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和公平视角下的IPO询价制改革有效性研究——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本文关键词: 随机前沿分析(SFA) 定价效率 公平性 询价制改革 出处:《南方经济》2014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以2005年1月-2012年4月沪深A股市场依据累计投标结果确定发行价的899个IPO公司为样本,引入随机前沿模型和投资者公平性模型分别进行定价效率和投资者公平性分析,据此判别询价制期间两阶段改革的成效。研究表明,询价制第一阶段改革后新股定价效率显著提高,改革前的低效率与询价制度和市场冷热度相关,而且改革后机构投资者更倾向于利用信息优势进行"择股",中小投资者获取新股的难度有所降低,但面临更多新股"破发"风险,两类投资者间的不公平逐渐表现为风险分担不均衡;第二阶段改革后新股定价效率略微降低,中小投资者参与度的下降迫使发行人故意降低定价效率,同时机构投资者"择股"行为的增多使得两类投资者风险分担更加不均衡。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899 IPO companies in the Shanghai and Shenzhen A-share market from January 2005 to April 2012 to determine the offering price according to the cumulative bidding results as a sample. The stochastic frontier model and the investor fairness model are introduced to analyze the pricing efficiency and investor fairness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which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wo-stage reform during the inquiry system is judged. After the first stage of the reform of the inquiry system, the pricing efficiency of new shares has been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e low efficiency before the reform is related to the inquiry system and the market heat and cold degree. After the reform,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re more inclined to make use of the advantage of information to "choose shares". The difficulty of obtaining new shares for small and medium investors is reduced, but they are faced with more risks of "breaking new shares", and the unfairness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investors is gradually shown as the imbalance of risk sharing; After the second stage of reform, the pricing efficiency of new shares is slightly reduced, and the decline of particip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investors forces issuers to deliberately reduce pricing efficiency. At the same time, the increase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stock selection" behavior makes the risk sharing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investors more uneven.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0SJD630071)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01029026)的资助
【分类号】: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阳陆伟;;询价制下IPO定价效率的实证分析[J];财会月刊;2011年06期
2 王新宇;赵绍娟;;基于随机边界与分位回归的我国新股发行定价行为[J];系统工程;2008年04期
3 周孝华;赵炜科;刘星;;我国股票发行审批制与核准制下IPO定价效率的比较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11期
4 贺炎林;吕随启;郭敏;;公共信息与IPO询价制效率的关系研究[J];管理科学;2011年01期
5 白仲光,张维;基于随机边界定价模型的新股短期收益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3年01期
6 陈工孟,高宁;中国股票一级市场发行抑价的程度与原因[J];金融研究;2000年08期
7 陈胜蓝;;财务会计信息与IPO抑价[J];金融研究;2010年05期
8 刘志远;郑凯;何亚南;;询价制度第一阶段改革有效吗[J];金融研究;2011年04期
9 刘煜辉;沈可挺;;是一级市场抑价,还是二级市场溢价——关于我国新股高抑价的一种检验和一个解释[J];金融研究;2011年11期
10 肖曙光;蒋顺才;;我国A股市场高IPO抑价现象的制度因素分析[J];会计研究;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小洋;;IPO中的价格管制及其后果[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郭威;张珍;成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高抑价的原因探讨[J];北方经济;2007年10期
3 宋扬;中国A股市场发行抑价问题分析[J];商业研究;2003年03期
4 明仪皓;刘迅;;全流通前后中小企业板IPO抑价因素的比较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5 曹凤岐;董秀良;;我国IPO定价合理性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06期
6 赵倩;;股权结构与IPO抑价关系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09年18期
7 和楠;樊慧莉;;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IPO抑价实证分析研究[J];财会通讯;2010年27期
8 赫然;;创业板新股上市首日畸高溢价的影响因素研究[J];财会通讯;2011年03期
9 王合喜;王琨;崔继红;;股票上市首日交易行为和监管政策效应研究——来自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J];财会通讯;2011年21期
10 蒙文翰;刘宏;;全流通下制造业公司IPO抑价问题研究[J];财会月刊;2008年3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利辉;;金融管制、投资风险和新股发行的超额抑价[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2 阳亚玲;;新股发行制度的均衡与变迁路径分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柴亚军;王志刚;;股改与IPO抑价:从公司治理角度的实证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0(1)][C];2010年
4 姚海鑫;;我国上市公司IPO定价及其影响因素的一个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5 贺炎林;张浩森;马锐敏;;IPO抑价和市场化程度—基于中国东西部上市公司的比较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e,
本文编号:14927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492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