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非经常性损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8 07:17

  本文关键词:非经常性损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非经常性损益是一种特殊的损益,它具有异常性和偶发性的特点。由于这种特殊性,上市公司常常利用其调节利润,投资者也往往对其给予特别的关注,因此非经常性损益的价值相关性也具有不同于一般性损益的特征。本文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非经常性损益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专门的研究。 本文的第一、二两章首先讨论了对非经常性损益进行价值相关性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作了文献综述。第三章阐述了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并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比较了我国准则、美国准则以及国际准则中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确认、披露等方面的规定。第四章论述了相关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信号传递理论、有效市场理论、以及会计信息与有效资本市场的联系等等。在这些理论基础之上本文的第五章展开了非经常性损益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首先用统计性描述的方法对2004-2008年间沪市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数额、占净利润的比重、产生非经常性收益和非经常性损失的公司的数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且分析了这几项指标在几年间的增减变动趋势和规律,得出的结论是近年来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呈大幅增长的态势,非经常性损益对企业业绩的影响越来越大。然后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检验得出了两个结论: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具有价值相关性,非经常性损益连续两年的变化量不具有价值相关性。第六章对本文得出的结论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结论的意义——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具有影响股票价格的信息含量;投资者已经意识到了非经常性损益信息的异常性和偶发性的特点,因此非经常性损益的变化量不具有预测未来收益的能力。同时本章也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非经常性损益 价值相关性 上市公司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27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1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8-9
  • 1.2 研究目的9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9-11
  • 2 国内外研究成果11-16
  • 2.1 国外研究成果11-13
  • 2.2 国内研究成果13-15
  • 2.3 文献总结与评价15-16
  • 3 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界定及国际比较16-23
  • 3.1 我国对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界定16-18
  • 3.2 与美会计准则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比较18-19
  • 3.2.1 确认条件的比较18
  • 3.2.2 披露规范的比较18-19
  • 3.3 与国际会计准则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比较19-21
  • 3.3.1 确认条件的比较19-20
  • 3.3.2 披露规范的比较20-21
  • 3.4 对比较结果的总结和评价21-23
  • 4 非经常性损益价值相关性的基本理论借鉴23-29
  • 4.1 信息不对称和信号传递理论23-24
  • 4.2 会计信息与上市公司激励约束机制24-25
  • 4.3 有效市场假说25-26
  • 4.4 会计信息与有效资本市场的联系26-27
  • 4.5 会计信息与价值相关性27-28
  • 4.6 非经常性损益信息与价值相关性28-29
  • 5 非经常性损益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29-40
  • 5.1 价值相关性研究方法的总结与回顾29-30
  • 5.1.1 事件研究法(Event studies)29
  • 5.1.2 关联研究法(Associaiton studies)29-30
  • 5.2 研究方法的选择30-31
  • 5.3 研究假设31-32
  • 5.4 模型的构建32-33
  • 5.5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33
  • 5.6 统计性描述33-36
  • 5.7 回归分析36-40
  • 5.7.1 对假设一的检验36-38
  • 5.7.2 对假设二的检验38-40
  • 6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40-43
  • 6.1 结论的总结与分析40
  • 6.2 政策建议40-43
  • 7 本文的创新点及局限性43-44
  • 7.1 本文的创新性43
  • 7.2 研究局限性43-44
  • 致谢44-45
  • 参考文献45-48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有红;;小议基于不同目的利润考核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处理[J];中国总会计师;2010年04期

2 刘卫民;;我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研究[J];商业会计;2011年13期

3 骆小明,文光侠;从非经常性损益看上市公司年报——兼谈年报的审计问题[J];企业经济;2000年05期

4 刘晓静;王富炜;;对“非经常性损益”界定和披露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商业会计;2006年07期

5 梁碧红;新会计制度下解析上市公司的未来盈利能力[J];商业会计;2001年06期

6 李常青,张兆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会计盈余指标的有用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07年修订)[J];财会月刊;2007年13期

8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08)[J];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8年10期

9 陈艳秋;朱靖;;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新政策解析[J];财会通讯;2009年25期

10 刘英;;应加强非经常性损益的考核管理[J];中国总会计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爱平;杨有红;黄家英;;论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A];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热点与难点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孟焰;袁淳;吴溪;;非经常性损益、监管制度化与ST公司摘帽的市场反应[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3 唐清泉;徐欣;;企业R&D投资的价值相关性与不确定性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张颖;;从非经常性损益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A];2005年对外经贸财会论文选[C];2005年

5 周冬华;赵玉洁;;资产减值信息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国清;夏立军;方轶强;;会计盈余及其组成部分的价值相关性——来自沪、深股市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7 李青原;;研发和广告支出摊销:费用化还是资本化——来自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孟焰;袁淳;;公司规模与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来自沪深股市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9 肖序;周志方;;我国上市公司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投资决策价值有效性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10 游家兴;罗胜强;;门槛与棘轮双重效应、盈余管理与价值相关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当代会计评论(第1卷第2期)[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立栋;中报“业绩普遍向好”值得怀疑[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2 见习记者 李娴;黑电企业上半年捷报频传 机构追捧[N];证券时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李若馨;“外快”800亿 不亏损巧走捷径[N];中国证券报;2010年

4 上海证券 李波邋何煦;扭亏主要依仗非经常性损益[N];中国证券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黄金滔;中小板公司前三季净利同比增长38.78%[N];上海证券报;2007年

6 蒋飞;22家中小板公司净利过亿[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7 袁淳;非经常性损益对财务业绩的影响[N];中国财经报;2005年

8 王锦;70家公司中期同比扭亏为盈[N];中国证券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侯捷宁;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由15条扩展到21条[N];证券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袁辉;中报业绩展现“八仙过海”手段[N];证券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s,

本文编号:3142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3142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b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