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收入流动人口居住问题的解决路径
本文选题:城市化 + 流动人口 ; 参考:《城市问题》2015年05期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中,中低收入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日益严峻,理论和实践界对解决该问题存在漠视需求、理想化寻求解决办法、过于迷信市场机制、忽视政府作用等误区。应将中低收入流动人口的租赁房供给行为定性为兼具市场经营和社会保障性质的准住房保障行为,提倡政府以适当赢利的方式投资、经营流动人口公寓。流动人口公寓应以十平方米左右的小单间和20-30平方米的小套房为主要户型;应以"补砖头"而非"补人头"的方式解决中低收入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面向城区服务业中的中低收入流动人口的公寓应"大分散,小集中";应以保障房开发为纽带来建设都市卫星城。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 the housing problem of low - and low - income floating popul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 and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circle has a negative demand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 idealization seeks solution , too superstition market mechanism and neglects the role of government .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GL118)——大都市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居住服务管理问题研究
【分类号】:F29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魏立华,闫小培;“城中村”:存续前提下的转型——兼论“城中村”改造的可行性模式[J];城市规划;2005年07期
2 陈双;赵万民;胡思润;;人居环境理论视角下的城中村改造规划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9年08期
3 徐镭;朱宇方;;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德国模式与美国模式比较研究[J];德国研究;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谦;吴昊潼;;广州城中村改造的问题和改造可行性模式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3期
2 朱晓娟;孙婧;;基于郊区城市化理论的萌芽型城中村研究——以兰州市西果园镇柴家河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1期
3 傅明先;;城中村改造与生态城市建设[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10期
4 李郇;徐现祥;;转型时期城中村演变的微观机制研究[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年01期
5 陈柳钦;;“城中村”:城市化健康发展必须破解的难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李志刚;于涛方;魏立华;张敏;;快速城市化下“转型社区”的社区转型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5期
7 孙明芳;陈华;;综合园区存量土地集约利用方法探索——以无锡新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11期
8 章征涛;李世龙;;城市化的虚荣——对我国城市化现状的认识[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12期
9 刘云刚;黄思骐;袁媛;;“三旧”改造政策分析——以东莞市为例[J];城市观察;2011年02期
10 张京祥;赵伟;;二元规制环境中城中村发展及其意义的分析[J];城市规划;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林;曾学龙;;城中村快速改造的动力机制探析[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2 肖作鹏;王小琦;李凯;;非正规城市化与非正规商业空间形态及形成机制——以深圳市平山村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廖启鹏;程胜高;;基于GIS的城中村用地评价研究——以武汉市江汉区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4 应巧艳;;基于社会稳定角度分析城中村失地农民的市民化——以台州市黄岩区柔桥村为例[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5 李郇;徐现祥;罗诗媚;;“土地租金剩余”对城市化行为的激励分析[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林春梅;王敏锋;;“城中村”路在何方——对杭州市城中村改造的再思考[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吴邦銮;;城中村发展机制及干预思路初探[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何民钦;高辉娜;周素红;;我国城中村改造及相关研究评述[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婷;;“城中村”改造2.0——效率、公平与文化[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陶金;;城乡结合部历史村落更新模式探讨[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婷;中法移民聚居区更新政策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陈双;中西部大城市城中村空间形态的和谐嬗变[D];重庆大学;2010年
3 刘勇;旧住宅区更新改造中居民意愿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4 周新宏;城中村问题:形成、存续与改造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7年
5 傅明先;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城中村改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周成斌;居住形态创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薛继亮;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8 yの年,
本文编号:19425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942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