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我国P2P网贷的风险及其法律规制

发布时间:2018-06-13 14:14

  本文选题:PP网贷平台 + 借款人违约 ; 参考:《西南金融》2015年09期


【摘要】:在P2P网贷的运作过程中,出借人面临着借款人违约以及网贷平台自身的运营风险,而借款人则面临着隐私泄漏以及其他与传统融资渠道相类似的风险。一个理想的P2P网贷的法律规制模式应当是在不抑制P2P网贷行业持续创新能力的同时为出借人以及借款人提供充分的权益保护。在出借人的利益保护方面,应当着力解决出借人与借款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以有效防范借款人违约的风险;同时,针对我国P2P平台异化的特殊问题,应当防止由平台越界经营而给出借人所带来的权益风险。在借款人利益的保护方面,有必要强化P2P平台在收集、使用以及管理借款人个人信息方面的审慎义务,以防范借款人的隐私泄露;同时,还应兼顾防范P2P行业所存在的条款误导、信贷歧视以及不当催收债务等与传统融资渠道相类似的风险,以全面维护平台客户的合法权益。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P2P network loan, the lender is faced with the borrower default and the operation risk of the network loan platform, while the borrower faces the risk of privacy leakage and other similar to the traditional financing channel. An ideal legal regulation model of P2P network loan should be to provide sufficient protection for lenders and borrowers while not restraining the continuous innovation ability of P2P network loan industry. In the aspect of protecting the interests of lenders, we should focus on solving the problem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between lenders and borrower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risk of borrowers defaulting, and at the same time, aiming at the special problems of alienation of P2P platforms in China. Risks to the lend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arising from the operation of the platform across the border shall be prevented. With regard to the protection of borrowers' interests,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prudential obligation of P2P platforms to collect, use and manage the borrower's personal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disclosure of the borrower's privacy;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platform customers, we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risk of misguided terms in P2P industry, credit discrimination and improper debt collection, which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traditional financing channels.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成都金融街企业家协会;
【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法研究中心年度规划项目“四川省P2P网贷平台的风险及其法律规制”(编号:SC13E062)的资助
【分类号】:D922.28;F724.6;F83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柴珂楠;蔡荣成;;美国P2P网络借贷监管模式的发展状况及对中国的启示[J];西南金融;2014年07期

2 孙从海;李慧;;互联网金融下网络借贷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分析[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4年04期

3 李先玲;;P2P网络借贷平台倒闭原因的实证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5年03期

4 霍伟东;王明彬;;互联网金融:平衡监管与创新——基于P2P网贷平台的视角[J];西南金融;2015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会娟;;P2P网络借贷中出借人的投资策略[J];金融论坛;2014年10期

2 王会娟;廖理;;中国P2P网络借贷平台信用认证机制研究——来自“人人贷”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04期

3 肖曼君;欧缘媛;李颖;;我国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排序选择模型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5年01期

4 郭海凤;陈霄;;P2P网贷平台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J];金融论坛;2015年02期

5 李霞;;我国P2P网贷平台运作模式及法律风险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5年08期

6 叶亮;;我国P2P网络借贷的法律风险解析及监管应对[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7 庄雷;赵天骄;黄玲;;小微企业网络融资机制效率分析——基于“人人贷”的实证分析[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8 张正平;胡夏露;;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文献述评[J];华东经济管理;2013年09期

9 陈霄;;民间借贷成本研究——基于P2P网络借贷的实证分析[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4年01期

10 冯俊文;高瑞琼;;P2P网络借贷研究综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万校基;网络借贷(P2P)平台的成长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云龙;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的羊群效应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2 姜岩;P2P网络信贷中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评估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3 曹玲燕;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互联网金融风险评估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4 康欣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启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5 王旭;我国P2P网络借贷规范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6 彭明明;P2P网络贷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7 朱浩;社会资本对网络借贷行为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8 陆明明;我国互联网金融典型模式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3年

9 罗栩;我国P2P网络借贷的法律风险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10 曾良银;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巴曙松;杨彪;;第三方支付国际监管研究及借鉴[J];财政研究;2012年04期

2 曾刚;;积极关注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及发展——基于货币金融理论视角[J];银行家;2012年11期

3 陈林;;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研究[J];南方金融;2013年11期

4 陈霄;丁晓裕;王贝芬;;民间借贷逾期行为研究——基于P2P网络借贷的实证分析[J];金融论坛;2013年11期

5 莫易娴;;互联网时代金融业的发展格局[J];财经科学;2014年04期

6 魏鹏;;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研究[J];金融论坛;2014年07期

7 谢平;邹传伟;刘海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J];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08期

8 尹志超;甘犁;;信息不对称、企业异质性与信贷风险[J];经济研究;2011年09期

9 洪正;王万峰;周轶海;;道德风险、监督结构与农村融资机制设计——兼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J];金融研究;2010年06期

10 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新捷;借款人下落不明能否起诉[J];农村新技术;2004年09期

2 ;借款人下落不明怎么办[J];农村新技术;1994年10期

3 江文;借款人被判刑怎样讨回欠款[J];广西农业机械化;1996年05期

4 李;;慎当“好心”借款人[J];现代营销;1997年09期

5 ;为借款人存款是否认定为还款行为?[J];民主与法制;2010年21期

6 付静;;借款人死亡后,谁来偿还借款?[J];妇女生活;2011年02期

7 门吉生;;别人借钱时咋办[J];农业知识;2000年09期

8 江选兴;;借款人死后应由谁偿还债务[J];农家之友;1996年10期

9 ;借条受损如何认定借款人是否还款?[J];民主与法制;2010年20期

10 赵云昌;;官司赢了也不能擅自处置查封物品[J];农村百事通;2011年2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国传;房贷勿忽视借款人“年龄”风险[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2 记者 朱桂芳 通讯员 蒲觉敏;父母子女可接力还房贷[N];南方日报;2006年

3 朱莉 顾海萍;两代人共同还款轻松又省力[N];上海证券报;2006年

4 代萤;借款人可在毕业6年内还清[N];昆明日报;2008年

5 屈庆东 王璐璐 郭韦韦;借名贷款纠纷应因案施治[N];人民法院报;2012年

6 记者 张建;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今起调整[N];大连日报;2013年

7 记者田丽;四百万借款人信息可查询[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8 本报记者  柴元君;不得变相放宽房地产借款人审核标准[N];上海证券报;2006年

9 蔡胜明;资产保全“三步走”[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10 湖北省郧县信用社 朱江;乡村妇女贷款有点“烦”[N];农民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福林;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牛路辰;借贷声誉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起;信贷市场上借款人信用管理研究——借款人的主动违约及其激励约束[D];河北大学;2001年

2 杨柳;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借款人风险评估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3 周艳;论借款人的权益保护[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4 张潍;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借款人利益法律保护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5 安帮勇;贷款承诺的费率结构与定价[D];武汉大学;2005年

6 丁婕;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及借款人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7 姜岩;P2P网络信贷中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评估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8 陈昊洁;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徐雅昕;个人住房抵押借款违约风险实证研究及贷前控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10 袁萍;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142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20142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f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