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穿式监管的国际实践及主要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7 14:59
国际证监会组织及各国监管机构在总结反思2008年金融危机经验教训后,就建立看穿式监管机制的必要性形成了广泛共识。看穿式监管有提高市场监察效率、加强市场风险监测等优势。它有多种实现方式,通常由监管机构或其授权机构向投资者配发全市场唯一的编码,来识别投资者名下的不同账户的交易、持股等信息。本文研究了美国、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等经济体在看穿式监管方面的做法,和看穿式监管的定义、成果、问题,分析了识别码模式、报告模式和连通模式等看穿式监管的主要模式。我国资本市场在吸收借鉴成熟市场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建立的股票市场看穿式监管制度受到国际证监会组织成员国的高度重视,为国际资本市场的监管提供了中国经验。
【文章来源】:证券市场导报. 2019年01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看穿式监管概况
一、看穿式监管的定义
二、看穿式监管的国际共识
三、看穿式监管的重要性
1.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2.提高市场监察效率
3.加强市场风险监测
4.加强跨境监管合作3的需要
看穿式监管的国际实践
一、美国的实践
二、欧盟的实践
三、其他国家的实践
1.澳大利亚的实践
2.加拿大的实践
3.巴基斯坦的实践
单市场看穿式监管的两种主要模式
一、识别码模式
1.中国大陆“识别码模式”的特点
2.“识别码模式”下已取得的成就
二、报告模式
1.美国市场的“报告模式”
2.“报告模式”的实际效果
跨境看穿式监管的一种尝试——互联互通体制下的连通模式
一、已取得进展
二、北向投资者识别码概况
1.编码规则13
2.CID需要采集的信息
3.报告责任
4.信息传输机制
对看穿式监管的思考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思考
二、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看穿式监管“看穿”股市异动账号[J]. 蔡恩泽. 时代金融. 2018(22)
[2]金融市场的“穿透式”监管论纲[J]. 叶林,吴烨. 法学. 2017(12)
[3]境外若干市场看穿式监管实践及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启示[J]. 彭鲁军,滕玉琳. 证券法苑. 2017(05)
[4]“穿透式”监管的内涵、目的与实践[J]. 谭人友,叶瑶,于涛. 国际金融. 2017(11)
[5]论穿透式金融监管[J]. 袁达松,刘华春. 证券法律评论. 2017(00)
[6]闪电崩盘国外文献述评:成因、风险度量及监管措施[J]. 乔海曙,李菲.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5(09)
本文编号:2941950
【文章来源】:证券市场导报. 2019年01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看穿式监管概况
一、看穿式监管的定义
二、看穿式监管的国际共识
三、看穿式监管的重要性
1.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2.提高市场监察效率
3.加强市场风险监测
4.加强跨境监管合作3的需要
看穿式监管的国际实践
一、美国的实践
二、欧盟的实践
三、其他国家的实践
1.澳大利亚的实践
2.加拿大的实践
3.巴基斯坦的实践
单市场看穿式监管的两种主要模式
一、识别码模式
1.中国大陆“识别码模式”的特点
2.“识别码模式”下已取得的成就
二、报告模式
1.美国市场的“报告模式”
2.“报告模式”的实际效果
跨境看穿式监管的一种尝试——互联互通体制下的连通模式
一、已取得进展
二、北向投资者识别码概况
1.编码规则13
2.CID需要采集的信息
3.报告责任
4.信息传输机制
对看穿式监管的思考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思考
二、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看穿式监管“看穿”股市异动账号[J]. 蔡恩泽. 时代金融. 2018(22)
[2]金融市场的“穿透式”监管论纲[J]. 叶林,吴烨. 法学. 2017(12)
[3]境外若干市场看穿式监管实践及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启示[J]. 彭鲁军,滕玉琳. 证券法苑. 2017(05)
[4]“穿透式”监管的内涵、目的与实践[J]. 谭人友,叶瑶,于涛. 国际金融. 2017(11)
[5]论穿透式金融监管[J]. 袁达松,刘华春. 证券法律评论. 2017(00)
[6]闪电崩盘国外文献述评:成因、风险度量及监管措施[J]. 乔海曙,李菲.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5(09)
本文编号:29419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2941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