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金融市场化、配置效率与地区研发创新

发布时间:2018-01-02 12:46

  本文关键词:金融市场化、配置效率与地区研发创新 出处:《产经评论》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金融市场化 研发 经济发展


【摘要】:研发创新是决定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研究与开发结果的不确定性和收益回报周期长特点,使其高度依赖于外部融资,因而需要金融市场有效发挥要素配置功能。有效率的金融市场是影响研发的重要因素。利用中国分省企业经营环境指数和中国省级宏观数据研究金融市场化对地区自主研发创新的影响,是一个新尝试。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市场化通过改善外部融资环境有效地提高了地区研发创新水平,平均而言,正规金融融资便利化程度提高1个标准差,人均专利申请量和人均专利批准量分别提高19.23%和16.39%;民间金融便利化程度提高1个标准差,人均专利申请量和人均专利批准量分别提高25.84%和21.05%。
[Abstract]:Innovation is the key factor to determine the long-term economic growth.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uncertainty of the results and the return cycle is long, which is highly dependent on external financing, and financial market need effectively play the function of capital allocation efficiency. The financial marke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By Chinese provincial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index Chinese provincial macro data on financial market impact on reg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s a new attemp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nancial market by improving the external financing environ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level, on average, the formal financial financing facilities to improve the degree of 1 standard deviation, per capita and per capita amount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filings increased by 19.23% and 16.39% respectively; the folk financial convenience to improve the degree of 1 standard deviations, the per capita quantity of patent application and patent approval per capita The quantity increased by 25.84% and 21.05%., respectively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985平台;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和质量”(项目编号:12&ZD074,主持人:袁志刚) 复旦大学“985工程”三期整体推进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1SHKXZD003,主持人:袁志刚) 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编号:2013M540309,主持人:余静文)
【分类号】:F832.5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为7.7%,大大低于此前30年10%的平均增长率。经济增速下滑的一个很重要背景是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按照六普数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将达到34.5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将达到24.65%。届时我国老龄化程度将位于世界前列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郭晓曦;研发与市场结构:基于成本视角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6期

2 花永剑;;中小企业研发困境的博弈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5年12期

3 范红忠;;有效需求规模假说、研发投入与国家自主创新能力[J];经济研究;2007年03期

4 解维敏;方红星;;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入[J];金融研究;2011年05期

5 吴玉鸣;;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在省域研发与创新中的应用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5期

6 李剑;沈坤荣;;研发活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协整动态OLS估计[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7 李凯;王丹;高佳琪;;基于创造性破坏的产业创新均衡分析[J];产经评论;2010年01期

8 吴延兵;;中国哪种所有制类型企业最具创新性?[J];世界经济;2012年06期

9 席晶;雷钦礼;;再论包含两类技术创新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J];产经评论;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阳立高;廖进中;杨沿平;;汽车产业R&D投入与自主创新能力实证研究[J];汽车工业研究;2010年10期

2 张秀武;胡日东;;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驱动力分析——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J];财经研究;2008年04期

3 许德友;梁琦;;县域出口贸易的空间相关性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财经研究;2011年05期

4 李平;李淑云;许家云;;收入差距、有效需求与自主创新[J];财经研究;2012年02期

5 匡小平;肖建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的税收优惠政策整合——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7年S1期

6 张杰;刘志彪;;需求因素与全球价值链形成——兼论发展中国家的“结构封锁型”障碍与突破[J];财贸研究;2007年06期

7 康锋莉;;税收竞争的空间相关性和FDI效应:一个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08年03期

8 康志勇;张杰;;有效需求与自主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研究——来自中国1980—2004年的经验证据[J];财贸研究;2008年05期

9 宋开元;杨文选;田宗秀;;基于研发成本考虑的市场结构优化解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年02期

10 孙建;吴利萍;;区域研发、知识溢出与中国经济增长——区域研发宏观效应评价[J];西部论坛;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义军;王智;李尚玉;王茂鸿;武焱飞;杨书伟;;探索中小企业集约型研发中心建设新模式——河南华泰粮油机械工程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建设的启示与思考[A];河南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研究[C];2011年

2 马军杰;单晓光;姜南;;中国省域专利产出绩效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徐长生;王晶晶;汪海;;竞争程度、市场规模与创新——一个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中国经验研究[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4 张庆昌;;工资上涨、出口增加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对下降——基于1952—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Market Constraint on Technology Upgrading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y Downstream Enterprises' Loss Aversion[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6 万伟;曾勇;;中国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问题研究[A];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选编)[C];2012年

7 王红领;唐军;;工资水平与企业研发投入 基于2000-2004年间232家工业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A];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汇编[C];2013年

8 陈斐;孙向伟;;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变化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王玉荣;高菲;;转型时期中国企业创新能力成长路径研究:基于共演视角的一个案例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10 陈建先;郑玉歆;;空间计量经济学文献综述[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2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玉娟;服务业FDI对中国的经济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陈海波;R&D投入绩效评价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3 李树培;我国的加速工业化战略与内需不足[D];南开大学;2010年

4 葛宝琴;城市化、集聚增长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5 张晓宁;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唐晓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D];吉林大学;2011年

7 许娜;工资差距对技术偏向选择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许德友;对外贸易与产业地理[D];南京大学;2011年

9 李杨;中国财政支出空间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10 崔焕金;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产业结构演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牟娟;基于GWR模型的经济空间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康潇丹;下游企业损失厌恶对重大装备制造业技术升级的约束机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孙雪莹;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服装业产业升级问题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文红武;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及调控启示[D];南昌大学;2010年

5 孙羽;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分析[D];安徽大学;2010年

6 于霞;我国知识生产函数估计及应用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7 郝艳芳;山西省技术市场和技术创新关系的协整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8 宋文飞;我国区域能源效率及其空间收敛性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9 殷胜磊;河南省县域经济增长差异的计量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10 耿媛媛;利用外资对江苏省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志铭;郭惠武;;创新、创造性破坏与内生经济变迁——熊彼特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J];财经研究;2008年02期

2 冯丽,李海舰;从竞争范式到垄断范式[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9期

3 路风,慕玲;本土创新、能力发展和竞争优势——中国激光视盘播放机工业的发展及其对政府作用的政策含义[J];管理世界;2003年12期

4 周黎安;罗凯;;企业规模与创新:来自中国省级水平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季刊);2005年02期

5 田利辉;;制度变迁、银企关系和扭曲的杠杆治理[J];经济学(季刊);2005年S1期

6 吴延兵;;R&D存量、知识函数与生产效率[J];经济学(季刊);2006年03期

7 吴延兵;;中国工业R&D产出弹性测算(1993—2002)[J];经济学(季刊);2008年03期

8 刘小玄;中国工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对效率差异的影响——1995年全国工业企业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0年02期

9 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J];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10 张军,金煜;中国的金融深化和生产率关系的再检测:1987—2001[J];经济研究;2005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欣;;金融中介机构变迁中的金融市场[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10期

2 徐晓慧;常菲;;国外促进科技自主创新的财政投入政策及其启示[J];管理学刊;2009年05期

3 马蔚华;;金融市场化[J];中国质量万里行;1994年02期

4 雷宏;;金融发展指数构建与中国金融市场化进程评价[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刘仁伍;中国经济改革的前期评价和后期展望[J];南方金融;1999年11期

6 王国松;财政稳定与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7 李斐;;金融控股公司:中国深化金融市场化的战略机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刘青;;论金融市场化的内涵及制约因素[J];武汉金融;1993年10期

9 景文宏;;金融市场化对金融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甘肃金融;2011年03期

10 田应奎;面向21世纪现代金融的全景变迁[J];浙江学刊;199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邢卫丽;;企业档案管理的实践与思考[A];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专集[C];2009年

2 孙岩;;矿山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及恢复指标[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3 吴晓海;刘兆全;马野;;大庆市草业经济发展的战略探讨[A];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曹U,

本文编号:13693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3693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2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