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基于利润空间模型的保障房政策建议——以北京市为例

发布时间:2018-07-30 08:19
【摘要】:本文从住房供需关系入手,以适宜房价收入比为约束,运用利润空间拟合供需函数,模拟房屋交易最优供给与价格,分析了北京市住房供应现状,并且核算了保障性住房受益群体的平均家庭总收入范围。以2013年的北京市保障房供应量,2011年的居住人口计算,若单依靠政府供应保障性住房,仅解决户籍内人口的住房问题就需要至少10年,若考虑暂住人口要全面解决住房问题需要时间至少翻一番,所以政府增加房屋的有效供给成为当下解决住房问题的关键。本文的建议是:北京市应大量供应保障性住房,暂时实施只租不售的住房政策,快速解决住房需求;在保障供给的前提下,为缓解资金压力,可逐步出售廉租房,出售价格可基于利润空间模型模拟,这样能有效防止出现大量"夹心层"。住房总供给量越高,廉租房的交易价格与商品房的交易价格差距越小,当二者相等时,政府无需再提供保障房,住房市场趋于稳定。
[Abstract]: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using supply and demand, taking the ratio of house price and income as the constraint, applies profit space to fit the func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simulates the optimal supply and price of housing transaction, and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ousing supply in Beijing. It also calculates the range of the average family income of the benefit groups of the indemnificatory housing. Based on the indemnificatory apartment supply in Beijing in 2013 and the resident population in 2011, it would take at least 10 years to solve the housing problem of the registered residents only if they rely on the government to supply affordable housing. It will take at least twice as long to consider the temporary population as a comprehensive solution to the housing problem, so increasing the effective supply of housing by the government is now the key to solving the housing problem. The suggestions of this paper are: Beijing should supply a large number of affordable housing, temporarily implement the housing policy of only renting and not selling, and quickly solve the housing demand; in order to ease the financial pressure, low-rent housing can be sold step by step under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supply. The sale price can be simulated on the basis of profit space model, which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sandwich layers". The higher the total housing supply, the smalle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ansaction price of low-rent housing and that of commercial housing. When the two prices are equal, the government does not need to provide indemnificatory apartment, and the housing market tends to stabilize.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F29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义;;房价收入比的修正及其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3年11期

2 秦虹;;廉租房是住房保障政策体系的基础[J];中国金融;2007年1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伟书;张领先;傅泽田;任晰;;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8期

2 杜锋;程温莹;程艳茹;石友香;;对生活垃圾焚烧产物中重金属的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9期

3 王虹;三资企业财务分析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S1期

4 曹正进;;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与规律[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高勇;;改革开放30年北京阶级阶层结构的变迁[J];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6 汪建强;;我国廉租房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国畅;;城市重新定位与房价上涨的实证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9期

8 顾朝林;刘晓斌;袁晓辉;王颖;胡伶倩;郝银燕;李阿琳;郭婧;姚瑶;王春丽;杨利平;王霞;;建设北京世界城市视角下的环首都圈发展规划研究[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2年01期

9 张生玲;林永生;;北京市能源供求分析与对策[J];城市问题;2009年09期

10 刘晓宇;周素霞;夏训峰;席北斗;张颖;纪丹凤;顾雨;冯雪华;;北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方法的比较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附录:回首“2009城市国际化论坛”[A];城市安全:首都国际化进程研究报告[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汉宗;农民工群体的内部差异:社会流动与社会网络[D];武汉大学;2011年

2 李允;中国大都市保障性住房政策实施的困境与出路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3 张梅;全球生产网络、贸易结构与国内工资差距:影响机制和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08年

4 郭艳红;北京市土地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朱明皓;城市交通拥堵的社会经济影响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6 陈凌云;中国城市住宅的政府规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磊;北京园林植物景观地域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李文苗;低碳旅游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一铭;我国廉租房制度法律问题探析[D];复旦大学;2010年

4 李莎;北京城镇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5 孙娜;吉林省保障性住房运行模式研究[D];吉林建筑工程学院;2010年

6 余慧娟;基于产业结构的北京市城市配送体系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0年

7 杨斯绮;廉租房保障体系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宫洁丽;环首都健康产业开发可行性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1年

9 徐嘉阳;基于需求的公共租赁房供应机制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10 郑照宁;县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郭戬;方幼君;朱邦耀;;房价收入比指标因子的选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9期

2 张清勇;;房价收入比的起源、算法与应用:基于文献的讨论[J];财贸经济;2011年12期

3 陈然方;;当前上海房价收入比状况分析——兼论上海房价的未来走势[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年11期

4 吕江林;;我国城市住房市场泡沫水平的度量[J];经济研究;2010年06期

5 彭向峰;李智;颜涛;;基于公平角度的房价合理性研究——以江苏某市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02期

6 苏多永;张祖国;;房价收入比研究现状及发展改进——基于上海房地产市场的经验分析[J];科学与管理;2009年01期

7 孙小素;;我国商品房价格合理性分析[J];理论探索;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1月内存[J];北京房地产;2006年02期

2 邹毅;刘力;;两限房和保障房,能否成为未来房价的冷凝器?[J];城市开发;2007年Z1期

3 肖重斌;;京城房市走向微利时代?[J];中国经济快讯;2002年50期

4 高唱;;对北京经济适用房政策调整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年14期

5 ;北京市首次追回骗购经济适用房[J];领导决策信息;2007年15期

6 孙春艳;;北京保障房购房难[J];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01期

7 陈晓舒;;北京保障房缩小覆盖[J];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42期

8 邹毅;;北京:“涨”势有因[J];招商周刊;2006年08期

9 陈红梅;黄石松;;落实配套政策 推进“两个一千万工程”[J];北京规划建设;2007年04期

10 张高攀;;基于旧城改造背景下的经济适用房模式选择——以北京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红;杨树红;;北京地区住宅室内空气干湿状况及相关能耗调查[A];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第十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钱七虎;郭东军;陈志龙;;关于缓解北京交通拥堵问题的探讨——城市地下物流系统[A];钱七虎院士论文选集[C];2007年

3 ;首批中医骨伤名师——吴定寰[A];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二次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李雪瑞;王秀兰;冯仲科;;基于TM影像的北京城市扩展研究[A];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C];2009年

5 马静;柴彦威;;休息日与工作日居民购物时空间决策因素及差异比较[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孙琳;;北京市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筛查结果初步报告[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7 许德明;;北京市酒仙桥地区猝死117例分析(摘要)[A];全国首届急诊医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8 姜庆寰;修济刚;郭大庆;宋伟;洪少峰;;《北京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编制与审定[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9 陈同顺;;北京市商品住宅价格评判及对策[A];课题研究报告与论文选编(1995年-2000年)[C];2000年

10 赵莉;;北京市外来人口肺结核病分析[A];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大会学术报告[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一戈;寒冷的一天[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2 余翔;保障房分配能否采用更好方式[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3 记者 谭剑 孙英威;楼市解冻与保障性住房供应可以双赢[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见习记者 张乐;保障房分配:为何正打歪着?[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5 郭晓军;北京市发改委建议加强房价调控[N];民营经济报;2006年

6 李军晶;建3600万套保障房须多方合力[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龙飞;广州保障房大跃进[N];中国经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宋俊洁;保障房进行时[N];中国房地产报;2010年

9 记者 潘建 编辑 王晓华;深圳保障房暂无缘新利好[N];上海证券报;2010年

10 张遇哲;从法律维度审视“没收违建房作为保障房”[N];建筑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媛;北京明清祭坛园林保护和利用[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2 彭剑波;公共生态空间私用化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3 韩金峰;社会保障系统运行模式及效率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苏腾;规划政策的系统动力学分析[D];清华大学;2009年

5 马光红;社会保障性商品住房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胡艺;基于空间模型的小概率地理健康事件生态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7 夏林茂;北京市“控规调整”中的技术与政治性因素分析[D];清华大学;2005年

8 李莲芳;北京市地表水体污染评价与控制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9 刘刚;北京市开发区土地资源开发与微观治理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10 董雪玲;北京市大气颗粒物中有机污染特征及来源判识[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松岩;北京市经济适用房非均衡发展特征及对策分析[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高阳;北京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3 陶然;北京市经济适用房的非均衡程度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4 李杰;北京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曹勇;国家机关住房出售价格评估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佟艳娜;北京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尤琴;我国城市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白琳;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的北京市城镇住房保障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9 陈晓维;经济适用房共有产权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姜中耀;巴彦淖尔市经济适用房制度运行情况及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543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21543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3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