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控制与掏空行为——基于亚星化学的案例分析
本文选题:管理层 切入点:关联交易 出处:《税务与经济》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上市公司亚星化学的管理层在改制过程中实行隐形MBO成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以复杂的交叉持股和任职做掩护,运用关联交易、资金占用、担保和资产转移等手段掏空上市公司的典型案例,说明即使通过股权分置改革使上市公司实现了全流通,但是由于监管制度不完善,掏空行为仍然广泛存在,而且日趋隐蔽,危害更加严重。如何通过改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规范我国关联交易、担保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外部监督,从而有效地遏制掏空行为,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Abstract]:By using the case study method to analyze the hidden MBO of the management of the listed company in the process of restructuring, it becomes the actual controller of the listed company, taking complex cross-shareholding and holding office as the cover, using the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 and the capital occupation. The typical cases of undercutting listed companies by means of guarantee and asset transfer show that even though the reform of split share structure enables the listed companies to realize full circulation, because of the imperfect regulatory system, tunneling still exists widely and becomes more and more hidden. The harm is more serious. How to improve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standardize the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guarantee and other aspects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strengthen external supervision, so as to effectively curb tunneling behavior,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It has become a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solved.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中国联通广州分公司;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于掠夺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现金股利研究”(项目编号:10YJC630240) 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项目编号:11ZGXM63002)
【分类号】:F832.51;F42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晓,王琨;关联交易、公司治理与国有股改革——来自我国资本市场的实证证据[J];经济研究;2005年04期
2 饶育蕾;张媛;彭叠峰;;股权比例、过度担保与隐蔽掏空——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对子公司担保的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宝臣;王立清;尹辉;;政治联系、负债与公司治理作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陈伟民;;上市公司“隧道行为”及其治理[J];商业研究;2006年14期
3 潘飞;文东华;段军山;;关联购销、价格管制及价值相关性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06年05期
4 侯晓红;姚圣;;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11期
5 陈旭东;王锦华;;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对关联交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11期
6 崔伟;;公司治理与债务成本——来自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01期
7 陈利军;李刚;马亚东;;关联方资金占用偿还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03期
8 王群;;会计信息质量的现实思考——基于公司治理的角度[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06期
9 张玉兰;田利军;;公司治理与审计意见[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08期
10 秦学斌;;大股东控制程度与盈余管理——来自A股上市公司2002年至2006年的证据[J];财会通讯;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兴年;;独立董事制度:一项供给过剩与短缺并存的企业治理制度[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2 战勇;;企业控制者寻租紧缩与政府最优执法信号的选择[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小荣;;不同股权控制方式下上市公司交易安排的理论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德武;钟富胜;;公司治理、关联担保与公司价值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龚凯颂;卢春荣;;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上市公司对外担保[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周晓苏;张继袖;;控股股东关联交易的后果研究——以制度变迁为视角[A];当代会计评论(第1卷第1期)[C];2008年
7 佟岩;王化成;;控股股东与盈余质量的关系——关联交易发生情况的传导机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8 薛云奎;程敏;;盈余管理公司治理和国有企业改革——来自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变更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9 侯宇;叶冬艳;;机构投资者、知情人交易和市场效率——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证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10 朱至文;;所有权结构、关联交易与企业价值——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A];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艳;公司治理与大股东的掏空和支持[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丁业震;国有上市公司重组中的利益冲突与重组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3 花贵如;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江石;股权分置改革时期收购公司并购绩效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孙晓琳;终极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影响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袁学英;中国企业跨区域并购、资源流动与长期绩效[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李伶俐;公司治理对企业效率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奚宾;中国上市公司持有现金价值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吴敏晓;基于市场交易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许萌;中国国有企业整体上市绩效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洪文;公司治理视角下我国职工持股制度的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2 肖媛;董事会治理对经营性应计可靠性的影响[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3 胡琛;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定价方法选择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姜文娟;五粮液关联交易与大股东利益输送案例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王红芳;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的会计监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包凤耐;连锁董事网络与关联方网络对企业治理模式选择的影响[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7 李倩;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风险的实证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8 谭天然;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与财务报告舞弊实证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9 郭丽华;河北省上市公司表外负债的风险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年
10 张雪;股权结构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根福,马亚军,姚树洁;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3期
2 邹风;陈晓;;“三分开”政策对董事会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4年01期
3 陈信元,张田余;资产重组的市场反应——1997 年沪市资产重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9年09期
4 陈小悦,徐晓东;股权结构、企业绩效与投资者利益保护[J];经济研究;2001年11期
5 刘少波;;控制权收益悖论与超控制权收益——对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一个新的理论解释[J];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6 朱红军;大股东变更与高级管理人员更换:经营业绩的作用[J];会计研究;2002年09期
7 谢军;;第一大股东持股和公司价值:激励效应和防御效应[J];南开管理评论;2007年01期
8 王立彦;林小驰;;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股权结构特征解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7年01期
9 王申,汪辉,黄俊;上市公司担保公告的信息含量[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马亚军,冯根福;上市公司担保行为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淑菊;奏响协调发展曲[J];中国石油石化;2004年09期
2 孙杰,良波;实施三个深化战略 保持旺盛发展势头[J];中国氯碱;1999年12期
3 本刊编辑部;四川名山亚星集团公司[J];工厂管理;1995年05期
4 ;潍坊亚星集团有限公司简介[J];中国氯碱;1999年12期
5 ;企业快报[J];山东化工;2002年02期
6 孙杰;我国CPE技术开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J];山东化工;2003年05期
7 金山;氯化聚乙烯前景广阔[J];化工生产与技术;2000年05期
8 陈光辉;加强物资企业流动资金管理 努力提高经济效益[J];化学与生物工程;1988年S1期
9 ;与信息化供应商联手发展——访潍坊亚星集团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主任 隋树鹏[J];数字石油和化工;2006年Z1期
10 蔡树铭;CPE应用交流会在潍坊召开[J];中国橡胶;2000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红燕;;加强备件综合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A];苏鲁皖赣四省金属学会第十三届焦化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福建省水泥工业发展现状及趋势[A];东南十省市水泥发展论坛会刊[C];2007年
3 陈冲;;中国企业最佳经营管理平台——用友ERP建材行业解决方案[A];2008天津绿色建筑论坛、2008天津建材行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周瑞山;;浅谈SPC在电镀中的应用[A];2005'(贵阳)表面工程技术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健;;船舶漆“责任关怀”探讨[A];2002年涂料工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杰;亚星集团精细管理降本增效[N];潍坊日报;2011年
2 周焕 刘少敏;玻璃及制品价格有望反弹[N];中国工业报;2009年
3 证券时报记者 建业;福耀玻璃1.58亿收购重庆玻璃企业[N];证券时报;2010年
4 记者 魏梦杰;山东海化总经理接任亚星集团“老总”[N];上海证券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婷;华北制药借力外资清占款[N];财经时报;2006年
6 白玉;海王生物再融资“大蚀本”[N];中国医药报;2006年
7 经济日报社中经产业景气指数研究中心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经水泥产业景气指数报告[N];经济日报;2010年
8 记者 杨宏辉;朗盛“挑战09”应对危机[N];中国化工报;2009年
9 经济日报社中经产业景气指数研究中心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经水泥产业景气指数报告[N];经济日报;2010年
10 陈葳;道康宁:多层面评估物流商[N];中国化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帅;我国水泥行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131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613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