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期货的发展战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格林期货的发展战略研究 出处:《复旦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商品期货、金融期货和期货期权交易的不断上市,期货公司“分化现象”日趋明显,行业并购重组日渐加快,格林期货作为全国最早成立的期货公司之一,同样面临着发展战略的再定位问题。本文以发展战略为分析主线,通过分析公司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明确发展方向和市场定位,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制定目标并加以贯彻和实施。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期货市场的研究背景,提出了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并分析了企业战略等相关文献综述,以及战略管理的分析方法,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二部分,分析了国内外期货行业的发展现况,包括对欧美等发达国家期货公司的业务模式和国外期货公司在金融市场中定位的研究,对我国期货公司在金融市场中的定位,以及我国期货公司主要的业务模式,并通过对国外成熟期货市场发展状况的对比分析,研究我国期货市场尚存的差距,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三部分,主要分析格林期货的外部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分析和行业竞争分析,以及外部机会与威胁的分析。通过对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的应对分析,为格林期货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有效实施相关措施提供有效的依据。第四部分,主要是格林期货的内部条件分析,运用VRIO分析法对格林期货公司现状、核心能力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其内部的优势和劣势。第五部分,在内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SWOT理论模型,就如何利用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提出了侧重点不同的四种备选战略,并结合企业实际,提出了格林期货的发展战略、总体目标和差异化的战略。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分析了格林期货的市场细分和客户定位。第六部分,制定了八项具体的实施措施,并配合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约束,确保上述战略目标的成功实施。本文在公司面临转型的时机下提出的发展战略,有助于帮助格林期货进一步提升在行业内的市场份额,实现最终成长为国内一流的金融服务期货公司的战略目标。论文对格林期货的现实工作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也对行业内其他民营期货公司的发展有一定借鉴和参考意义。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listing of commodity futures, financial futures and futures options trading, the phenomenon of "differentiation" of futures compani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and the M & A in the industry is accelerating day by day. Green Futures is one of the earliest futures companies established in China. This paper take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as the main line of analysi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the company, clear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and market positioning, and choose the appropriate development strategy.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e first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the futures market and puts forward the main research issues of this paper. And analyzed the enterprise strategy and other related literature review, as well as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analysis method, has proposed the research thought and the research content. The second part, has analyze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futures industry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Including the European and American developed country futures company's business model and the foreign futures company in the financial market localization research, to our country futures company in the financial market localization. And the main business models of Chinese futures companies, and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mature futures markets, to study the remaining gaps in the futures market in China,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Part three.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Green Futures, including macro-environmental analysis and industry competition analysis, as well as the analysis of external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For Green futures to formulate appropriate development strategy,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relevant measures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basis. 4th part, mainly the internal conditions of Green futures analysis, the use of VRIO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reen Futures Company. Core competence is analyzed, and its internal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re summarized. Part 5th, on the basi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analysis, further use of SWOT theory model.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our strategies with different emphases on how to make use of internal resources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verall goal and differentiation strategy of Green Futures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ustomer deman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rket segmentation and customer orientation of Green Futures. 6th part, makes eight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and cooperate with the constraints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of the enterprise. To ensure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he above strategic objective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n the fac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mpany will help green futures to further enhance the market share in the industry. Finally, to realize the strategic goal of becoming a first-class financial service futures company in China. This paper has a strong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practical work of Green Futures. It is also usefu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private futures companies in the industry.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724.5;F2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颖红;中国期货市场与市场经济[J];理论界;2000年06期
2 ;期货知识[J];中国橡胶;2000年06期
3 ;期货知识[J];中国橡胶;2000年07期
4 刘洪宇;期货市场与建立需求主导的机制型买方市场体系——三论机制型买方市场[J];零陵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5 王智全;试论新形势下我国期货市场的功能发挥与创新[J];市场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6 谢磊 ,宋雪芬;中国期货告别“冰与火”时代[J];银行家;2002年03期
7 李宗强;加快发展我国期货市场[J];理论导刊;2002年05期
8 颜波;;我国粮食期货市场发展展望与对策[J];市场营销导刊;2002年01期
9 廖英敏;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王智全;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期货业的影响[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冲锋;;我国期货市场的现状和展望[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2 王志椿;;我国发展期货市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王健;;期货市场的产生形成和作用[A];’9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3年
4 伊志宏;;我国期货市场建立与发展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A];全国市场经济与商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5 傅晓明;崔迎秋;;从系统论看期货投机者的利润来源——兼论期货市场两类交易者的结构关系[A];2006年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郭晓利;;发挥期货市场功能,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大连期货市场功能发挥情况综述[A];中国猪业发展大会暨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7 崔科增;;塑料期货与现货投资成功之道[A];2009年第三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论文集(2)[C];2009年
8 何平;周依静;;沪深300指数与股指期货日内价格发现机制的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佘传奇;郑伟;;关于加快发展安徽期货市场的建议[A];十六大后安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郑学勤;;CTA在美国[A];2009年第三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论文集(1)[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安明静;中国期货业构筑比较优势[N];财经时报;2001年
2 任芳;国内期货市场日渐升温[N];中国改革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李代广;全球第七个白糖期货在郑商所上市交易[N];国际商报;2006年
4 李秉恒(作者单位:广西证监局);做好白糖期货上市工作[N];广西日报;2006年
5 杜颖梅 杜琴庆;白糖期货上市 糖价稳中有降[N];江苏经济报;2006年
6 记者 饶红浩;市场热盼白糖期货早日发挥功能[N];期货日报;2006年
7 廖英敏;走向成熟的中国期货市场[N];期货日报;2006年
8 黄庭钧 陆文军;不发展期货市场是最大的风险[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9 刘荣华;黄金期货推出正逢时[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10 金士星;业内人士热议锌期货[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诺;中国期货市场功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杨艳军;期货市场流动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3 吴崎右;我国期货公司监管制度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曹胜;中国期货公司监管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张小艳;我国期货市场效率与风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宋承国;中国期货市场的历史与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马瑾;商品期货合约定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8 虞立戎;中国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吕东辉;农产品期货价格形成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张建刚;中国期货市场品种创新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中平;小波分析在农产品期货问题中的应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2 王勇;中国期货行业市场结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奚炳荣;中国期货市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D];安徽大学;2004年
4 傅钧炫;基于商品期货条件下的批发组织结构调整[D];浙江大学;2006年
5 王力;对我国期货市场收益与收益波动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6 张扬;商品期货指数研制与实证分析[D];中南大学;2003年
7 杨志英;期货市场逼仓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肖毓;我国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董珊;中国农民对期货市场的运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10 陈勇;基于被动投资策略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875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387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