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在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中的优化配置研究
本文关键词:资金在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中的优化配置研究
【摘要】: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国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已经得到了持续性的发展,两个市场也已经日渐成为了我国资本市场之中非常重要的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导致大量的闲散资金流入了资本市场,其中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更是投资者的首要选择。为规避单一市场价格波动风险,投资者会在两个市场之中进行分散投资,以期获得最大收益。因此,从取得收益和规避风险这两点出发,股票和债券作为资产组合的最基本方式,两个市场之间的相关性一定会影响到投资者构建的投资组合的风险以及收益。本文的研究是基于投资组合策略,对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之间的联动性进行实证研究,从而为投资者进行资产组合的构建以及风险管理方面提供建议。本文研究选取了沪深300指数以及中国债券总指数作为实证部分的样本数据指标,选用2010年10月8日至2014年12月16日这一段时间的每日收盘价来作为样本数据。文章通过对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收益率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以及自相关性检验,并且综合应用了ARCH模型以及BEKK-MGARCH模型,得出了我国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日收益率特征以及两个市场之间所具有的联动性特征。最后运用周期性资金配置策略对投资者进行资金在两市场的分配给予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在整个样本数据期,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自身的波动都具有时变性以及集聚性这两种特性,并且与债券市场相比我国股票市场的每日对数收益率的均值以及标准差两个指标都相对较大,这就表明了我国股票市场虽然具备了高收益这个特点,但是其风险也是比较高的,这充分的体现出了金融市场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具备了高风险高收益性。(2)我国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之间具有联动效应,不仅存在股票市场每日收益率的变动对债券市场每日收益率变动的影响,而且也存在了债券市场每日收益率的变动对股票市场每日收益率变动的影响,也就是说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之间是具有联动效应的。(3)当股票市场处于下跌这一时期,资金的投资者往往应该增持固定收益性的债券资产,而减持风险性较高的股票类资产,这样就能够将风险类资产的配置比例降低到一定水平,从而实现了组合投资的低风险性;而当股票市场处于低位震荡期,投资者就需要通过提高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持有比例,减少高风险股票资产的持有比例。而此时假如伴随着市场基准利率的上调,则投资者需要减持长期固定收益性的资产而增持短期投资资产的持有;假如伴随着市场基准利率的下调,则投资者需要增加持有长期固定收益性的资产;而当股票市场处于上涨这一时期,投资者应该增加对各类股票的资产配置的比例,同时减少持有固定收益性的证券的配置比例,这就保证了在一定的风险水平下投资组合收益率的提高。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慧;建立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的协调运行机制[J];财政研究;2000年11期
2 古小松;新股市,新股票,新开张 去越南炒股?[J];东南亚纵横;2000年09期
3 朱世宏;我国股票市场需要进行结构调整[J];经济学家;2000年04期
4 刘彦春;关于当前中国股票市场有关问题的思考[J];煤炭经济研究;2000年01期
5 袁东;论股份公司股权结构与股票市场机制的有效性[J];东南学术;2000年04期
6 杜扶昌,张俊领;加入世贸组织与中国股票市场[J];决策探索;2000年03期
7 张佳;实现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J];当代经济;2001年09期
8 林振宇;略论十年来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五大问题[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白莹;;略论我国股票市场的规范化管理[J];河北金融;2001年12期
10 王玉平;我国发展股票市场的最佳策略是“适度”而不是“大力”[J];成人高教学刊;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长德;;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2 周丽辉;;转轨期中国股票市场制度设计分析[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李玉梅;闫相斌;胡洋;;在线股评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郑勇;叶瑞红;;我国股票市场对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的思考[A];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2年
5 王文举;刘硕;;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共谋违规行为监管的博弈分析与动态仿真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9卷)[C];2008年
6 陆蓉;徐龙炳;;中国股票市场对政策信息的不平衡性反应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3卷第2期(总第10期)[C];2004年
7 廖士光;;中国股票市场流通性价值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8 杨淑慧;;股票的价值——透过表象看本质[A];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第十五章 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卷)[C];2000年
10 郭多祚;徐占东;;第三十八章 中国股票市场β和收益关系的实证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3卷)[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倍生;股民需要全新的预测方法[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聂莹;车市平淡是受股市影响?[N];贵阳日报;2007年
3 凌志军;1992:惊心动魄的“证券大集”[N];经济观察报;2007年
4 徐立凡;当前稳定股票市场的着力点在哪里[N];华夏时报;2008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陈楚;文盲母亲带出来的股票投资高手[N];证券时报;2011年
6 汇添富基金研究总监 韩贤旺;股票与狗:股票投资那些事儿[N];上海证券报;2014年
7 记者 曾仁;股票投资之恋[N];中国证券报;2005年
8 万联证券 丁守军;买不买股票?[N];中国证券报;2005年
9 郑秉文;股票·福利·经济制度[N];光明日报;2002年
10 冯冰 ;房地产与股票市场的资金博弈[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兰军;中国股票市场功能演进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2 苏波;交易者的学习适应性行为对股票市场影响的仿真实验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阙紫康;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效率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刘柯杰;中国股票市场促进经济增长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阙伟成;中国股票市场发展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张炳雷;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缺失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武晓春;中国股票市场效率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8 邹琳;人工股票市场建模与实验方法及混沌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卢长洪;我国股票市场运行特征的理论阐述与计量检验[D];吉林大学;2010年
10 王峰虎;分工、契约与股票市场效率[D];西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勋;政府调控股票市场行为的博弈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2 陈梅;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机制及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3 陆强;中国股票市场对国民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4 费春成;我国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聂家福;我国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6 鲍未平;中国股票市场异常收益之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谭峻;基于我国股票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8 彭枫;中国股票市场的系列政策效应[D];复旦大学;2008年
9 肖杰;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李敏;股票市场投机性泡沫测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766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276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