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指导”淡化前后新股折价行为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窗口指导”淡化前后新股折价行为比较研究 出处:《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新股折价 “窗口指导”改革 股票投资 金融市场
【摘要】:2009年6月的新股询价机制改革以后,新股发行正式取消了询价的"窗口指导"。文章以2009年政府对新股发行的"窗口指导"改革为背景,选取改革前后在我国A股中小企业板上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股票数据为样本,采用随机边界模型,对"窗口指导"淡化前后新股发行定价中的折价行为进行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9年改革以前新股折价行为显著存在,且折价程度不容小视,新股故意折价是IPO高抑价的来源之一;而2009年改革后新股折价行为消失,IPO抑价几乎完全来源于二级市场对其估值过高。
[Abstract]:After the reform of the new stock inquiry mechanism in June 2009 , the new stock issuance officially cancelled the " window guidance " for the inquiry . The article takes stock data for the first time to be published on the small and medium - sized enterprises of our country by the government in 2009 as the background .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972055) 重庆师范大学校级科研基金项目(13XWB011) 重庆市教委科技类项目(KJ131601)
【分类号】:F832.51
【正文快照】: 一、引言公司首次公开发行的实证研究近几十年来一直备受广大金融学者们的关注,其中最受关注的是IPO抑价现象。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主要集中从两大方面来解释IPO抑价的来源。第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存在于新股发行过程中,发行公司会故意降低IPO的最终定价,IPO抑价主要来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邱冬阳;熊维勤;;基于随机前沿方法的IPO抑价分解[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11期
2 熊虎;陈有禄;;基于随机前沿生产模型的IPO高抑价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年27期
3 邹高峰;张维;徐晓婉;;中国IPO抑价的构成及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2年04期
4 陈艳丽;曹国华;;基于随机前沿分析的创业板IPO抑价来源研究[J];技术经济;2010年12期
5 覃家琦;邵新建;赵映雪;;双重上市、IPO抑价与大规模融资行为——来自中国公司IPO的证据[J];金融研究;2012年03期
6 张剑;;中国IPO询价制下发行效率的随机前沿分析[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宋书彬;中国IPO市场承销商行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梁洪昀;A股一级市场收益特性与一二级市场资金分离性[D];清华大学;2002年
3 熊维勤;我国IPO高抑价和询价发行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4 熊虎;基于非理性行为的IPO价格形成机制和抑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邱冬阳;发行中介声誉、IPO抑价及滞后效应[D];重庆大学;2010年
6 梁颖琳;中国股票市场IPO抑价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艳丽;我国创业板IPO定价及抑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许玉瀛;我国创业板市场IPO定价效率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3 张群;沪市IPO抑价之谜与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关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4 余庆生;我国资本市场IPOs效率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孙佳欣;中国证券市场IPO定价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陈子闻;我国A股IPO定价效率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7 钟伟;中国股市新股破发及其成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王彦超;我国IPO抑价分析及其控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9 郑琳;创业板IPO抑价现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10 冯园;我国创业板企业成长性与市场价值相关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中立;缓行!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J];时代经贸;2004年09期
2 方琦;;IPO开闸,小牛市撞上“天花板”?[J];经济导刊;2009年Z1期
3 赵西卜,李驰,周文硕;我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定价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J];商业会计;2003年03期
4 林涌 ,王力;完善中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定价方式[J];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63期
5 盛希泰;;深化新股发行体制市场化改革[J];中国金融;2011年12期
6 蒲勇进;;论我国新股发行定价之艰难改革[J];科技智囊;2011年03期
7 黄杰刚 ,韩冰;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程度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文摘;2003年12期
8 吴长煜;我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定价方法演变及评述[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黄湘源;;IPO又现超百倍市盈率[J];金融经济;2010年07期
10 孟辉,彭扶民,张琴;新股发行定价与股票市场非均衡[J];南方金融;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姚海鑫;;我国上市公司IPO定价及其影响因素的一个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2 张琴;;创业板发行与定价方式的初步研究[A];中国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科竞;新股发行定价别总打摆子[N];北京商报;2011年
2 证券时报记者 于扬;新股发行定价市场说了算[N];证券时报;2009年
3 证券时报两会报道组;朱从玖详解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N];证券时报;2010年
4 周科竞;新股发行定价不宜跟随投机风[N];北京商报;2010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韦小敏;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将加剧投行分化[N];证券时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罗诺;上市公司与投行暗战交锋 新股发行定价谁主浮沉[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7 巴曙松(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新股发行要平衡投资者利益[N];民营经济报;2006年
8 资深市场观察人士 黄湘源;为何有两种不同的市场化定价?[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侯捷宁;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创新中前行[N];证券日报;2008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黄婷;为A+H新股发行提供制度保障[N];证券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芳;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变迁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高学哲;中国上市公司IPO定价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立旺;我国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邢相锋;A股份有限公司新股发行定价问题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3 辛鑫;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及效率的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舒鹏;新股发行定价问题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丛景泰;我国IPO定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梁石;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效[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7 梁建刚;新股发行定价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8 刘花兰;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效率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9 李胜东;中国股票发行定价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10 韩涛;中国股票市场新股发行抑价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808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380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