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保障房用地法律制度的创新
本文选题:保障房用地 + 公益性 ; 参考:《法学杂志》2014年01期
【摘要】:在保障民生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保障房用地法治化建设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实践中都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促进我国保障房用地法治化建设,必须要树立公平兼效率的土地法理念,坚持保障房用地优先性、独立性原则,创新土地法律制度,即将保障房用地规划与计划制度化、扩充非经营性用地的地类、构建多元化的保障房用地开发主体、建立独立的保障房用地土地储备制度、赋予各方利益主体用地规划的参与权。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rotecting people's livelihood and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urbanization, the legal construction of indemnificatory apartment land is faced with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urgently both in concept and in practic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legal construction of indemnificatory apartment land in China, we must set up a fair and efficient land law concept,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indemnificatory apartment land priority, independence, innovate the land legal system, and institutionalize the planning and planning of indemnificatory apartment land use. Expanding the land types of non-operational land, constructing diversified indemnificatory apartment land development subject, establishing an independent land reserve system of indemnificatory apartment land, and giving all parties the right to participate in the land use planning.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研究──以土地供给为视角”(项目批准号:10YJA820034) 2012年辽宁省教育厅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批准号:WR201200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293.3;D92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进国;;违法的借口有多少——对若干起地方政府违法用地案件的思考[J];中国土地;2006年07期
2 刘世_g;;行政合同:保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益性的一个思路[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年07期
3 沈福俊;;我国土地储备范围的法学透视——以我国土地储备的制度与实践为分析对象[J];政治与法律;2010年12期
4 ;公益性地质资料提供利用暂行办法[J];岩土工程界;2000年07期
5 吴建军;;浅析环境诉讼权[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年03期
6 高媛;;环境诉讼的公益性及诉讼法保障探析[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季林;;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的效力等级[J];法学杂志;1988年06期
8 盛雷鸣;公益性建设项目拆迁立法之探讨[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杨国顺;;以公示公报制度确保地方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责任[J];人民教育;2006年23期
10 吴爱明;;我国地方政府地名有偿命名的法律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霍敬裕;;区域合作中地方政府信息沟通责任研究——不完全信息状态难题的解决[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张淑芳;;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法律建构[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贺译葶;;制度建设:我国地方政府决策创新的有效途径——以《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为例[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平;刘群芳;;建立水资源法律机制,促进水资源市场配置[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5 钱蕾;;地方政府依法行政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沈荣华;;论公共利益的法律边界[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起翔;;论我国行政组织法的健全和完善[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何渊;;行政协议——中国特色的政府间合作机制[A];2008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8年
9 戴和平;;浅析地方政府禁止期房转让的效力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曹树青;;三峡消落区治理的法律制度构建——以环境法律制度为重心[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方;骗购保障房 深圳违法成本趋高[N];人民法院报;2011年
2 ;厦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暂行规定[N];厦门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吴晓锋;监督省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N];法制日报;2011年
4 ;厦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管理条例(草案)[N];厦门日报;2008年
5 记者 王攀 吴涛;骗保障房,深圳又揪出“富豪”[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6 ;厦门市社会保障性租赁房管理办法(试行)[N];厦门日报;2006年
7 马秀娟;助民圆上安居梦[N];厦门日报;2009年
8 记者 朱蓓宁;保障性商品房政策出台前先听证[N];南通日报;2007年
9 ;南通市市区保障性商品房管理暂行办法[N];南通日报;2007年
10 ;厦门市社会保障性商品房配售管理办法(试行)[N];厦门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礼文;保障性住房法律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饶映雪;地方政府土地违法行为的治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罗文君;论我国地方政府履行环保职能的激励机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李相范;土地违法行为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5 王霁霞;行政法实施效果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郜永昌;中国土地使用管制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7 汪敏;农村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D];湖南大学;2007年
8 顾爱平;中国行政许可制度改革探究[D];苏州大学;2005年
9 余亚梅;政府偏好与制度变迁[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沈玲;新中国城市住房供给制度的变迁及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华;保障性住房法律制度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2 胡川宁;保障性住房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雪峰;我国地方政府信息公开政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4 钱静;地方行政立法的监督机制探讨[D];东南大学;2005年
5 高会彬;地方政府经济责任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杨学智;广州番禺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现状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7 朱明芳;地方政府的拆迁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肖水兰;地方政府在商业性房屋拆迁中的角色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卢磊;国外保障性住房法律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D];天津大学;2011年
10 欧帅;我国保障性住房法律制度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111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911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