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商业银行债券投资对主营和中间业务的规模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3 14:00

  本文选题:商业银行 + 债券投资 ; 参考:《现代管理科学》2014年01期


【摘要】:文章以超越对数函数构建了商业银行的收益函数,并通过Box-Cox因子转换和放松齐次性约束保证了函数的平稳性。以实际数据对2000年~2012年间12家银行的真实数据进行测算,得到了相应的债券投资对主营业务和中间业务的规模弹性系数。结果显示,两个弹性系数都表现为周期性波动,与经济波动周期相吻合。债券投资对中间业务具有更强的推动作用,这一点在国有四大银行体现的更为明显。在波谷阶段,债投资对主营业务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Abstract]: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income func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by transcendental logarithm function, and guarantees the stability of the function by Box-Cox factor transformation and relaxation of homogeneous constraints. The real data of 12 banks from 2000 to 2012 are measured and the elastic coefficient of scale of bond investment to the main business and intermediate business is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elastic coefficients show periodic fluctuation,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conomic fluctuation cycle. Bond investment has a stronger role in promoting intermediary business, which is more evident in the state-owned big four banks. In the trough stage, debt investment to the main business has a strong inhibitory effect.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
【分类号】:F830.59;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乔炳亚;银行与证券分业问题研究[J];金融研究;2000年01期

2 吉卫民,常浩;分业经营与综合经营的成本效应分析[J];金融研究;2000年10期

3 吴惠涛,陶茹丽;西方商业银行服务竞争策略的八大转变[J];上海金融;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卞江,侯燕;中国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现实意义及制度安排[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 王敏玉;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大趋势[J];商业研究;2001年09期

3 李婷婷;;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问题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09年11期

4 朱颖;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银证合作的绩效评价[J];财经科学;2003年S1期

5 石传玉,王唯;中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选择[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S3期

6 陈海威;现阶段我国金融分业经营框架内的银证合作探讨[J];金融论坛;2001年06期

7 李连三;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具体步骤和实施策略[J];金融论坛;2001年12期

8 时晋;;试论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趋势下的监管制度改革[J];研究生法学;2008年06期

9 李瑞;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的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10 章晟;美国金融制度变革的动因及对我国的启示[J];湖北财税;2002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宁俊;;国有商业银行员工技能及储备与人力资源现状分析[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田素华;舒逸;;商业银行介入证券业务的适度性与我国银行的选择[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2—2003年度)[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雯雯;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与风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付雯雯;中国商业争行的效率与风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陈为;中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综合经营路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邹平;我国证券公司发展的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5 王国言;论金融分业、混业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邢桂君;中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7 卫红;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金融稳定:结构视角[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陈道江;中国证券市场演进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4年

9 张烨;金融控股集团的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胡再勇;中国商业银行混业的风险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霁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拓展影响因素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潘昭宇;基于信托产品创新的我国信托业运营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何珊珊;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业经营模式探析[D];兰州大学;2011年

4 庞玲;商业银行无形资产与银行价值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张红斌;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与分业经营模式的选择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6 尤琳;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与中国金融体制的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刘宗华;美国金融业经营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8 欧阳宁平;我国金融业应对混业经营的秩序安排[D];湖南大学;2001年

9 谭春元;金融业经营模式:美国的演变与中国的选择[D];西北大学;2001年

10 朱剑峰;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监管的法律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欣;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开拓新的效益增长点[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年05期

2 徐学敏;建立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体系[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3 吕红英;对农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思考[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1996年11期

4 万竞,席九令;试谈银行拓展中间业务[J];理论观察;1996年05期

5 杨凤岭;对工商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几点思考[J];中国城市金融;1996年03期

6 周健;论工商银行中间业务的集约化经营[J];中国城市金融;1996年09期

7 葛兆强;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研究[J];投资研究;1997年10期

8 李裕才;对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思考[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1997年04期

9 曹云生,岳竹民;谈银行中间业务[J];河北金融;1997年04期

10 鲍文升;开展中间业务:银行新的效益增长点[J];理论观察;199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无锡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清元;;商业银行应大力拓展中间业务[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3 张来军;张士锋;;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策略[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徐宜珂;;对基层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思考[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唐桂芳;王勇;;农行拓展中间业务的思路与对策[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6 韩继伟;;加入WTO我国商业银行应大力发展中间业务[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7 中国人民银行淄博市中心支行课题组;贾广军;;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必要性与对策探析[A];2005年山东省金融学会重点研究课题成果[C];2005年

8 郭迎;;探析邮政金融中间业务的整合创新[A];通信发展战略与业务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胡泽平;;海南省邮政储蓄中间业务TOPSmartAgent+平台的设计[A];海南省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C];2005年

10 邬飞;;浅析如何拓展邮政储蓄市场[A];内蒙古通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印;寻求支点[N];河北经济日报;2004年

2 中国工商银行发展规划部 刘志刚;中间业务理应收费[N];金融时报;2001年

3 王 斌;中间业务时代[N];中国信息报;2002年

4 东平农村合作银行 田汝会;对拓展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探讨与构想[N];山东科技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何东;农行上海分行开展中间业务专项竞赛[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年

6 钟建钢 尹劲劲;中行浙江省分行 中间业务持续增长[N];金融时报;2006年

7 邵承伟;多管齐下发展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N];金融时报;2007年

8 易筱鸽;新的增长点——中间业务[N];中国邮政报;2001年

9 安徽记者 陈晶晶;安徽局中间业务唱大戏[N];中国邮政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季小舟;银行中报风光不再 中间业务成唯一亮点[N];华夏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连怀;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2 孔庆洋;商业银行国际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静;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定价机制与风险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路;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及其个人理财业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5 周群;经济资本约束与商业银行精细化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赵萍;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刘国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8 吴刘杰;资本约束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9 刘清;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燕;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王新华;新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3 张松伟;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实证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惠;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拓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梁建生;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制约因素与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卢新亮;工行陕西省分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黄秀琼;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战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8 袁英;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9 周建珊;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比较分析[D];湖南大学;2003年

10 李泽宏;国有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的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9730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9730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2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