鞍山市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运行模式的构建36-44
- 4.3.1 鞍山市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目标客户及产品设计36-37
- 4.3.2 鞍山市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信贷流程37-40
- 4.3.3 鞍山市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风险控制的具体操作40-44
- 5 鞍山市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运行的保障条件44-51
- 5.1 政府方面应采取的扶持措施44-46
- 5.1.1 适度放松利率管制44
- 5.1.2 重构农业保险体系44-45
- 5.1.3 搞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45-46
- 5.2 农村信用社方面应采取的措施46-51
- 5.2.1 市场营销管理优化46-47
- 5.2.2 信贷风险管理优化47-48
- 5.2.3 人力资源管理优化48-50
- 5.2.4 积极向农户宣传法律知识50-51
- 6 结论51-53
- 参考文献53-55
- 附录A55-56
- 致谢56-57
- 作者简介57-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兆富;;对农信社实施农户联保贷款的思考[J];黑龙江金融;2005年12期
2 张军虎;;大力提升农户联保贷款效能的对策与建议[J];甘肃金融;2010年07期
3 冯玲丽;;当前农户联保贷款存在的几大问题亟待关注——以赣州为例[J];金融经济;2012年12期
4 朱光华,李钧;实行农户联保贷款及其引发的问题[J];南方金融;2000年06期
5 ;农户联保贷款有哪些规定[J];农村工作通讯;2000年06期
6 吴慧来;开展农户联保贷款的必要性及实施建议[J];上海金融;2001年10期
7 黄文兵,蔡朝阳;实施农户联保贷款效果好——将乐县实行农户联保贷款情况的调查[J];福建金融;2001年01期
8 郑之信,廖乃芳;对宾阳县洋桥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试点的调查分析[J];广西金融研究;2001年06期
9 汪兴益;农户联保贷款的障碍及其对策[J];金融信息参考;2002年09期
10 卫龙奎;农户联保贷款应注意“六忌”[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沫;;农户联保贷款信用风险的博弈分析[A];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2 吕罡;徐超;王静;周宗放;;基于多智能体的农户联保贷款的动态博弈仿真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2(1)][C];2012年
3 吕罡;徐超;王静;周宗放;;基于多智能体的农户联保贷款的动态博弈仿真研究[A];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与决策科学分会场论文集(选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克凯;泗阳联社全力推进农户联保贷款[N];江苏经济报;2003年
2 李忠;谨防农户联保贷款风险[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年
3 闽支;闽侯农信社强化农户联保贷款[N];上海金融报;2000年
4 记者 莎仁其其格;后旗发放农户联保贷款[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8年
5 余纪明 赖尚俊;推出农户联保贷款助农民增收[N];台州日报;2009年
6 记者 温跃 通讯员 刘伟;沂南小额农户联保贷款实现三赢[N];金融时报;2001年
7 孙文爽;农户联保贷款创新风险带来的思考[N];金融时报;2013年
8 记者 张孺海 通讯员 郑开显 邓永林;建始“农户联保贷款”解民忧[N];湖北日报;2001年
9 杨丽生;农户联保贷款[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0年
10 刘茂伟 潘跃华;日照推行农户联保贷款[N];金融时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任远;我国农户联保贷款法律制度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4年
2 谢海洋;完善和推广农户联保贷款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王志强;农户联保贷款技术创新与应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4 张凯慧;我国农户联保贷款法律制度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5 谢文婷;农户联保贷款在我国特定背景下的有效性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6 许闯;农信社农户联保贷款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7 朱春;农户联保贷款集体违约风险防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8 包正;农户联保贷款偿还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9 莎仁;包商银行农户联保贷款的模式设计[D];内蒙古大学;2012年
10 庞大勇;鞍山市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运行模式的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753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075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