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时间演进下外资进入程度对内资企业绩效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2-31 14:05

  本文关键词:时间演进下外资进入程度对内资企业绩效的影响 出处:《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外资进入程度 模仿壁垒 垂直溢出效应


【摘要】:利用中国制造业1997~2007年间企业层面数据,分析了行业内、行业间外资进入程度对内资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模仿壁垒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外资进入程度对同行业和上游行业的内资企业绩效均有正向影响,而对下游行业的内资企业绩效的影响较弱;在行业内,当模仿壁垒较高时,即FDI不规律进入、无形资产比重更高和出口程度更高时,负向调节外资进入程度对内资企业绩效的影响;在行业间,出口程度与行业内得出的结论一致,而外资不规律地进入负向调节作用不明显,无形资产比重更高却有利于外资进入程度对内资企业绩效的影响。该研究结果进一步拓展了外资溢出效应的研究边界,为深化外商直接投资政策提供了新的方向。
[Abstract]:The use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1997~2007 years enterprise level data, analysis of the industry, the impact of the industry between the foreign capital to enter the degree on the performance of domestic enterprises and the regulation of barriers to imitation.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vel of the same industry and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pstream industry funded enterprises performance has a positive impact, and influence the performance of domestic enterprises on the downstream industry the weak; in the industry, when the imitation barrier is high, i.e. FDI irregular entry, the proportion of intangible assets in higher and higher degree of export, the negative regulation of the foreign capital to enter the degree on the performance of domestic enterprises influence; in the inter industry and intra industry level, export the same conclusions, while foreign regular enter the negative regulation effect is not obvious, the proportion of intangible assets has higher influence to the foreign capital to enter the degree on the performance of domestic enterpris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further expand the spillover effect of foreign capital The study of the border provides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deepening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policy.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外资进入速度与节奏对我国内资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7107308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内外向国际化与中国企业创新战略研究”(13AJY011)
【分类号】:F832.6;F279.2;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引进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是各国,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促进经济转型和提升本土产业水平的重要方式。由于外资企业拥有那些能够转移或者内资企业能够模仿的技术优势和较强的管理水平,[1]而内资企业由于技术差距有较强的动机从外资企业中学习先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瑾;朱桂龙;;外商直接投资行业间技术溢出效应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1期

2 王成岐;张建华;徐文忠;;谁从谁获益:中国制造业中的外商直接投资[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0期

3 王志鹏,李子奈;外资对中国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04期

4 钟昌标;张强;黄远浙;江新会;;时间压缩下外资对内资企业绩效影响分析[J];管理世界;2013年10期

5 王争;孙柳媚;史晋川;;外资溢出对中国私营企业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来自普查数据的证据[J];经济学(季刊);2009年01期

6 赖明勇,包群,彭水军,张新;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外溢:基于吸收能力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5年08期

7 潘文卿;外商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的外溢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3年06期

8 王欣;陈丽珍;;外商直接投资、前后向关联与技术溢出——基于江苏制造业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11期

9 张志明;崔日明;;外资流入对经济增长率波动的影响——基于改进的标准长期国际资本流动模型及中国的数据检验[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10 宋红军;;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内资企业出口溢出效应的异质性研究——基于FDI不同进入模式角度的分析[J];云南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阳;姚利民;;技术差距对FDI技术溢出影响的门槛回归分析[J];北方经济;2009年02期

2 黄建宏;刘家诚;;利用外资与我国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J];北方经济;2009年10期

3 鄂立彬;梁强;;辽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战略研究[J];北方经济;2011年16期

4 印中华;田明华;;外商直接投资对造纸及纸制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梁慧超;沈红丽;齐晓丽;;“环首都经济圈”技术吸收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赵瑾璐;潘志恒;;国际技术转移与我国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黄宇驰;外商来华直接投资(FDI)的效应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03期

8 周启良;;FDI引进质量对我国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李成刚;严志辉;孙旭东;;不同来源FDI对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研究——基于地区与行业层面的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范言慧;郑建明;李哲;;FDI流入对我国工资差距的影响——一个倒U形关系的形成、弱化及其解释[J];财经科学;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秉镰;余泳泽;;“技术势能”假说与FDI技术外溢分解——来自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2 张同斌;杨彬;高铁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外资与内资企业间双向动态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兼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3 梅洪常;邓雪芬;;FDI与自主创新:基于重庆地区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4 郑江淮;高彦彦;胡小文;;企业“扎堆”、技术升级与经济绩效——对中国开发区产业集聚的性质及其变迁的实证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5 陈丰龙;;制度因素与FDI技术溢出效应——基于转型国家的经验研究[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周永涛;;金融发展、FDI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门槛模型分析——兼论政府鼓励创新的金融政策导向[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韩燕;曾令波;;FDI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地区差异性——基于面板数据的研究[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8 张洁;王建华;朱爱勇;;房地产投资与地区经济增长——门槛效应的存在及其检验[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9 郭熙保;肖利平;;后发优势、技术吸收能力与中国的经验[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郭庆宾;许泱;;国外R&D溢出的动态效果:基于我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永强;FDI流入对中国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D];南开大学;2010年

2 邓路;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顾磊;国际产品内贸易的模式、效应与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窦森;基于股权合作的FSFDI技术溢出效应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杨高举;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及其升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余冬筠;区域创新的效率及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王争;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与贸易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谭伟生;中部地区利用FDI质量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哲丽;FDI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西;FDI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何新城;中国装备制造业FDI技术溢出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李淼;FDI对本土企业自主创新效应、溢出路径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钟婧;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国内储蓄、国内投资的关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志花;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谢阿敏;国际技术扩散对中国地区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夏文彬;我国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影响FDI区位选择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9 张洁楠;利用FDI促进广东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10 蔡昌辉;中部地区FDI对国内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瑾;朱桂龙;;外商直接投资行业间技术溢出效应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1期

2 赵海蕾;外商企业对中国本地企业的知识溢出效应[J];财贸研究;2002年04期

3 师求恩;;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溢出效应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06期

4 沈坤荣;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1999年05期

5 许和连;魏颖绮;赖明勇;王晨刚;;外商直接投资的后向链接溢出效应研究[J];管理世界;2007年04期

6 沈坤荣;孙文杰;;市场竞争、技术溢出与内资企业R&D效率——基于行业层面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9年01期

7 王飞;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国内工业企业技术进步吗?[J];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04期

8 王耀中,刘舜佳;基于前后向关联分析的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外溢[J];经济评论;2005年06期

9 秦晓钟,胡志宝;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的实证分析[J];江苏经济探讨;1998年04期

10 赖明勇,包群;关于技术外溢与吸收能力的研究综述——外商直接投资理论研究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03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雷;宋顺林;何少华;;管理者报酬与企业绩效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6年06期

2 秦晓蕾;杨东涛;魏江茹;;制造企业创新战略、员工培训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07年03期

3 高峰;夏爱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持股与企业绩效关系探讨[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尹飘扬;杨向阳;;人力资本和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分析[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年05期

5 王前锋;于蕾;;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江苏省上市公司为例[J];企业经济;2010年05期

6 帅惟;王学工;;我国企业集团的吸收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4期

7 姚树荣;论创新型人力资本[J];财经科学;2001年05期

8 纪晓丽;黄化;;民营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与企业绩效实证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03期

9 葛玉辉;;基于人力资本价值因子的高层管理团队与企业绩效关系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08期

10 张弘;曹大友;;人力资源管理影响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以沪深两市生产制造型企业为对象[J];经济管理;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晓玲;赵毅;李东;;商业模式基本构成要素间的匹配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以创业板及中小企业版企业为例[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2 聂坪;张春锋;;市场导向、非经济资本与农村新创企业绩效[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3 何韧;王维诚;王军;;管理者背景与企业绩效: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4 王冰;李佳奇;康鹏宇;;浅析库存管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5 王传仕;唐淑坤;;制造业信息化与企业绩效关系分析[A];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徽燕;许维林;姚秦;李端凤;;高绩效工作系统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以中山市纺织服装企业为例[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7 唐清泉;甄丽明;;引进技术与吸收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高素英;赵曙明;张艳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关联机制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李国良;李忠富;;基于聚类的企业绩效熵值评价方法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陈晓红;李喜华;;创业知识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忠华 陆智国;20户国有出资企业绩效回升[N];镇江日报;2009年

2 记者 任宏胜 通讯员 高纪山;坚定信心 保持斗志 利用政策 加大力度 切实把“三年大变样”工作干成干好[N];承德日报;2008年

3 驻陕西首席记者 白秋薇;合同无期限 留人更留心[N];中国交通报;2010年

4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教授 钟伟;UVWL:围绕中国经济复苏的争议[N];南方周末;2009年

5 本报记者 王欢院 通讯员 白秋薇;“泥饭碗”变“瓷饭碗”[N];陕西日报;2010年

6 记者 澎潮 通讯员 陈文学;加紧实施绩效综合评价[N];湖北日报;2001年

7 惠正一;当高薪遭遇金融风暴[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周丽敏;李荣融:老板七年[N];中国经营报;2010年

9 广东建设报记者 黄穗诚 通讯员 殷小杰;维权 自律 协调 服务[N];广东建设报;2010年

10 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常委、北京万年基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玺庆;从传统开发商到区域发展商[N];中国房地产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楼润平;信息系统运作决策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0年

2 宋大龙;管制变化对控制权转移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王启亮;利益相关者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张平;我国上市公司高层管理团队异质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5年

5 李广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的影响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刘彬;基于绿色采购的制造企业供应商选择与绩效关系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张鹤达;基于资源观的IT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张北阳;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公司治理和企业绩效关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吴建业;企业资源环境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中国起重行业的实证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10 肖美丹;知识资产、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苑贤德;企业—中间商关系行为、知识转移和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薛庞娟;顾客保留策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3 张卿;我国企业运用金融衍生产品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冀明飞;中小企业知识转移活动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邹飞;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绩效波动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孙亚玲;市场导向文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毕铮;河南省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8 陈丽霖;治理结构、R&D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岑鹤;基于会计研究法的兼并收购与企业绩效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刘青霞;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600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3600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7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