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不同行业上市公司流动比率标准参考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4 06:16
流动比率一直以来就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其计算简便、数据容易理解与获取而倍受公司管理层、广大股东、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但是无可否认也是由于自身缺陷而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质疑。至今,普遍认可的流动比率标准参考值2仍被一直沿用,而国外许多研究表明流动比率逐渐呈现下降趋势,同时国内企业也难以维持2的整体平均水平。另外,流动比率超过2乃至更高的企业仍陷入财务危机,说明流动比率并不是越高越好且2作为全行业安全标准也不切实际。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有关流动比率参考值多少合适的思考,并基于此问题展开研究。本文在充分认识到流动比率对于衡量和保障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传统流动比率计算方法简单、数据易得、来源可靠以及易于被公众理解运用等主要优点,决定在不对原始流动比率的概念和公式进行修正的前提下,参考对流动比率及其参考值不足和影响因素的分析,从不同行业上市公司代表的选取标准角度入手,将各种衡量指标中与流动比率显著相关的主成分按贡献率加权后的综合得分作为选择各行业前20%代表企业的标准,从而得出不同行业流动比率的目标参考值。通过研究流动比率数据的分布规律和变动趋势,本文认为标准参考值不是固定不变的,选取5年平均表示的是相对的阶段参考值,借此提出参考值的计算方法和过程,使得报表使用者可以通过不同时点的数据自行计算和分析。本文整体分为五个主要部分:第一、二部分介绍研究背景、方法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评述,发现大部分探讨集中于对流动比率的不足进行分析和修正而很少对行业参考值的合理标准进行研究;第三部分在肯定流动比率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指标本身存在的问题,对现行参考值2提出质疑并运用2006-2010年数据加以验证总结,发现无论是行业整体还是分行业,流动比率平均值都远低于2且数值大于2的公司占比仍不足40%,最后对流动比率标准参考值的计算进行可行性分析;第四部分是本文的核心章节,选取上市公司样本,在验证以往选取行业代表没有行业突出性的情况下,通过对不同行业上市公司样本的财务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提取主要成分,并选择与流动比率显著相关的成分按各自贡献率求得综合得分,根据得分选取行业前20%的公司进行算术平均获得标准参考值,借此来衡量企业风险,最后就特殊典型行业标准值偏离的情况进行解释分析;第五部分对总体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文章的不足和今后展望。本文的主要贡献包括:1、用2006-2010年近5年来的数据辅助说明流动比率及其参考值存在的主要问题;2、研究2006-2010年流动比率指标状况和趋势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3、将因子分析法和相关性检验用于各行业上市公司代表的选择;4、建立根据证监会行业分类标准分类的行业平均流动比率标准参考值,包括优秀代表参考值和最低安全参考值,并采用分层分析的方式进行初步验证;5、特殊或典型行业流动比率参考值偏离原因的总结探析。主要不足在于:1、基于数据取得来源及易理解性的考虑并未对流动比率公式进行修正,而是采用原始静态流动比率本身带入了一定的局限;2、忽略了由于行业特殊性导致根据标准选择的样本量低于20家的行业及综合类行业,并未对其进行实证计算和分析。
【学位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F275;F832.51
【部分图文】:
图3.?1流动比率百分比平均值分析??图表反映2006年?2010年5年间流动比率整体略显增长趋势,但总体涨??幅微小,较为稳定,而且所有平均值均小于1.7。根据百分比显示的趋势来看,??从流动比率最小的前25%的上市公司到50%再到75°/。,数值由平均0.5增长??到0.75再到0.95,也就是说至少75%的公司的流动比率的小于1。而从75%??到100%的区间,流动比率增长迅速,且平均值大于1,可见只有不到25%的??企业流动比率数值较大,这正好符合二八理论的特殊情况,资产流动性比较??强的企业占比达到20%左右。??(2)未考虑行业特殊性且分行业平均不为2??由于不同行业产业性质的原因,使得不同行业对于资产流动性的要求明??显不同,例如商业的流动性比制造业相对较高,故指标经验参考值的设定应??当将行业的特殊性考虑在内,不同行业设置不同的指标值。??另外,流动比率参考值的本身是不具有意义的,只是提供给同行业的公??
总资产净利润率(R0A)?1.000?.916??净资产收益率(R0E)?1.000?.906??成本费用利润率?1.000?.907??应收账款周转率?1.000?.392??存货周转率?1.000?.868??流动资产周转率?1.000?.911??固定资产周转率?1.000?.619??总资产周转率?1.000?.816??总资产增长率?1.000?.819??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1.000?.887??净利润增长率?1.000?.896??营业收入增长率?1.000?.916??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1.000?-805??现金流量比率?1.000?.955??债务保障率?1.000?.924???碎石图???
【相似文献】
本文编号:2869744
【学位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F275;F832.51
【部分图文】:
图3.?1流动比率百分比平均值分析??图表反映2006年?2010年5年间流动比率整体略显增长趋势,但总体涨??幅微小,较为稳定,而且所有平均值均小于1.7。根据百分比显示的趋势来看,??从流动比率最小的前25%的上市公司到50%再到75°/。,数值由平均0.5增长??到0.75再到0.95,也就是说至少75%的公司的流动比率的小于1。而从75%??到100%的区间,流动比率增长迅速,且平均值大于1,可见只有不到25%的??企业流动比率数值较大,这正好符合二八理论的特殊情况,资产流动性比较??强的企业占比达到20%左右。??(2)未考虑行业特殊性且分行业平均不为2??由于不同行业产业性质的原因,使得不同行业对于资产流动性的要求明??显不同,例如商业的流动性比制造业相对较高,故指标经验参考值的设定应??当将行业的特殊性考虑在内,不同行业设置不同的指标值。??另外,流动比率参考值的本身是不具有意义的,只是提供给同行业的公??
总资产净利润率(R0A)?1.000?.916??净资产收益率(R0E)?1.000?.906??成本费用利润率?1.000?.907??应收账款周转率?1.000?.392??存货周转率?1.000?.868??流动资产周转率?1.000?.911??固定资产周转率?1.000?.619??总资产周转率?1.000?.816??总资产增长率?1.000?.819??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1.000?.887??净利润增长率?1.000?.896??营业收入增长率?1.000?.916??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1.000?-805??现金流量比率?1.000?.955??债务保障率?1.000?.924???碎石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秀琴;上市公司流动比率实证分析[J];管理现代化;2000年06期
2 吴逢彬;流动比率的局限性及其应用[J];山东审计;2001年10期
3 田天;陈斐;;论流动比率指标评价财务状况的局限性及创新对策[J];财会学习;2008年02期
4 廖鑫海;漫话流动比率[J];交通财会;1994年05期
5 倪晓萍;富有欺骗性的比率——流动比率[J];会计之友;1996年03期
6 杨令芝;浅谈流动比率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局限性[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7 倪晓萍;对流动比率缺陷的剖析[J];财会月刊;2001年02期
8 倪晓萍;浅议流动比率的缺陷[J];中州审计;2001年03期
9 吕永娟,刘晓棠,张忠华;浅析流动比率的不足[J];黑龙江财会;2002年12期
10 吴星泽;浅议流动比率的局限与改进[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2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锦地;流动比率指标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周璇;我国不同行业上市公司流动比率标准参考值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3 闫平;银行与工商企业之间财务稳健相关性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黄瑶;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指标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697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2869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