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
本文选题:核心竞争力 切入点:房地产企业 出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摘要】: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动力来源,为了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有效识别,以系统整合的观点,借助企业价值链和供应链等分析工具,构建了包括基础层、核心层和表现层的结构模型.然后以陕西省的房地产企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房地产企发企业核心竞争力由物业产品保证、资本运筹、人力资源、项目盈利保证、社会关系、组织管理、战略管理、市场推广、企业文化十个方面的关键能力构成,验证了房地产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结构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准确的识别了房地产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
[Abstract]:The core competence is the motive source of the enterprise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enterprise effectively, with the view of system integration, with the help of the enterprise value chain and supply chain analysis tools,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basic layer. Then taking the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in Shaan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is guaranteed by real estate products, capital operation, human resources, and project profits. The key capabilities of social relations,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marketing promotion and corporate culture have been proved to have a good ability to explain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structure model of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enterprises.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enterprises.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12JZ013) 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项目(E08001)
【分类号】:F299.23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毅,陈劲;企业核心能力高标定位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2年04期
2 刘海建,陈传明;核心竞争能力的识别:透视红太阳集团的发展历程[J];管理世界;2004年04期
3 范莉莉;高喜超;叶常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灰色关联度评价方法[J];管理学报;2011年12期
4 杜纲 ,崔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层次——维度结构及其评价判定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01期
5 郭岚;张祥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J];科学学研究;2007年01期
6 陈劲,王毅,许庆瑞;国外核心能力研究述评[J];科研管理;1999年05期
7 吴价宝;一种基于AHP的企业核心能力识别新方法[J];科研管理;2003年06期
8 樊幻灵;;房地产开发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结构探讨[J];生产力研究;2009年19期
9 马东生;杜常华;尚国t2;;房地产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分析[J];商业时代;2007年08期
10 张金隆;汪佳;;基于DEA的企业核心能力评价[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彩萍;;技术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思考[J];北方经济;2005年16期
2 赵国杰;郭景瑞;于美霞;刘明;;企业竞争力构成要素辨析与评价指标选择的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刘小元;邢相勤;王柏轩;;企业核心竞争力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的构建[J];商业研究;2006年03期
4 曹兴,许媛媛;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比较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余博,蒋运通,戴勇;核心能力战略——复杂动态环境下的战略选择[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6 汤湘希;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控制研究评论[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03期
7 林克利;;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博弈评价[J];财会月刊;2008年05期
8 王锡秋,席酉民;企业能力缺陷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S3期
9 陈艳莹,程瑞雯;企业合作创新研究述评[J];科技和产业;2005年08期
10 王棣华;;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探讨[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孔庆如;;多学科专家核心能力整合度评价方法[A];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与传动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2 王晓光;沙彬;;基于动态核心能力的企业持续成长机理研究[A];中国企业持续成长问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余凤翥;;知识创造力与动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探索[A];2011年全国电子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关鑫;吴维库;;相对核心能力:概念内涵与理论框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5 刘晓敏;;国家创新能力预警研究初探[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吴价宝;易荣华;;基于元学习的企业核心能力形成机理[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余会康;;闽东降水资源特征及旱涝影响分析[A];2014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卜华白;面向低碳经济的中国铅锌工业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陈德富;我国中小企业利基战略、调节因素与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寇勇刚;航空公司动态核心能力演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王化冰;高速公路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马蕾;企业组织惯域理论研究与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6 田超;核心能力战略及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范黎波;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中国企业学习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8 刘光岭;影响企业核心能力的因素及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9 罗剑宏;基于核心能力共享的民营企业扩张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10 游达明;基于知识的企业动态竞争优势构建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盛春梅;桐乡羊毛衫产业集群的升级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胡晶;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远雄;工程机械企业持续竞争力评价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宫鹏远;中国房地产业抵御金融危机能力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王慧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俊;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竞争力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春雨;石家庄市民营科技企业成长路径与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06年
8 李亚楠;基于价值链的提升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于守山;长春万达广场运营管理体系改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圣山;江苏海陵机械有限公司经营战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祈善,赖纯见,赵仁勇;基于AHP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2 李庆东;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荣明生;培育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 促进房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房地产;2002年09期
4 康荣平,柯银斌;中国企业核心能力剖析:海尔与长虹[J];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03期
5 路风,张宏音,王铁民;寻求加入WTO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对宝钢在汽车板市场赢得竞争优势过程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02期
6 陈传明;企业战略调整的路径依赖特征及其超越[J];管理世界;2002年06期
7 陈玉保,刘 宏,苗世敏,段红彬;基于知识维度的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8 王学军,饶扬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评价研究[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王毅,陈劲,许庆瑞;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溯源与逻辑结构剖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0年03期
10 李怡靖;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管理[J];经济问题探索;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斌;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如何改革[J];城市开发;2001年05期
2 ;受表彰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名单[J];城市开发;2001年10期
3 王文硕;房地产开发企业核心能力的界定分析[J];城市开发;2001年11期
4 ;2001年1~2月北京城区部分房地产开发项目审批数据[J];北京规划建设;2001年02期
5 ;2001年3~4月北京城区部分房地产开发项目审批数据[J];北京规划建设;2001年03期
6 ;2001年5~6月北京城区部分房地产开发项目审批数据[J];北京规划建设;2001年04期
7 ;2001年7~8月北京城区部分房地产开发项目审批数据[J];北京规划建设;2001年05期
8 刘军琦,孙璐;基于平衡计分法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绩效评价体系[J];华东经济管理;2001年02期
9 张洪年;浅谈房地产开发项目资金的运用控制与利润的实现[J];黑龙江粮油科技;2001年02期
10 房圆圆,罗兆烈,西宝;房地产开发项目前期工作规范化管理的程序设计[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绍一;方耀华;;北京房地产开发企业面临的问题与建议[A];课题研究报告与论文选编(1995年-2000年)[C];2000年
2 魏汝会;陈莹;;关于房地产开发土地供应与管理[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潘京兰;;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关系的研究[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丛支水;;房地产开发用地分析与建议[A];2004年中国科协年会3分会场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苏州市新沧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企业简介[A];2007中国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及规划成果博览会、2007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张海全;;论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性[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7 徐华龙;;上海民俗文化的保护与房地产开发[A];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庆;;地勘单位房地产开发税收筹划[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陈智群;;气象房地产开发经营者应具备的素质[A];陕西省气象学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玮;郝向麟;;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及对策建议[A];2009全国非金属矿产资源与勘察技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广东记者 林近茂;房地产开发不应急功近利[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2 钟清江 陈黎;2004武汉市房地产开发再创新高[N];长江日报;2005年
3 罗振芬;加强房地产开发市场监管力度[N];中国审计报;2003年
4 蒋献平;房地产开发企业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N];中国审计报;2003年
5 记者 黄穗诚 通讯员 黄毅文 吴智军;房地产开发创新需多元化[N];广东建设报;2002年
6 记者 李荣华 实习生 李卉;宁夏房地产开发投资半年近25亿[N];华兴时报;2005年
7 市建设委员会主任 骆传勇;房地产开发市场前景广阔[N];咸宁日报;2005年
8 冯金;房地产开发项目立项及管理[N];中国建设报;2003年
9 冯金;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质量责任[N];中国建设报;2003年
10 英哲;城市化建设为房地产开发提供契机[N];中国经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郑翔;中国房地产开发用地政府管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薛小荣;房地产开发企业诚信的博弈分析与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3 王建喜;我国度假房地产开发及其规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4 赵琳;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5 李哲;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行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6 王建伟;房地产开发企业持续经营投资决策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7 刘涛;基于实物期权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决策理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吴清旺;房地产开发中的利益冲突与衡平——以民事权利保障为中心[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9 沈良峰;房地产企业知识管理与支撑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清;中国知名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趋势[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高秀英;城市房地产开发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评价[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3 李静;我国房地产开发模式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马凌;关于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可用融资方式的探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于海光;基于价值链优化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竞争优势提升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侯乐君;基于博弈论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李珍炅;中国房地产开发前期阶段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周志浩;小城镇房地产开发建设模式探讨[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9 李娅佳;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收筹划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10 章颖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收筹划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857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685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