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对农村民间借贷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人际信任的中介效应检验
发布时间:2021-03-15 22:40
运用中国居民收入调查(CHIP)数据,基于微观视角分析了社会资本通过影响人际信任水平来影响农村民间借贷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农户获得民间借贷的可能性,且这种正向影响大部分可归因于社会资本增加带来的人际信任水平的提升,即社会资本通过影响人际信任,进而影响农村民间借贷;同时,亲友信任与他人信任对农村民间借贷存在明显差异,遵循差序格局特征。进一步考察社会资本、人际信任对不同类型农户民间借贷约束的影响发现,社会资本对因交易成本高造成的民间借贷约束的影响更明显,而农户通常对来之不易的他人信任更为珍惜,不愿轻易动用这一部分社会资本,因此他人信任水平的提升提高了农户受交易成本约束的概率。
【文章来源】:武汉金融. 2019,(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三、数据数据、变量及模型设定
(一) 数据来源
(二) 变量设定
1. 农户社会资本的测度。
2. 人际信任与其他变量。
(三) 模型设计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 社会资本和人际信任与农户是否受民间借贷约束
(二) 社会资本影响农村民间借贷的作用机制——人际信任
五、扩展讨论:社会资本、人际信任对不同类型农户民间借贷约束的影响
六、结论与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第三方支付对银行网上业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陈梦非,肖振兴.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18(03)
[2]社会资本、家庭财富与农户正规信贷配给[J]. 谭燕芝,胡万俊. 金融论坛. 2017(05)
[3]中国农贷的“精英俘获”机制:贫困县与非贫困县的分层比较[J]. 温涛,朱炯,王小华. 经济研究. 2016(02)
[4]人际信任、制度信任与农民环境治理参与意愿——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为例[J]. 何可,张俊飚,张露,吴雪莲. 管理世界. 2015(05)
[5]财富、社会资本与农户的融资能力[J]. 梁爽,张海洋,平新乔,郝朝艳. 金融研究. 2014 (04)
[6]户籍、社会分割与信任:来自上海的经验研究[J]. 汪汇,陈钊,陆铭. 世界经济. 2009(10)
[7]贫困地区农户的正规信贷约束:基于配给机制的经验考察[J]. 刘西川,程恩江. 中国农村经济. 2009(06)
[8]社会资本的作用随市场化进程减弱还是加强?——来自中国农村贫困的实证研究[J]. 张爽,陆铭,章元. 经济学(季刊). 2007(02)
[9]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 心理学报. 2004(05)
[10]The Social Capital of aCompany and Its Significance[J].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1(01)
本文编号:3084935
【文章来源】:武汉金融. 2019,(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三、数据数据、变量及模型设定
(一) 数据来源
(二) 变量设定
1. 农户社会资本的测度。
2. 人际信任与其他变量。
(三) 模型设计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 社会资本和人际信任与农户是否受民间借贷约束
(二) 社会资本影响农村民间借贷的作用机制——人际信任
五、扩展讨论:社会资本、人际信任对不同类型农户民间借贷约束的影响
六、结论与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第三方支付对银行网上业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陈梦非,肖振兴.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18(03)
[2]社会资本、家庭财富与农户正规信贷配给[J]. 谭燕芝,胡万俊. 金融论坛. 2017(05)
[3]中国农贷的“精英俘获”机制:贫困县与非贫困县的分层比较[J]. 温涛,朱炯,王小华. 经济研究. 2016(02)
[4]人际信任、制度信任与农民环境治理参与意愿——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为例[J]. 何可,张俊飚,张露,吴雪莲. 管理世界. 2015(05)
[5]财富、社会资本与农户的融资能力[J]. 梁爽,张海洋,平新乔,郝朝艳. 金融研究. 2014 (04)
[6]户籍、社会分割与信任:来自上海的经验研究[J]. 汪汇,陈钊,陆铭. 世界经济. 2009(10)
[7]贫困地区农户的正规信贷约束:基于配给机制的经验考察[J]. 刘西川,程恩江. 中国农村经济. 2009(06)
[8]社会资本的作用随市场化进程减弱还是加强?——来自中国农村贫困的实证研究[J]. 张爽,陆铭,章元. 经济学(季刊). 2007(02)
[9]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 心理学报. 2004(05)
[10]The Social Capital of aCompany and Its Significance[J].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1(01)
本文编号:30849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3084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