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江苏省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23 08:17

  本文关键词: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京农业大学》 2008年

江苏省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陆美娟  

【摘要】: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成为经济的核心,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当金融因素的作用受到限制时,经济增长必然遭遇资本投资不足和金融资源低效配置的约束。农业金融是以信用手段动员、配置和管理涉农金融资本运行的活动,是农业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核心。以市场化和产业化为导向的农业转型发展,要求广泛而有效率的信用活动和金融运行,以保障持续增加的资本投入和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毫无疑问的是,我国现阶段的农业仍具有显著“产融弱质性”,面临严峻的资本形成不足、发展资金短缺的困境。这必然形成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严重制约。农业金融支持对改善农业弱质肩负着无可替代的重任,成为推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性机制途径。 在江苏省农业转型发展的进程中,江苏金融体系表现出一定的“农业产业歧视”,这使得转型发展中的江苏农业在社会金融资源的“配置博弈”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从长期看这种格局将影响江苏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战略的实现。因此,正确认识和保障转型发展中的江苏农业,就必须从发展战略的高度,设计金融支持江苏农业转型发展的方案框架并提出政策建议。本文将对江苏农业转型发展中金融支持的作用机制、方案框架及对策建议等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并试图建立金融支持推进转型期江苏农业增长的理论框架,这对我省金融业的发展和农业增长不仅具有现实的政策含义,而且将会促进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问题的理论研究。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基础上,分七个部分对全文进行展开: 第一,金融支持农业转型发展的理论探讨。本部分将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作必要的回顾,包括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理论、肖和麦金农的金融深化理论、希克斯的产业成长理论以及关于农业增长理论的相关研究。本部分的探讨将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第二,本章分析江苏农业转型发展过程的本质、初始条件、导向及其模式选择。江苏农业转型发展是内含多元变迁和多重转型的过程,其“产融弱质”的发展特征决定金融支持成为推进江苏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一种战略性机制与路径。 第三,本章对江苏省农业转型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现状做了简要的概述,同时针对江苏省三大区域的金融支持现状分别作了简要分析,指出三个区域之间农业转型发展中金融支持力度存在的差异。 第四,本章以江苏省为例通过面板数据分析金融支持与江苏农业增长之间的作用机制,解读两者之间发生作用的基本条件和影响因素,并揭示两者之间的传递途径,为提出相宜的宏观经济政策及建议以促进两者良性互动发展奠定基础。 第五,本章主要从金融需求的角度分析经济转型最早的江苏农户与农村企业借贷存在的约束性因素。同时通过对金融需求主体农户、中小企业以及龙头企业分析了江苏省农业转型发展中金融支持的必要性,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对农户、农村企业的贷款意愿、贷款渠道、贷款目的、贷款偿还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微观角度实证检验金融机构对农户的金融信贷和个体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程度。 第六,本章从金融供给的角度分析江苏省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其中主要从江苏的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村发展的金融支持来考察江苏金融市场的供给状况。正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业合作性金融机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农业商业性金融机构,具体而言就是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这些金融机构构成了江苏农村金融供给的主要来源。 第七,金融支持江苏农业转型发展的方案框架和政策建议。本章在以上各部分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分析基础上构建金融支持江苏农业转型发展的方案框架,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农业转型发展过程中金融支持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就江苏省农业转型发展的本质而言,它是用一种新的、先进的、效益更高的农业制度替代现有的这种旧的、落后的、效益底下的农业制度的过程。在内涵的界定上,江苏省农业转型发展可被界定为一个“市场化、社会化、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现代农业的形成过程。 (2)本文对江苏省农村金融支持与农业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其结论如下:江苏农村金融的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应努力推动江苏农村金融的发展。当然,两者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不能为了发展农村金融而发展农村金融,而应从发展农村经济的角度出发去发展农村金融,而农村经济的增长则会进一步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农业投资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但影响程度较小,在加大农业投资的同时,应该努力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充分的利用。此外鉴于市场类型特征不同,利率作用机制不同,在制定宏观政策时应考虑到农村经济发展的特殊性。 (3)农业金融支持对改善农业弱质肩负着无可替代的重任,成为推进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性机制。江苏省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完全的市场机制在农业领域的不完全适应性,农业金融不仅仅具有经济职能,同时具有鲜明的社会功能和政策取向。充分发挥农业金融支持效应,必须从完善农业金融体系与结构、改进农业金融治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制定并协调农业金融政策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深化。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327;F832.7
【目录】:

  • 摘要8-11
  • ABSTRACT11-14
  • 1、引言14-19
  • 1.1、研究背景与意义14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14-16
  • 1.3、研究框架16
  • 1.4、研究内容16-18
  • 1.5、研究的创新与不足18-19
  • 2、农业金融支持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19-27
  • 2.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农业发展理论19-21
  • 2.2、发展经济学的农业发展理论21-22
  • 2.3、西方经济学的金融发展理论22-26
  • 2.4、小结26-27
  • 3、江苏省农业经济转型的概述27-50
  • 3.1、江苏省农业转型发展的本质和内涵界定27-30
  • 3.2、江苏省农业转型发展的基本导向与初始条件30-36
  • 3.3、江苏省农业转型发展的总体判断36-49
  • 3.4、小结49-50
  • 4、江苏省农业转型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现状分析50-58
  • 4.1、江苏省金融支持的概述50-51
  • 4.2、江苏省金融支持的必要性51-52
  • 4.3、苏南金融支持的现状分析52-54
  • 4.4、苏中地区金融支持的现状分析54-56
  • 4.5、苏北金融支持的现状分析56-57
  • 4.6、小结57-58
  • 5、江苏省金融支持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13市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58-66
  • 5.1、引言58-59
  • 5.2 统计数据和描述性分析59-60
  • 5.3、研究方法和模型设定60-61
  • 5.4 结果与分析61-64
  • 5.5 小结64-66
  • 6、江苏省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需求分析66-84
  • 6.1、需求的基本涵义66-67
  • 6.2、江苏省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需求主体分析67-82
  • 6.3、影响江苏省农业转型发展金融需求的因素分析82-83
  • 6.4、小结83-84
  • 7、江苏省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供给分析84-92
  • 7.1、供给的基本涵义84
  • 7.2、江苏省农业金融支持的供给现状84-87
  • 7.3、江苏农业商业性金融支持的主体构建87
  • 7.4、江苏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融资渠道87-88
  • 7.5、江苏省农业转型金融供给主体—农村信用社88-90
  • 7.6、江苏农业金融支持供给不足现状的主要因素90-91
  • 7.7、小结91-92
  • 8、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92-96
  • 8.1、研究结论92-93
  • 8.2、政策建议93-96
  • 参考文献96-101
  • 致谢101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悦;;农业功能区建设与发达地区农业转型分析——以温州市乐清仙溪镇为例[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1期

    2 韩先聪;关键是提高组织化程度——关于加快农业转型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1999年11期

    3 任耀飞;樊志民;朱宏斌;;近代农业转型与自开商埠研究——从农史视角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杜阳;关于金融支持企业改革发展的几点选择[J];国有资产管理;1998年12期

    5 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南平市分行课题组;当前货币政策效应分析及金融支持研究[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6 胡宗亘;购房者能否获得更大的金融支持[J];中外房地产导报;1998年11期

    7 李双玫;论扩大内需中的金融支持[J];江汉论坛;2000年12期

    8 殷孟波;西南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J];经济学家;2000年04期

    9 谭文君,辛积金;金融支持西部大开发的着力点选择[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0年07期

    10 ;为新的“翻两番”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J];福建金融;200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俊;牛永涛;;对强化西部大开发金融支持的几点思考[A];大开发探索——西部大开发青海大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樊端成;;新型工业化与广西农业转型[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3 李九旭;刘春华;孙立冰;孙丽华;;东营视角:稳健货币政策下金融支持“黄蓝”两大战略实施的现实选择[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4 ;北京市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工程简介[A];2003北京中小流通企业服务年会专刊(2)[C];2003年

    5 鲁靖;蔡则祥;;金融支持弱势群体的外部效应与制度安排[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中)[C];2007年

    6 张君生;;县域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及金融支持的调查研究[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李波;;对萍乡市城市转型的调查与思考[A];《武汉金融》2010年第12期[C];2010年

    8 中国人民银行鹰潭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安月婷;;关于鹰潭市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调查与思考[A];《武汉金融》2010年第12期[C];2010年

    9 谢妍;;科技期刊的发展亟待金融支持[A];超越平凡——2004'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文萃[C];2004年

    10 祖洪涛;;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径选择[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凤镇党委 尹强;[N];大庆日报;2008年

    2 张珂 杨永杰;[N];山东科技报;2010年

    3 中共浙江省农业厅党组;[N];浙江日报;2010年

    4 本报特约记者 贾敏;[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0年

    5 记者 缪亚平;[N];昆明日报;2010年

    6 记者 张新国 通讯员 邓尧忠 欧阳友忠;[N];湖南日报;2010年

    7 王晓光;[N];山西日报;2010年

    8 通讯员 张夏 孙利国;[N];济宁日报;2011年

    9 通讯员 张夏 孙振国;[N];济宁日报;2011年

    10 记者 赵丹;[N];嘉兴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武民;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张道平;四川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陆美娟;江苏省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4 谢沛善;中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李伟;中小企业发展与金融支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刘红林;发展循环经济中的金融支持作用与优化机制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7 林威;中小企业发展与金融支持[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永龙;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家寿;壮族区域经济开发的金融支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10 张兴胜;中国经济转型中的金融支持政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兴火;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对策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3年

    2 况伟;重庆对外贸易发展的金融支持相关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3 傅进;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4 陈龙;关于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叶志慧;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金融支持[D];吉林大学;2004年

    6 马欣;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7 邓雪芳;关于对澳门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之探讨[D];暨南大学;2000年

    8 杨彬彬;日本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刘群;山东省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10 李巧莎;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启示[D];河北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44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2244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f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