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评私人银行部门开展家族信托业务

发布时间:2019-02-19 18:59
【摘要】:正家族信托指金融机构受个人或家族的委托,以实现高净值客户的财富规划、传承和隔离为目标,代为管理、处置客户家庭财产的制度安排。由于家族信托能够更好地帮助高净值客户实现财富传承和破产隔离的目标,正逐渐被中国富豪认可。目前,在中国内地至少已经有5家金融机构推出家族信托计划,这包括平安信托、招商银行、北京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私人银行等,而兴业银行的家族信托业务也在积极筹备中。但是,目前国内家族信托业务能实现的财产类别仅是金融类资产,国外应用最广泛的股权和不动产等资产还未能在国内的家族信托业务中实现。由于国内的私人银行通常归属于某商业银行母体,信誉良好且产品
[Abstract]:Positive family trust refers to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entrusted by individuals or families to realize the wealth planning, inheritance and isolation of high net worth clients, and to manage and dispose of the clients' family property on their behalf. As family trusts are better able to help high-net-worth clients achieve wealth inheritance and bankruptcy segregation, they are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by wealthy Chinese. At present, at least fiv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mainland China have launched family trust schemes, including Ping an Trust, China Merchants Bank, Bank of Beijing, Bank of China and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private banks, etc. And Industrial Bank's family trust business is also actively in preparation. However, at present, only financial assets can be realized in the domestic family trust business, and the most widely used assets, such as equity and real estate, have not been realized in the domestic family trust business. Because domestic private banks usually belong to the parent of a commercial bank, good reputation and products
【作者单位】: 兴业银行私人银行部专家支持处;
【分类号】:F832.2;F832.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帕特瑞克·斯太尔;;家族企业的品牌长青术[J];21世纪商业评论;2010年04期

2 苏小虎;;家族企业的信任缺失[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年07期

3 潘必胜;乡镇企业中的家族经营问题——兼论家族企业在中国的历史命运[J];中国农村观察;1998年01期

4 周长聚;浅析中华文化与家族企业的发展特点[J];上海企业;1999年12期

5 王京安,欧晓明;重新认识家族经营[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潘峰,韩宏明;民营企业家族化现状及利弊分析[J];计划与市场;2002年10期

7 徐泰玲;家族企业创新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S1期

8 曹祥涛,郭熙保;社会资本与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谷峰,由建勋;家族企业优化治理结构的策略[J];乡镇企业研究;2004年02期

10 沈晓笑,丁宪浩;乡村家族企业及家族式治理模式优劣势分析[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磊;杨鲲鹏;邢欣;;家族企业组织演进的进化博弈模型[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张建民;任玲;;改革单一按资分配制度是家族企业实施人才战略的突破口——兼论按要素分配是家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3 沈欢欢;;中国私人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品牌建设[A];“中国入世10周年——全面开放与走向国际的中国银行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韩晓舟;万国强;;辽宁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现状分析[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黎文靖;黄琼宇;程敏英;魏明海;;家族企业的政治关联如何影响盈余质量?——来自中国家族企业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江金锁;;审计意见影响上市家族企业的银行贷款吗?[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拓展信托业生存空间[A];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广东金融强省建设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辛金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对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基于上市家族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吴景平;何旭艳;;抗战时期的上海华商信托业[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10 史煜筠;;家族企业社会资本传承和传承绩效关系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潘红敏;唐志宏:私人银行应以顾问咨询为主[N];证券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金苹苹;顾问咨询应当是私人银行主要模式[N];上海证券报;2008年

3 ;金融机构争设私人银行[N];财会信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李涛;内部治理是家族企业共同难题[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5 记者 陈丹;省政协委员建议武汉开私人银行[N];长江日报;2009年

6 记者 林建伟 通讯员 汪洋 杜锋 陈R,

本文编号:24267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24267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0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