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聚类的绿色住宅区全寿命周期经济效益评价
【图文】: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为城市人口提供足够的住房、水、电、卫生医疗等基本设施和服务的压力越来越大,人居问题日益严重。正是由于人居问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 1985 年 12 月 17 日第 40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 10 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为“世界人居日”,每年为其确定一个主题,以唤起人们对人类居住环境和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等基本权利的关注。并从1989 年起,联合国还创立了“联合国人居奖”,鼓励和表彰为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做出杰出贡献的政府、组织及个人TTPP[1]。为了满足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国进行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乡建设。2002 年~2011 年,中国城镇房屋年施工面积由 18.997 亿平方米扩大到 91.706 亿平方米,其中住宅所占的比例基本上都在53%以上;房屋年竣工面积由 9.302 亿平方米扩大到 22.602 亿平方米,其中住宅占到 45%到 64%[2]。2002 年-2011 年我国城镇施工、竣工面积如图 1-1 所示(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12)。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984.12;F299.23;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尤天慧,樊治平;区间数多指标决策的一种TOPSIS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2002年09期
2 王治宪;金萃;;关于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分析与思考[J];电力学报;2008年02期
3 任德瑜;耿彦军;宋月真;薛秀丽;;浅议工程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J];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01期
4 刘煜,迪奥.普若萨德;当代绿色生态建筑评价方式综述[J];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02年04期
5 范西宁;;世界银行农业项目技术可行性研究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农业大学学报;1992年S1期
6 朱基木,余正环,韩天祥;用全寿命周期成本方法对新建机组额定参数的选型决策[J];华东电力;2004年11期
7 朱建国;鞠洪海;;建筑工程全寿命成本控制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8 刘慧;张蕊;李忠富;;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费用—效益分析[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8年06期
9 胡慧琼,张卓;建筑产品全寿命周期资源优化与绿色管理原则[J];商业经济;2004年12期
10 夏巍;赵延龙;;浅析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和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对比与应用[J];基建优化;2007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董士波;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2 王恩茂;基于全寿命周期费用的节能住宅投资决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帅;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寒冷地区节能住宅经济效益评价[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2 曲征;我国绿色住宅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立平;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开发与评价[D];重庆大学;2004年
4 杨洁;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信息管理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5 李翠凤;灰色系统建模理论及应用[D];浙江工商大学;2006年
6 侯玲;基于费用效益分析的绿色建筑的评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7 张丽;商品住宅全寿命周期费用模型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8 李兆亮;基于LCC的建筑可持续设计及其对限额设计模式的改善[D];天津理工大学;2007年
9 张惠新;城市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建设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10 夏虹;房地产开发项目寿命周期成本分析与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617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2561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