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生物医药企业的银行信贷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6 16:24
【摘要】: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医药业的新兴力量,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世界经济一片低迷的情况下,远远超过了其他行业,成为各国家政府关注的核心竞争产业。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仍然出起步阶段,生物医药企业普遍遭遇到资金“瓶颈”;加之生物医药的研发周期长,临床试验久的客观特性,生物医药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始终受到“融资难”的限制。国内外研究生物资源企业融资问题,主要包括:政府专项基金、股权上市融资、债务融资、向金融机构贷款、民间融资等方式。而我国现实情况,生物医药企业的融资仍然依靠以银行为首的间接融资方式。 从银行信贷角度,生物医药企业一方面是有着显而易见的市场刚性需求;另一方面,国家在政策上的大幅倾斜和资金上的大力扶持,是商业银行一块优质信贷业务。而我国生物医药企业在近十几的发展时期中,研发水平低,市场开拓弱,资金规模小等共性问题,使银行在生物医药企业的信贷模式始终很难有所突破。受银行风险防范的制约,可授信的资金和期限也十分有限的。现代成熟的生物医药企业,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中试孵化—规模生产—营销物流,是一个漫长的周期,商业银行需要转变观念,创新模式,与生物医药企业协作,占领信贷市场新的利润增长点,真正做到银行、企业、社会和百姓多方面“共赢”的和谐局面,是本文探讨和研究的重点。 本文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中国金融市场混业经营的特点和承受能力,从生物医药企业、商业银行、政府的共同角度,对生物医药企业的银行信贷模式进行研究。通过对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的案例分析研究,从银行业对生物医药企业的信贷模式的选择标准、风险管理角度,通过信息不对称、成本收益、信用风险管理三个方面,归纳和总结现有银行信贷模式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探究产业战略合作模式的有效性,以及提供相关建议真正解决生物医药企业发展中的资金缺口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426.72;F83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重庆生物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7年11期

2 潘雄;;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生物与医药产业国际创新园[J];功能材料信息;2008年Z1期

3 陈洁;;从美国回中国,从中国闯世界——记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陈春麟博士[J];浦东开发;2009年09期

4 马文峰;;医科大学科技园发展生物医药外包服务产业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21期

5 王善造,戴镇海;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化发展需要创业基金[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年06期

6 黄漫翔,林万莲;世纪之交的生物医药产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1999年08期

7 ;上市公司投资生物医药状况一览表[J];医药世界;2001年05期

8 刘慧;胡天佑;;我国生物医药外包市场浅析[J];中国药业;2006年01期

9 李焱;田宝印;;大兴西瓜节谋求中外共赢[J];投资北京;2006年06期

10 何榕;;泰州变身生物医药集聚区[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卫;;全球生物医药研发动态及发展趋势[A];二○○三年全国医药工业技术工作年会专题报告汇编[C];2003年

2 张文河;邓尊贤;张广军;;生物医药孵化器和自主创新与产业化的实践及问题的探讨[A];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第13分会场)[C];2006年

3 邓尊贤;张广军;;生物医药孵化器和自主创新与产业化的实践及问题的探讨[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张阳德;;纳米生物技术及我国的研究应用现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前言[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长三角生物医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潘自航;;生物医药自主创新任重道远[A];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第13分会场)[C];2006年

7 杨国锐;杨庆尧;杨晓彤;;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潘自航;;生物医药自主创新任重道远[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潘寿砖;张翠娥;;浅谈传统中医药发展的实际体验[A];第四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暨第二届亚健康经络调理学术研讨会精选论文集[C];2010年

10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A];培育生物产业,发展绿色经济——第五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2011基因科学与产业发展论坛会刊[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时报实习生 李享 记者 张维维;滨海生物医药走进产业化时代[N];滨海时报;2010年

2 李杰;生物医药将成深圳支柱产业[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孵化中心昨在青岛高新区奠基[N];青岛日报;2010年

4 田洪顺;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孵化中心 在青岛奠基[N];中国医药报;2010年

5 记者 王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亟寻“特色名片”[N];医药经济报;2010年

6 罗争光;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揭牌[N];中国医药报;2010年

7 记者 马建忠;空间巨大 中国布局下一代技术革命刻不容缓[N];医药经济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袁福荣 洪姝翌 王芳;苏州生物医药腾飞的“秘笈”[N];江苏经济报;2011年

9 记者 吴晋娜;科技部与重庆市共建两江生物医药产业园区[N];科技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闫岩;奉贤开发区培育生物医药产业集群[N];国际商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湘博;面向生物医药企业技术创新的专利信息服务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新霞;光纤化学传感器、仪器系统的研制及其在生物医药和环境监测中的应用[D];新疆医科大学;2002年

3 沈虹;生物技术商业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蒋毅;中国制药企业新药创制战略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11年

5 周荣鑫;生物医药企业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孙长青;长江三角洲制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帆;企业网络核心能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8 吴楠;生物产业竞争力与中国的战略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9 朱莱斯;非洲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周天宇;论金融衍生工具及在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琰;生物医药企业的银行信贷模式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年

2 王铁刚;生物医药产业园生产项目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郑允河;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规划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梅红建;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天津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程磊;湖北省生物医药产业链构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伟杰;生物医药产业园试产项目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刘福银;十堰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化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8 向娜;张家界生物医药资源产业化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9 李伟琨;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D];山西大学;2012年

10 姚宏程;AA生物医药公司的专利管理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054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28054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f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