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住房保障准入与退出的香港模式及其对内地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9-02-18 18:58
【摘要】:香港住房保障准入程序包括受理、初审、再审和配屋等阶段,再审不仅能够证实和证伪初审结果,而且能够根据申请者家庭状况的变化取消资格或加快配屋。在住房保障准入条件上,申请者的住房状况、收入状况和其它资产状况均有严格标准。在公屋退出和居屋退出方面,分别有不同方式和相应规定。香港住房保障在"申请受理"、"准入轮候"、"住户跟踪与退出"、"信息公开与共享"以及"违规惩罚"等方面的做法或经验值得内地借鉴。
[Abstract]:The admission procedure of housing security in Hong Kong includes the stages of acceptance, first instance, retrial and housing allocation. Retrial can not only prove and falsify the results of the first instance, but also disqualify or accelerate the alloca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the applicant's family situation. In the housing security access conditions, the applicant's housing status, income status and other assets have strict standards. In the exit of public housing and HOS exit, there are different ways and corresponding requirements. The practices or experiences of housing security in Hong Kong in such aspects as "application acceptance", "admission waiting", "household tracking and withdraw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sharing" and "punishment for violation of regulations" are worth learning from the mainland.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
【基金】:中山大学“985工程”三期项目“香港公屋制度与公屋管理研究”
【分类号】:F29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坤;王泽森;;香港公共房屋制度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1期

2 梁绍连;杜德斌;;我国住房保障政策公平性的缺失[J];城市问题;2007年11期

3 苏枫;;2011最受关注10大焦点民生问题[J];小康;2011年12期

4 刘祖云;吴开泽;;香港公屋管理出现的问题及对内地的启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成华;香港经济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珂;洪开荣;;引入第三方组织的住房保障利益主体行为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王慧琳;;公共租赁住房退出机制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0期

3 彭建林;;公共租赁住房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4 曾慧敏;;我国城镇廉租房制度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宗跃光;吴立群;王波;;城市廉租房建设规模的对策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6期

6 郑思静;;论经济适用房的基本法律问题——基于物权变动理论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17期

7 陆少妮;马彦琳;;城市住房夹心层问题分析[J];中国房地产;2011年20期

8 王英;许娜;段继红;;公租房监管问题研究[J];中国房地产;2012年10期

9 刘佳燕;万旭东;;借鉴香港经验谈租赁型公共住房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北京规划建设;2007年06期

10 章光日;;大城市地区规划建设的国际(地区)比较研究——北京与新加坡、香港[J];北京规划建设;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东辉;中国公租房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周新宏;城中村问题:形成、存续与改造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7年

3 汤跃跃;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公平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程益群;住房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胡杰成;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高成华;香港经济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张祚;公共商品住房分配及空间分布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8 廖希飞;我国公共住房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张齐武;城市住房援助政策评估与仿真实验[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10 谭禹;保障性住房供给缺失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辉;香港股票市场管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2 王燕;;香港回归以来中国内地关于香港问题的研究述评[J];北京党史;2007年04期

3 王福成;香港经济运行机制初探[J];北京商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4 付强;;当前香港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金融形势分析[J];数据;2009年02期

5 王魁才;漫谈香港经济(续)[J];商业研究;1989年08期

6 章玉贵;;香港的比较优势、发展瓶颈与经济复兴[J];商业研究;2006年14期

7 苏发金;;香港特区政府控制房地产价格的经验与启示[J];商业研究;2007年06期

8 王志峰;;香港银行业监管制度变迁研究与借鉴[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9 刘学功;;走信息高科技产业之路——论香港产业结构转型[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方和荣;;我国公共租赁房政策的实践与探索——以厦门、深圳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曲力秋;[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崔竹;城镇住房分类供应与保障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亦;;香港,好在有公屋[J];沪港经济;2011年09期

2 孙福金,孙晓刚;致力于营建和谐安乐的居室——香港政府公屋管理考察及其借鉴[J];特区经济;1992年04期

3 路雨;香港终止公屋世袭制[J];中外房地产导报;1998年06期

4 吴木銮;;香港公屋住着谁[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1年12期

5 佘立中;关于香港改进公屋建设措施的几点思考[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6 吴佩佩;;借鉴香港公屋经验,完善廉租房准入与退出机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08期

7 蔡利标;;香港公屋政策及启示[J];粤港澳市场与价格;2007年12期

8 韩继东;;香港公屋政策与财政运营[J];中国财政;2008年20期

9 ;公屋计划与房价的博弈[J];中国城市经济;2008年02期

10 曾垂兰;;香港公屋制度发展的一些启示[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8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人大报道组;建公屋助低收入者有其屋[N];广州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黄拯;香港公屋经验 内地能否借鉴[N];人民日报;2010年

3 本报特约记者 乐天;香港公屋“上楼”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4 本报记者 张昌辉 通讯员 谢奕;香港“公屋”政策走在十字路口[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5 张昌辉;香港“公屋”政策能给我们哪些参照[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6 特约记者 洪馥怡;公屋老太与港房委会的最后对决:领汇命运依然悬疑[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7 贾文;香港的公屋制度[N];中国改革报;2006年

8 赵进;香港公屋建设样板[N];中国联合商报;2007年

9 刘韬;温暖大派送[N];人民日报;2007年

10 刘韬;半数港人受益公营房屋[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栋;香港的公屋制度及其金融支持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2 张凌敏;“长远房屋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海刚;香港公屋设计特色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王子昱;香港公屋的建筑设计特点及其对深圳公共租赁住房启示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5 周逸骏;香港公屋住区外部空间的发展演变及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易乔;广州市“万汇楼”开放式廉租住房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夏素莲;香港住房保障制度研究及其对大陆的启示[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8 张静;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9 郑慧开;湖南省廉租房管理体系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10 刘学良;欧美混合居住政策的效应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261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24261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3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