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社会网络对农户正规机构贷款可获性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0 07:23

  本文关键词:社会网络对农户正规机构贷款可获性的影响研究 出处:《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网络 农户 正规贷款 有序logit模型


【摘要】:基于中国农村"熟人社会"的现实,提出了农户社会网络对其正规机构贷款可获性影响的假设命题,采用我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户人情支出比的增加、提升有借贷需求农户的网络中心性,都有助于提高农户正规机构贷款的可获性;农户的强关系网络规模增加,农户正规机构贷款可获性反而降低;而网顶、网差、网络规模、网络异质性的影响不显著。政策启示在于当前的信贷文化中要充分考虑和利用农户所拥有的社会网络资源。
[Abstract]:Based on China rural "acquaintance society" reality, proposed the hypothesis of farmers social network on their loan availability of formal institutions, the empirical test using the micro survey data of peasant households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farmers favors spending ratio increases, enhance the network centrality of the borrowing needs of farmers, help to improve the loan availability of formal institutions; the strong networks scale farmers increased loan availability of formal institutions is decreased; and the top of the net, net, network scale, network heterogeneity is not significant. The policy implications fully consider the social cyber source owned and operated by the current credit to farmers culture.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中国人民银行玉林市中心支行;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农村金融包容:转换机理、程度测量与三维效应研究”(项目编号:71303077)
【分类号】:F832.43
【正文快照】: 一、引言随着国家扶持“三农”政策的深入,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支农力度持续加大,农户贷款的规模也在逐年稳步增长,但总体而言,农村金融仍然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一环,由此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与城镇居民差距逐年扩大。社会网络是非正规金融在民间活跃和蓬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马光荣;杨恩艳;;社会网络、非正规金融与创业[J];经济研究;2011年03期

2 杨汝岱;陈斌开;朱诗娥;;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农户民间借贷需求行为研究[J];经济研究;2011年11期

3 宁德斌;王琼;;农村民间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作用:基于农户问卷调查[J];科学决策;2010年12期

4 王修华;谭开通;;农户信贷排斥形成的内在机理及其经验检验——基于中国微观调查数据[J];中国软科学;2012年06期

5 边燕杰,张文宏;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业乾,邵同尧;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关系支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熊武金;;农村民间金融发展障碍及措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9期

3 陈方红;;教育过度:基于家庭社会资本理论的解释[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秦素荣;郝笑冰;;体育院系大学生就业心态与学习状况的调查分析[J];搏击(体育论坛);2012年05期

5 潘炳韬;周林刚;;助残公益组织完善增权机制探讨——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分析[J];残疾人研究;2011年03期

6 杨文;裘红霞;;中国城市家庭脆弱性的测量与分解[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6期

7 钟水映;李魁;;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现代式社会资本构建[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杨德根;彭贤鸿;;市场经济框架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思考[J];当代经理人;2006年11期

9 陈柳钦;;社会资本及其主要理论研究观点综述[J];东方论坛;2007年03期

10 吕淑丽;;中原城市群软实力的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边燕杰;程诚;;社会资本对于收入水平的作用机制分析——基于全国八城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周玉;;性别差异:地位获得中的非制度机制[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刘晓辉;张t,

本文编号:14043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4043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f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