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如何资助原创前沿科技成果:以日本诺贝尔科学奖得主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10 08:23
对2010年之后日本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受政府资助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日本科技计划支持顶尖研究成果取得的特点,建议借鉴日本经验,制定长期合理目标引领发展、加强科技计划在部门之间的协同和衔接,强化基础研究系统部署、促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统筹布局与共享利用等。
【文章来源】:科技管理研究. 2019,39(1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日本诺贝尔科学奖相关研究综述
1.1 日本诺贝尔科学奖获奖情况及特点研究
1.2 “日本诺贝尔奖计划”研究
1.3 日本诺贝尔奖“井喷”现象成因研究
2 日本诺贝尔科学奖得主获政府资助情况
2.1 政府对山中伸弥的研究资助
2.2 政府对赤崎勇和天野浩的研究资助
2.3 政府对大村智的研究资助
2.4 政府对梶田隆章的研究资助
2.5 国家科技计划对大隅良典的支持
3 日本政府支持诺贝尔科学奖成果取得的特点
3.1 集中协调型的科技计划资助体系
3.2 分类支持的基础研究资助体系
3.3 重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
4 启示与建议
4.1 制定合理目标引领发展
4.2 加强科技计划在部门之间的协同和衔接
4.3 强化对基础研究的系统部署
4.4 促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统筹布局与共享利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1世纪日本自然科学诺贝尔奖“井喷”现象成因研究——基于1970—2005年日本R&D投入计量分析[J]. 王宝玺. 科技管理研究. 2018(11)
[2]“科技立国”战略与“诺贝尔奖计划”――日本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之路[J]. 胡智慧,王溯.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05)
[3]日本“诺贝尔奖计划”对中国基础研究发展战略的启示[J]. 苗阳,陈兰,邢文杰,鲍健强. 科技与经济. 2017(04)
[4]步入大科学时代的诺贝尔奖[J]. 潘龙飞,周程.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6(06)
[5]日本诺贝尔科学奖出现“井喷”对中国的启示[J]. 周程. 中国科技论坛. 2016(12)
[6]21世纪初日本诺贝尔奖的井喷现象考察[J]. 秦皖梅.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7]日本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科研活动和创新思维的特点探析[J]. 曹伟. 未来与发展. 2015(03)
[8]个人兴趣与社会需求共同驱动型科技突破——赤崎勇何以能获得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J]. 周程. 科学与管理. 2014(05)
[9]从日本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看创新人才培养[J]. 李自然,杨自文,来旭,谢华英,曾光.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3(04)
[10]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日本“诺贝尔奖计划”的启示[J]. 李春霞. 学理论. 2010(14)
本文编号:3027078
【文章来源】:科技管理研究. 2019,39(1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日本诺贝尔科学奖相关研究综述
1.1 日本诺贝尔科学奖获奖情况及特点研究
1.2 “日本诺贝尔奖计划”研究
1.3 日本诺贝尔奖“井喷”现象成因研究
2 日本诺贝尔科学奖得主获政府资助情况
2.1 政府对山中伸弥的研究资助
2.2 政府对赤崎勇和天野浩的研究资助
2.3 政府对大村智的研究资助
2.4 政府对梶田隆章的研究资助
2.5 国家科技计划对大隅良典的支持
3 日本政府支持诺贝尔科学奖成果取得的特点
3.1 集中协调型的科技计划资助体系
3.2 分类支持的基础研究资助体系
3.3 重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
4 启示与建议
4.1 制定合理目标引领发展
4.2 加强科技计划在部门之间的协同和衔接
4.3 强化对基础研究的系统部署
4.4 促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统筹布局与共享利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1世纪日本自然科学诺贝尔奖“井喷”现象成因研究——基于1970—2005年日本R&D投入计量分析[J]. 王宝玺. 科技管理研究. 2018(11)
[2]“科技立国”战略与“诺贝尔奖计划”――日本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之路[J]. 胡智慧,王溯.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05)
[3]日本“诺贝尔奖计划”对中国基础研究发展战略的启示[J]. 苗阳,陈兰,邢文杰,鲍健强. 科技与经济. 2017(04)
[4]步入大科学时代的诺贝尔奖[J]. 潘龙飞,周程.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6(06)
[5]日本诺贝尔科学奖出现“井喷”对中国的启示[J]. 周程. 中国科技论坛. 2016(12)
[6]21世纪初日本诺贝尔奖的井喷现象考察[J]. 秦皖梅.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7]日本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科研活动和创新思维的特点探析[J]. 曹伟. 未来与发展. 2015(03)
[8]个人兴趣与社会需求共同驱动型科技突破——赤崎勇何以能获得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J]. 周程. 科学与管理. 2014(05)
[9]从日本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看创新人才培养[J]. 李自然,杨自文,来旭,谢华英,曾光.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3(04)
[10]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日本“诺贝尔奖计划”的启示[J]. 李春霞. 学理论. 2010(14)
本文编号:30270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3027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