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增发、利益输送与资本市场监管
本文关键词:定向增发、利益输送与资本市场监管 出处:《财会通讯》2014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定向增发已成为上市公司主要的再融资方式。然而有悖于监管层改进公司治理、优化资本市场之初衷,定向增发变成控股股东利益输送的手段。本文从时机选择、盈余管理、现金分红、资产注入等角度分析了控股股东利益输送的方式,认为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填补法律漏洞,完善政策执行是治理的根本措施。
[Abstract]:The private placement of listed companies has become the main means of refinancing. However, contrary to the regulatory layer to improve corporate governance, to optimize the original capital market, private placement became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tunneling method. This paper from the timing, earnings management, cash dividends, assets of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tunneling mode that strengthen the capital market supervision, fill loopholes in the law, perfect policy implementation is a fundamental measure of governance.
【作者单位】: 天津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分类号】:F832.51;F275;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资金是企业的血脉,是企业得以运行的前提。成长中的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很大,这使得其不断追寻各种有效的融资方式,以缓解因资金不足带来的压力。股权融资作为由企业股东出让部分企业所有权,引进新股东的融资方式,其具有取得比较大量的资金,有利于企业运营的优势。因此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红军;何贤杰;陈信元;;定向增发“盛宴”背后的利益输送:现象、理论根源与制度成因——基于驰宏锌锗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06期
2 章卫东;;定向增发新股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10年01期
3 章卫东;刘珍秀;孙一帆;;公开增发新股与定向增发新股中盈余管理的比较研究[J];当代财经;2013年01期
4 章卫东;周伟武;;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融资与可转换债券融资比较研究[J];经济评论;2010年01期
5 邹斌;章卫东;周冬华;王珏伟;;定向增发与公开增发新股融资股东财富效应的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11年06期
6 赵玉芳;余志勇;夏新平;汪宜霞;;定向增发、现金分红与利益输送——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11年11期
7 章卫东;;定向增发新股、整体上市与股票价格短期市场表现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7年12期
8 章卫东;李德忠;;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公司短期股价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8年09期
9 章卫东;李海川;;定向增发新股、资产注入类型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关系——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0年03期
10 赵玉芳;夏新平;刘小元;;定向增发、资金占用与利益输送——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投资研究;2012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辉;;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利益输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何丽梅;蔡宁;;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长期股价效应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冯科;赵洋;何理;;定向增发股票解禁期市场反应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李传宪;何益闯;;大股东制衡机制与定向增发隧道效应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3期
5 邓康林;高扬;;企业集团整体上市的市场反应[J];财经科学;2010年11期
6 刘力;李广子;周铭山;;股东利益冲突、投资者情绪与新股增发折价[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5期
7 何丽梅;;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研究述评[J];财会通讯;2010年09期
8 贾中正;;上市公司增发效应的理论分析[J];财会通讯;2010年18期
9 韩涛;;资产注入相关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1年31期
10 刘果;;盈余管理:国内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2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兆国;刘永丽;何威风;;管理者背景特征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裘莹;宋英慧;安亚人;;定向增发对象类型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2006~2010)[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熊剑;陈卓;;大股东营私:定向增发与减持套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俞军;曹家和;;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定价中的锚定效应[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顾乃康;陈辉;;增发、配股费用影响因素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俞静;;究竟是大股东利益输送抑或投资者乐观情绪推高了定向增发折扣?——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吴育辉;魏志华;吴世农;;定向增发的时机选择、停牌操控与控股股东掏空[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陈涛;李善民;;支付方式、关联并购与收购公司股东收益[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何威风;;管理者晋升动机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第25届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王明虎;席彦群;王慧;;整体上市:良方还是毒药?——基于财务效应的实证检验[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2011)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金玲;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选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李冬昕;市场参与者意见分歧与公司融资决策[D];南京大学;2011年
3 吴敏晓;基于市场交易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姚王信;企业知识产权融资研究:理论、模型与应用[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5 淳伟德;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刘建勇;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产注入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7 杨靖;定向增发中的控股股东行为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8 张大勇;基于全流通进程中中小投资者保护视角的大股东隧道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9 谢琳;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与股票收益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苏方杰;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大股东代理问题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菡;定向增发资产注入中的利益输送问题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喻姝姝;定向增发新股对上市公司长期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彭江;我国A股市场定向增发股价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韩琳;我国上市银行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王天琳;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配股还是增发[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肖立强;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戴光子;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效应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崔梦婷;定向增发“圈钱”行为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秦焕超;基于对象差异化的增发市场效应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10 郭嘉楠;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力上;黄冕;;我国A股市场定向增发定价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09年09期
2 周晓苏;张继袖;唐洋;;控股股东所有权、双向资金占用与盈余质量[J];财经研究;2008年02期
3 孙铮,王跃堂;资源配置与盈余操纵之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1999年04期
4 徐斌;俞静;;究竟是大股东利益输送抑或投资者乐观情绪推高了定向增发折扣——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J];财贸经济;2010年04期
5 夏云峰;温佐望;;基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盈余管理分析[J];当代财经;2006年03期
6 张祥建;郭岚;;股权再融资、盈余管理与大股东的寻租行为[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4期
7 董斌,赵红平;西方学者关于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动因研究综述[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黄新建,张宗益;中国上市公司宣布配股信息前后的盈余管理[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9 许文彬;刘猛;;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12期
10 王浩;刘碧波;;定向增发:大股东支持还是利益输送[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宜霞;夏思慧;王玉东;;利益输送与定向增发价格折扣[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9年06期
2 钟逸斐;刁彩林;;定向增发市场反应的实证研究[J];浙江统计;2008年04期
3 徐晓静;;我国A股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动机的实证分析[J];企业经济;2008年10期
4 郑琦;;定向增发对象对发行定价影响的实证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8年04期
5 郝文;;房地产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12期
6 李菊;;定向增发类型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7 季伟;;中国股市羊群效应的AR(p)检验模型与实证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2期
8 张鸣;郭思永;;大股东控制下的定向增发和财富转移——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9年05期
9 彭韶兵;赵根;;定向增发股票的公告效应:资产流动性需要和股权集中度稀释[J];财政研究;2009年07期
10 刘宇;;定向增发对相关利益体财富的影响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郑杲娉;徐永新;;资本市场监管效果初探:来自中国证监会审计处罚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江乾坤;冯飞;;多元化战略、财务困境与利益输送——以*ST海星卖壳格力地产为例[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裘莹;宋英慧;安亚人;;定向增发对象类型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2006~2010)[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俞军;曹家和;;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定价中的锚定效应[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韩晓舟;张玲;;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市场效应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艳艳;陈汉文;;所有权安排、利益输送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由大所向小所变更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7 姜鹏;韩松;;不对称信息条件下资本市场监管的两种模式[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冯曦;周林彬;;公司法实施与公司绩效——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晓云;万科拟非定向增发 募资将超百亿元[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2 王晓伟;亿城股份定向增发搁浅[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3 宋振庆;定向增发潮的初次“碰壁”[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4 唐学良;莱茵置业定向增发获股东大会通过[N];上海证券报;2007年
5 徐广蓉;增发30亿 金地欲解186亿资金缺口[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6 张晓赫;金融街应对股价倒挂 定向增发上报待批[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7 宋振庆;园城股份定向增发被迫无限押后[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8 刘晓云;万科定向增发7亿股A股获批 募资42亿投向八大地产项目[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9 袁元;万科 新纪录托起新泡泡?[N];证券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孙洁琳;华业地产新得通州地块 10亿资金缺口欲定向增发[N];证券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曹立z,
本文编号:13815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381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