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异质投资者的生命周期最优资产配置

发布时间:2018-01-14 11:39

  本文关键词:异质投资者的生命周期最优资产配置 出处:《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资产配置 动态随机优化配置 劳动收入 背景风险 数据处理


【摘要】:Markowitz(1952)投资组合选择理论不仅对大量有关最优投资组合选择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个人投资者通过消费寻求个人资产最优化配置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该领域的研究之所以能够显著影响到个体或家庭的日常生活,正是由于个体或家庭一直在不断得做出资产配置方面的抉择以达到最佳的生活状态。该理论在较早前就已扩展为一个多期资产最优资产配置问题,但是直到20世纪末乃至最近的十年,迅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才使得难以解决的模型分析以及获取数据近似值成为可能。 本论文结合目前有关资产优化配置方面的研究,尝试建立处于劳动收入背景风险下的个人投资者其生命周期内的资产配置模型,也就是说,该模型在个人劳动收入不确定情形下尝试解决个人投资者生命周期内的每个阶段有关消费、投资及储蓄的配置问题。多数研究者在以往的研究中将市场投资组合作为唯一的风险资产,而本论文则试图划分两种类型的股票,即与劳动收入相关的股票和与劳动收入无关的股票。投资者所持有的与其工作所在行业相关的股票可视为与劳动收入相关的股票。这样的分析使得投资者能认清劳动收入风险对资产配置的影响,而且也使得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风险资产抉择来对冲个人劳动收入风险。论文的重点在于讨论了异质劳动收入对资产配置的影响。 本论文在标准动态资产配置的模型基础上加入了新的控制变量和随机变量因素,建立了个人投资者生命周期资产最优化配置模型。论文建立了解决随机问题的最优系统算法,,普通配置的计算机就能在合理的时间内运行完成。本文的研究包括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参数选择时我们重点关注的是中国国内数据,并通过现有文献及数据库获取真实参数。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参数灵敏度分析得到计算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预期的资产优化配置在个人投资者其生命周期内实际上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两种风险资产的相对风险和回报状况会影响投资者的风险资产配置比例;其次,劳动收入与行业股票的正相关会降低行业股票的吸引力,而它们的负相关则使得行业股票可以成为对冲劳动收入风险的工具。虽然由于受到借贷约束和初期财富的影响,结果有可能会随之变化。但就大体而论,我们发现行业股票的最佳投资比例,即与预期劳动收入相关的风险资产比例在投资者生命周期中呈现出“驼峰形”。另外,最优消费在生命周期中呈现出缓慢增长的趋势,即随着投资者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长。而储蓄则是每个阶段的初期财富减去常数所得到的值。
[Abstract]:witz ( 1952 ) portfolio selection theory not only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research on the choice of optimal portfolio selection , bu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udy of individual investor ' s optimal allocation of personal asset through consumption .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stablish an asset allocation model in the life cycle of individual investors under the background risk of labor income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asset optimization collocation . In other words , the model attempts to solve the allocation problem of consumption , investment and savings in individual investor ' s life cycle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uncertain individual labor income . Based on the model of standard dynamic asset allocation , this paper has introduced new control variables and random variable factors , established the optimal allocation model of individual investor life cycle assets . The paper establishes the optimal system algorithm to solve the stochastic problem . The paper establishes the optimal system algorithm for solving stochastic problems . In this paper , we focus on the domestic data of China and get real parameters through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and database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assets is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in the life cycle of individual investors . Firstly , the relative risks and returns of the two kinds of risky assets can influence the risk assets allocation ratio of investors .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30.91;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经勇;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命周期[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5年01期

2 梁琦;王太余;吴崇;;影响南京民营企业生命周期的因素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S1期

3 黄莉莉;史占中;;产业生命周期与企业合作创新选择[J];上海管理科学;2006年01期

4 夏永林;陈晓靓;;高新技术产品动态竞争优势分析[J];商业时代;2006年14期

5 郑强国;郑海虹;付艳容;;高技术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薪酬体系设计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年36期

6 ;戴尔OptiPlex能耗省四成[J];每周电脑报;2008年35期

7 郝俊斌;;浅谈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J];煤炭工程;2008年12期

8 晁蓉;孙从军;陈燕;;技术成长的周期性分析[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9 张晓峰;史茜;;基于生命周期与价值创造的财务战略[J];商场现代化;2009年03期

10 王红强;;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现金流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炎太;;基于生命周期的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案例研究——以广东联通为例[A];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下)[C];2010年

2 张强;李双;;自动化驼峰控制系统及主要基础设备生命周期的研究[A];中国铁道学会——2004年度学术活动优秀论文评奖论文集[C];2005年

3 刘虹;张岐山;;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及其在机械设计成本估算中应用[A];第16届全国灰色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吴伟光;;生物柴油原料麻疯树种植经济可行性初探[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C];2009年

5 刘光复;;绿色制造基本理论框架及其发展趋势[A];安徽省装备制造业发展论坛会论文集[C];2003年

6 陈晓红;曹裕;;基于外部环境视角下的我国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研究——以深圳等五城市为样本的实证研究[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刘强;;浅析数字工厂三维技术[A];第十四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陈晓红;曹裕;;基于外部环境视角下的我国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研究——以深圳等五城市为样本的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韬;徐芸芸;;基于项目管理的课程教学实施研究[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史海华;冯爱兰;;供应链中的联盟忠诚[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伍静任;民企没有生命周期[N];发展导报;2003年

2 ;生命周期基金目标理财规划的好帮手[N];中国证券报;2006年

3 唐剑锋;延长企业家生命周期[N];中国信息报;2006年

4 张国光;延长企业家生命周期[N];经理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徐国杰;生命周期概念将现身基金市场[N];中国证券报;2006年

6 汇丰晋信 何寒熙;生命周期基金有何魅力[N];上海证券报;2006年

7 Morningstar晨星(深圳)基金研究中心 王蕊;汇丰2016国内首只生命周期基金[N];证券时报;2006年

8 郭松海;请尊重房屋的生命周期[N];人民政协报;2008年

9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张建平;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研究[N];经济日报;2004年

10 陈昭霖;把持好烟草新品的生命周期[N];经理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晓丹;生命周期视角下的上市公司价值评估方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张雷;融合生命周期的高新技术产品分销网络优化[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薛琳;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4 刘涛;主动再制造时间区域决择及调控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5 张青敏;移动商务信息扩散及其对价值链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张会新;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7 张宇红;趋磁细菌AMB-1培养条件优化及磁小体变化过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8 沈钢;天津空港经济区蒸汽供热系统规划与节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刘立;创新型企业及其成长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10 张卿;无线自组网中节能相关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智龙;售房养老模式的运作风险及制度安排[D];浙江大学;2003年

2 许世英;企业财务政策的搭配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张启中;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陈艳萍;内容管理解决方案初探[D];天津工业大学;2005年

5 毛江平;旅游景区生命周期与政府规制[D];浙江大学;2005年

6 仲平;建筑生命周期能源消耗及其环境影响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杨彩霞;高技术虚拟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8 曾如淑;基于高科技企业生命周期的资金配置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9 陆娴;我国中小私营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10 黄烨;浙江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23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423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4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