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不确定下中国股市与宏观经济相关性的非对称效应研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毛前友;;中国股票市场的非对称波动——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当代财经;2010年08期
2 张宇飞;马明;;中国证券市场预期特质性波动率影响定价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3年04期
3 刘骏民,伍超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模型——对我国当前股市与实体经济关系的一种解释[J];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4 位志宇;杨忠直;;经济增长与股价波动的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香港的证据[J];金融研究;2007年03期
5 董直庆;王林辉;;我国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波动关联性:基于小波变换和互谱分析的对比检验[J];金融研究;2008年08期
6 林建浩;王美今;;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大稳健”——时点识别与原因分析[J];经济学(季刊);2013年02期
7 赵振全,张宇;中国股票市场波动和宏观经济波动关系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06期
8 高铁梅;李颖;梁云芳;;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周期波动呈U型走势——利用景气指数和Probit模型的分析和预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凌云;从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看中国股市如何走出困境[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王瑞泽;;中国股市收益与经济增长背离现象的协整性检验[J];商业研究;2006年12期
3 郭建强;;转型期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的关系及其影响[J];商业研究;2009年03期
4 李超;;国际金融危机动态演进路径分析[J];商业研究;2010年10期
5 史恩义;;金融成长与产业发展内在机理[J];商业研究;2012年01期
6 贺京同,霍焰;投资者行为、实物经济与资产价格——基于损失规避的股价走势与实物经济相脱离现象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11期
7 伍超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基于货币循环流模型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8期
8 伍志文,周建军;“股经背离”的存在性之争及其实证检验[J];财经研究;2005年03期
9 曾秋根;央行票据对冲外汇占款的成本、经济后果分析——兼评冲销干预的可持续性[J];财经研究;2005年05期
10 沈军;;金融虚拟性与金融体系效率——来自中国的实证数据[J];财贸经济;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吴慧;林锦国;李为相;萨日娜;;股票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变量关系的实证研究[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鲁茂;;中国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间的波动关系[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2(1)][C];2012年
3 宋福铁;;上市公司股价收益与股权收益的风险关系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瞿慧;张明卓;;基于跳跃规模细分的已实现波动率建模研究[A];“两型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3年
5 袁方;瞿慧;;引入宏观经济指标的棉花期货已实现波动率建模研究[A];“两型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斌;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柏杰;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选择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赵红强;基于小波分析的我国经济运行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谢鸿飞;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及拐点识别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周莹莹;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影响及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6 丁志华;煤炭价格波动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效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7 李世华;中国失踪货币和流动性过剩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胡正;中国超额货币供给研究(1979-2009):理论与实证[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赵爱清;全球化视角下中国的输入性流动性过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仲崇文;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瑶;我国股票市场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潘贻超;多元时序与滞后协整混合模型及其在股指预测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董彩丽;股价指数与宏观经济变量关系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王鹏;波动性、流动性中隐含经济增长信息吗?[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5 王亚琼;上证综指波动和宏观经济波动的关联性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6 李浪;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7 李盟;我国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8 戴军;美国放弃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解析[D];浙江大学;2011年
9 辛月;基于小波理论的期铜价格周期波动和预测模型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10 侯礼;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华蔚;韩立岩;;中国股票市场特质波动率与横截面收益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易纲,吴任昊;论存货与经济波动(下)——理论回顾与对中国情况的初步分析[J];财贸经济;2000年06期
3 沈军;白钦先;;金融结构、金融功能与金融效率——一个基于系统科学的新视角[J];财贸经济;2006年01期
4 吴晓求;;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资本市场[J];当代财经;2008年02期
5 蒋天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非对称效应的反转——基于VS-GARCH模型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08年02期
6 张卫国,马文霞,任九泉;中国股价指数与宏观影响因素的协整关系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06期
7 侯木舟,袁修贵;基于MATLAB的小波分析在股市技术分析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2001年05期
8 刘金全;郑挺国;;我国经济周期阶段性划分与经济增长走势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1期
9 冉茂盛,张宗益,陈梅;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10 史代敏;股票市场波动的政策影响效应[J];管理世界;200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董昀;;体制转轨与中国经济波动形态的变化[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俊生;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测定和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2 徐高;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中国经济波动数量分析[D];北京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庆辉;;宏观经济波动对防守型行业盈利性影响的实证分析[J];现代商业;2010年06期
2 郑振龙;邓弋威;;外汇风险溢酬与宏观经济波动:基于随机贴现因子的研究框架[J];世界经济;2010年05期
3 胡浩志;;房地产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基于SVAR模型的经验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12期
4 余文卿;;商业银行亲周期性与宏观经济波动:一个基于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的解释[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2期
5 符瑞武;;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区域金融稳定实证分析——以海南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22期
6 杜筱东,杨国民;宏观经济波动的传导过程研究[J];技术经济;1996年02期
7 孙工声;;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内部调整还是外部冲击?[J];金融研究;2009年11期
8 马文涛;;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9 隋建利;刘金全;曲国俊;;中国股票收益率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联性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03期
10 樊纲;;当前宏观经济变化趋势与对策[J];经济界;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永琴;;中国货币政策产业非对称效应实证研究——基于中国1978~2005年数据的实证分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2 周蓓;齐中英;;我国期货市场波动性的非对称效应实证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翔;李凌;;中国的金融发展、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一项基于面板数据的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4 李凌;王翔;;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经验事实(1952—2006):基于样本时期和滤波算子的比较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5 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课题组;张瑞怀;彭育贤;邹庆华;覃兆勇;;存货波动与经济波动内在关系的实证研究[A];《武汉金融》2010年第12期[C];2010年
6 胡曙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投资波动的因素分析[A];投资建设三十年回顾——投资专业论文集(4)[C];2008年
7 王燕武;;财政政策、有效供给能力与经济波动——基于RBC模型的实证研究[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黄国石;;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分析[A];2002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崔建国;党耀国;;基于价值函数的GARCH修正模型研究[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华兴夏;;平滑转换自回归模型的经济学研究综述[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吕律 记者 陈恩挚;浙江发布首份企业信用监管报告[N];杭州日报;2008年
2 ;供给、需求与我国宏观经济波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3 赵晓;关于“民工荒”[N];中国证券报;2004年
4 邓聿文;“民工荒”是否成为长期现象?[N];国际金融报;2004年
5 费杨生;楼市“变脸”争议的背后[N];中国证券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李和裕;首创置业上半年签约销售额降48%[N];上海证券报;2008年
7 尹中立;房产调控不能放松[N];财经时报;2005年
8 乐嘉春;投资增速下滑促使宏观政策调整[N];上海证券报;2007年
9 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2008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TOP10研究报告[N];上海证券报;2008年
10 邓聿文;“民工荒”会不会成为长期现象[N];经理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元;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2 张良贵;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中金融加速器的作用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孔庆辉;宏观经济波动对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肖潇;基于智能体的货币政策对行业非对称效应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5 马昕田;我国股票市场运行特征及其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耿鹏;公众信心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王陟昀;碳排放权交易模式比较研究与中国碳排放权市场设计[D];中南大学;2012年
8 张代强;中国货币政策的数量规则与价格规则的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杨帆;中国现代物流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关大宇;基于货币政策传导的金融条件指数构建及应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立波;中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张希寒;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3 李田力;对外贸易影响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分析[D];宁波大学;2011年
4 王媛;人民币汇率传递的非对称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舒爽;我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6 张昊;宏观经济波动、股权结构与融资偏好[D];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
7 陈洁;进出口贸易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陈倩;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姜佳伟;我国货币政策的行业非对称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李三保;中国货币政策的产业非对称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618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2761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