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利率风险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19 19:16

  本文关键词:银行风险管理、资本约束与贷款买卖行为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年

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利率风险研究

周炜  

【摘要】: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利率波动将变得频繁,商业银行面临利率波动风险变大。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持续提高,个人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增长明显,汽车贷款在银行贷款中的比例不断加大。因此,商业银行汽车贷款业务风险控制变得越发重要,需要对利率风险进行管理,提升风险防范能力,满足业务风险管理的要求。 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汽车信贷业务主要品种为切入点,首先分析利率变化对固定利率汽车信贷和浮动利率汽车信贷带来不同的风险后果,在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将进入利率上升渠道,汽车贷款将面临特定的风险。其次,用缺口分析法分别采用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和久期模型对利率风险进行度量,详细分析各贷款变量对久期模型的影响,指出基于久期模型的商业银行汽车贷款风险管理策略。再次,分析中发现缺口模型的精确性需进一步提升,汽车贷款隐含期权风险的度量也需更高级的模型进行风险度量。 应对利率风险,对银行开展汽车信贷业务提出建议和对策。业务经营方面,商业银行需要开发新型的车贷品种满足利率波动时风险管理的需要,并实现经营收益的多元化,应利用银行的经营资源优势,加强同其他机构合作,加大产品创新和营销力度,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内含期权风险控制方面,加强对提前偿付风险和拒绝还款风险的管理;利率风险控制策略方面,将表内资产负债头寸调整和表外利率衍生工具对冲相结合,主动调整缺口策略,采取浮动利率定价方式和借入长期资金策略,合理利用金融利率衍生工具。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832.4;F22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24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11-15
  • 1.1.1 论文选题背景11-14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4-15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5-20
  • 1.2.1 国外理论研究现状15-18
  • 1.2.2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18-20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20-22
  • 1.3.1 论文的研究方法20
  • 1.3.2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20-22
  • 1.4 本文创新之处22-24
  • 第2章 我国银行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现状分析24-33
  • 2.1 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历程24-27
  • 2.1.1 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特点24-25
  • 2.1.2 现阶段我国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相关政策25-26
  • 2.1.3 我国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业务概况26-27
  • 2.2 我国商业银行汽车信贷主要产品类型27-29
  • 2.2.1 汽车担保贷款主要品种27-28
  • 2.2.2 分期付款方式28-29
  • 2.3 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29-32
  • 2.3.1 利率风险管理现状29-30
  • 2.3.1.1 利率风险管理机制29
  • 2.3.1.2 信贷利率定价办法29-30
  • 2.3.1.3 利率风险管理手段30
  • 2.3.2 利率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30-32
  • 2.3.2.1 风险管理动力不足31
  • 2.3.2.2 风险控制意识淡薄31
  • 2.3.2.3 风险管理经验缺乏31-32
  • 2.4 本章小结32-33
  • 第3章 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风险影响33-47
  • 3.1 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利率风险类型33-36
  • 3.1.1 重新定价风险33-34
  • 3.1.2 基差风险34-35
  • 3.1.3 收益率曲线变动风险35
  • 3.1.4 利率风险引发的期权风险35-36
  • 3.2 利率变动对固定利率汽车消费信贷利率风险影响36-42
  • 3.2.1 固定利率汽车信贷模型37
  • 3.2.2 市场利率上升风险分析37-39
  • 3.2.3 市场利率下降风险分析39-42
  • 3.3 利率变动对浮动利率汽车消费信贷利率风险影响42-44
  • 3.4 我国近期利率变动趋势与汽车消费信贷风险影响44-45
  • 3.5 本章小结45-47
  • 第4章 汽车消费信贷利率风险度量47-70
  • 4.1 汽车消费信贷中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的应用47-50
  • 4.1.1 利率敏感性缺口概念47-48
  • 4.1.2 利率敏感性缺口对汽车消费信贷风险影响48-49
  • 4.1.3 对利率敏感性缺口应用的评价49-50
  • 4.2 汽车消费信贷中久期模型的应用50-66
  • 4.2.1 久期的概念及测算方法50-53
  • 4.2.2 汽车消费信贷利率风险久期模型的构建53-54
  • 4.2.3 基于久期模型参数分析54-61
  • 4.2.3.1 还款期限54-56
  • 4.2.3.2 还款利率与市场利率56-59
  • 4.2.3.3 首付、尾付比率59-61
  • 4.2.4 汽车消费信贷资产基于久期理论的利率风险暴露61-63
  • 4.2.5 基于久期缺口的汽车信贷风险管理策略63-65
  • 4.2.6 久期模型的评述65-66
  • 4.3 其他分析模型66-69
  • 4.3.1 凸度分析66-68
  • 4.3.2 有效久期模型68-69
  • 4.4 本章小结69-70
  • 第5章 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利率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70-80
  • 5.1 逐步实现汽车消费信贷品种的多元化70-74
  • 5.1.1 设计可调整利率汽车消费信贷70-71
  • 5.1.2 设计通货膨胀相联系汽车贷款71-73
  • 5.1.3 设计还款结构多样的车贷产品73
  • 5.1.4 设计与其它机构合作的汽车贷款73-74
  • 5.2 加强对隐含期权风险的管理74-76
  • 5.2.1 对购车者提前偿付的风险管理74-76
  • 5.2.2 对拒绝还款违约风险的管理76
  • 5.3 利用表内外利率风险管理方法控制风险76-79
  • 5.3.1 采用主动缺口管理77
  • 5.3.2 采用浮动利率对贷款定价77-78
  • 5.3.3 借入长期资金策略78
  • 5.3.4 利用表外金融工具转移利率风险78-79
  • 5.4 本章小结79-80
  • 结论80-82
  • 参考文献82-8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87-88
  • 致谢88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立新;汽车制造企业发展汽车金融业务战略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李辉,朱小乔;论商业银行的抗利率风险能力:一个国有商业银行案例研究[J];当代财经;2004年02期

    3 刘伟;;我国汽车贷款证券化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年02期

    4 郑振龙,林海;银行资产负债中隐含期权的定价[J];金融研究;2004年07期

    5 李红卫;;银行风险管理、资本约束与贷款买卖行为分析[J];金融研究;2006年01期

    6 蔡明超;费一文;;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中的提前偿还风险影响因素与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证[J];金融研究;2007年07期

    7 王宪锋;久期及利率风险管理[J];中国审计;2003年24期

    8 李琪;久期技术在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07期

    9 曲士英,郭福春;利率市场化以后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分析[J];企业经济;2003年03期

    10 戴国强,肖海燕;固定利率抵押贷款的利率风险分析[J];企业经济;200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姜灵敏;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计算模型与算法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2 汪办兴;中国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改进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刘湘云;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动态综合计量与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4 牛大勇;自主品牌汽车集团构建汽车金融服务专业机构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征;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钟正我;我国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5年

    3 余葵;中国汽车金融发展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4 严萍;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计量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吕颖毅;基于久期理论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6 莫少荣;中国汽车金融风险管理[D];广西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明江;我国金融风险测度方法与控制模型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齐胜理;丁元子;;“杠杆效应”对计算沪市在险价值的影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唐恩林;;银行资产负债中隐含期权的识别和定价[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4 张勇,王建稳,英英;期权风险的VaR度量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5 刘毅;陈佳;吴润衡;;基于TARCH模型的VaR方法对上海股市的分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6 翟东升,袁宁;我国股市风险测算方法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孟海亮;VaR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江姗;王斯聪;杨永愉;;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市场的波动性分析[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9 黄黎;杨永愉;;非正态假设下投资组合的风险分解[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王瀛;;规避金融风险的策略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乐华;童晓燕;佟翠英;;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发展模式研究[A];2011北京两届联席会议高峰论坛文集[C];2011年

    2 张双;;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权证定价[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潘涛;;运用套期保值理论进行投资基金的市场风险管理:基于我国金融一体化趋势背景的研究[A];风险管理与经济安全:金融保险业的视角——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6[C];2006年

    4 解强;;极值理论在巨灾损失拟合中的应用[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5 刘煜辉;;现代信用风险模型回顾及在中国的尝试[A];中国金融论坛(2005)[C];2005年

    6 田益祥;肖璨;;基于GARCH风险价值的GMDH估计[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7 彭锦;董文;;不确定环境下的风险分析理论与方法[A];第七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国华;廖小莲;;均值-熵投资组合模型的模糊两阶段解法[A];第八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曹志鹏;;一致风险测度下的商业银行资产配置效率研究[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小艳;孙爱军;;小麦期货风险监控模型实证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平;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张兰花;林权抵押贷款信用风险评估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3 赵珊珊;电力市场条件下的工程和金融风险评估及规避[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0年

    4 张敏;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陈文正;保险公司债券投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陈近;反向抵押贷款风险定价模型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姜美华;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陈旭光;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监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张奎;银行卡对消费促进作用的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10 张北阳;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公司治理和企业绩效关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希;Copula函数的选择方法与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闫万涛;我国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海清;支持向量机在金融市场预测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吉;我国汽车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婷婷;A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曹思佳;基于CreditRisk~+模型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度量及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王丹丹;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廉文武;基于离散CVaR模型的房地产组合投资风险度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陈晔;证券投资组合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星霞;中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嘉玉,张涵;浅析国内汽车企业对汽车金融市场的参与[J];北京汽车;2003年04期

    2 刘许明;魏晓妹;;对我国建立汽车金融公司的思考[J];北京汽车;2006年01期

    3 王和;论汽车金融与保险结合的发展[J];保险研究;2002年09期

    4 胡慧平;激活汽车消费需要怎样的信贷模式[J];汽车工业研究;2002年05期

    5 贾怀东;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汽车工业研究;2002年08期

    6 喻平;建立我国独立汽车金融服务机构的基础与模式[J];汽车工业研究;2003年01期

    7 王卫锋 ,李晶晶;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与完善[J];汽车工业研究;2003年03期

    8 张小明;谁来化解汽车消费信贷的风险[J];汽车工业研究;2003年05期

    9 张翔;汽车金融信贷业务模式分析[J];汽车工业研究;2003年08期

    10 智百年;轿车工业合资20年后的反思[J];汽车工业研究;200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彭江平;基于风险价值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与系统开发[D];中南大学;2001年

    2 杨建林;基于优化方法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3 王再祥;汽车金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朱峰;国债利率风险免疫策略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鲲;久期技术及其免疫组合策略应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2 陈劲松;利率市场化与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3 陈江月;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4 万华玲;商业银行汽车消费贷款风险分析与管理[D];暨南大学;2002年

    5 邓艺颖;债券市场利率期限结构分析及其风险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6 杜平;中国汽车金融服务发展策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7 孙晓安;基于隐含期权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测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8 顾平平;中国汽车金融公司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9 黄红日;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度量方法比较及在我国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10 王景丽;个人汽车消费信贷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建行有关人士谈汽车消费信贷操作问题[J];汽车与配件;1999年01期

    2 王丽芳;浅析制约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的原因[J];新金融;2002年10期

    3 陈炳炎;汽车消费信贷与汽车企业营销战略[J];上海汽车;2003年04期

    4 吴勇;浅谈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出路[J];重型汽车;2004年03期

    5 陈祖功;查奇芬;;久期模型在银行利率风险测定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8年17期

    6 李立新,戴英;我国中等城市汽车消费信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7 王伟华;汽车消费信贷的风险防范[J];时代金融;2004年02期

    8 杨健;;汽车消费信贷的担保瓶颈分析[J];中国财政;1999年10期

    9 郭珩;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初探[J];市场周刊.商务;2003年10期

    10 吴皓;吴庆田;;久期在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乐华;童晓燕;佟翠英;;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发展模式研究[A];2011北京两届联席会议高峰论坛文集[C];2011年

    2 庄敏;;利率风险与寿险经验研究[A];黑龙江省保险行业协会二届理事会换届大会暨三届理事会一次会议文集[C];2004年

    3 艾洪德;;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4 孙继锋;;我国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5 张远为;方齐云;严飞;;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实证分析[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桂峰;武剑;潘俊武;李冰;王健;杨雨;;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基本模式与实施策略[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2—2003年度)[C];2003年

    7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8 沈铁铮;;浅谈我国寿险业利率风险的防范与对策[A];黑龙江保险学会2008年度优秀论文[C];2008年

    9 林茂;杨丹;;利率风险管理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吗?——基于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和经济价值的整合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董文玲;;国有商业银行的结构治理和风险防范对策浅析[A];治理结构与风险防范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姗;[N];中国工业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马红雨;[N];证券日报;2010年

    3 北京市商业银行 罗颖;[N];金融时报;2003年

    4 杨宇翔 倪玉鹃;[N];上海金融报;2003年

    5 湘玉 靖伟;[N];金融时报;2004年

    6 张小明;[N];经理日报;2002年

    7 王刚;[N];黑龙江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刘金霞;[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9 丁怡;[N];中国商报;2002年

    10 夏天;[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圣东;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和国内外利率变动影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孙红妮;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张远为;中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徐明圣;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5 贺国生;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度量模型与管理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6 杨建林;基于优化方法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7 朱峰;国债利率风险免疫策略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8 程东跃;我国金融租赁风险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刘小刚;汽车消费信贷价值链分析与博弈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10 何来维;表外工具在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炜;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利率风险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严萍;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计量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黄华莉;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管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4 王兵;中国寿险业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5 张丽萍;基于久期模型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6 袁锦平;利率体制转轨时期我国寿险公司利率风险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7 陈海平;基于久期模型的中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8 赵亮;寿险定价的利率风险研究及防范[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9 徐旭辉;我国企业国际融资中的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10 张作伟;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银行风险管理、资本约束与贷款买卖行为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83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183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7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