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财税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0 14:12
【摘要】: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美好愿望。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住房属人类最基本、最原始的生理需求范畴。随着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商品房价格飞速上涨,住房已经成为影响民众幸福指数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中低收入阶层,房价上涨速度远远高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1年《经济蓝皮书》,目前中国有85%的家庭没有能力购买住宅。对于中低收入群体,特别是贫困群体来说,住房消费能力不足,没有政府的介入,单纯依靠市场,非但不能解决住房市场长期供应不足的问题,资本逐利的负效应还造成住房市场的紊乱。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政府必须要保障中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权。因此,建立和完善中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性住房制度,是对市场机制的必要补充,也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税政策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与分配的一种重要手段,保障性住房资金的筹措主要靠财税政策的支持与投入,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问题是财税政策应有之义。本文从理论出发,对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制度进行分析和思考。从研究当前的保障性住房的实施现状入手,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借鉴典型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做法,总结对我国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启示意义,同时提出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财税政策建议。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第二部分:保障性住房的相关理论研究。主要介绍了保障性住房相关概念、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理论依据,如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等。 第三部分: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在追寻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现状和问题,同时分析了保障性住房财税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经验借鉴。文章分别对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保障性住房制度实施及发展情况做了介绍,并分析了可供借鉴之处。 第五章:政策建议。文章从完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杠杆作用、合理界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及财权、完善土地出让金制度、完善相关的保障性住房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图文】:
004 8837.0 606.39 47949 4257 404.22 49.75 2608 1482005 10860.9 519.18 55185 3513 368.25 28.73 2937 1655006 13638.4 696.84 64403 4379 400.53 33.80 3119 1729007 18005.42 820.93 78796 4810 440.12 35.66 3645 1754008 22440.87 970.91 83642 5622 493.92 35.38 3576 1929009 25613.69 1134.08 93298 5355 554.89 39.84 4459 2314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10 年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10图 3-2 经济适用房完成投资额比例通过图 3-3 可以看出,经济适用房的开发规模在整个房地产开发规模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偏低,2006 年到 2009 年比例一直保持在 6%左右,而中国经济适用房的消费主要群体——中低收入阶层占总人口的比例在 70%左右,是个巨大的群体。由此可知,经济适用房的开工比例仅占商品房开工比例的 6%左右,这个比例下的经济适用房是远远不能够满足广大中低收入者的需求的。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93.3;F812.0
本文编号:2607647
【图文】:
004 8837.0 606.39 47949 4257 404.22 49.75 2608 1482005 10860.9 519.18 55185 3513 368.25 28.73 2937 1655006 13638.4 696.84 64403 4379 400.53 33.80 3119 1729007 18005.42 820.93 78796 4810 440.12 35.66 3645 1754008 22440.87 970.91 83642 5622 493.92 35.38 3576 1929009 25613.69 1134.08 93298 5355 554.89 39.84 4459 2314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10 年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10图 3-2 经济适用房完成投资额比例通过图 3-3 可以看出,经济适用房的开发规模在整个房地产开发规模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偏低,2006 年到 2009 年比例一直保持在 6%左右,而中国经济适用房的消费主要群体——中低收入阶层占总人口的比例在 70%左右,是个巨大的群体。由此可知,经济适用房的开工比例仅占商品房开工比例的 6%左右,这个比例下的经济适用房是远远不能够满足广大中低收入者的需求的。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93.3;F812.0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灿;;浅谈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财税政策的完善[J];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1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曼曼;我国保障房融资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076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2607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