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普兰县“三生用地”配置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8 22:04
本文关键词:西藏阿里普兰县“三生用地”配置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普兰县位于西藏南部,地处我国西南边境,与印度、尼泊尔相邻,是我国典型的边境地区。本文在传统配置方法与土地类型划分上进行了创新,并依据普兰县特点,建立了具有普兰特色的土地分类体系,意在通过对典型地区的研究,提出一套适合边境地区的土地利用配置方法。本文依据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原则,应用区位理论、系统理论观点,对边境地区普兰县的“三生用地”配置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同时坚持因地制宜,突显地方土地利用特色,对边境地区如何依据地方特色进行土地分类,并对其结构和数量的优化进行了探讨。普兰县生态用地由林地、牧草地、水域和自然保留地组成,牧草地既发挥生态功能同时具有生产功能,具有高脆弱性、原生自然性等特点,存在结构不平衡,自然灾害多等问题;生产用地由耕地、牧草地组成,农牧业结合供应食物,具有耕地质地粗,耕地必须保障灌溉等特点,存在耕地供养失调,种植结构单一等问题;生活用地由城乡建设用地、边贸发展用地和自然保留地组成,具有一定的地域优势,便于发展边境贸易,但存在经济总量小、基础薄弱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普兰县现状用地分析,并结合普兰县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利用景观格局分析指数,灰色GM(1,1)预测模型,定量分析等方法,对普兰县生态用地、生活用地、生产用地进行了用地预测分析,通过对普兰县“生态线”“生存线”“发展线”的划定与分析。综合平衡三类用地的基础上,最后得到普兰县的优化配置方案。对普兰县生态用地划定重要生态保护区、禁止开发区、生态湿地保护区、生态恢复区四个生态保护区,并以此划定“生态线”;建立生态安全屏障以更好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对生活用地划定“发展线”,对其城乡发展用地、边贸发展用地、交通水利用地分别进行了用地划分和布局,利用边境区位优势,重点发展边境贸易用地。对生产用地划定“生存线”,通过对人口的预测、粮食的需求等预测,确定普兰县基本生存需求用地,划定普兰县生存用地数量,保障粮食安全。
【关键词】:三生用地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 普兰县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99.23
【目录】:
- 摘要5-6
- 英文摘要6-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1-15
- 1.2.1 国内研究进展11-13
- 1.2.2 国外研究进展13-14
- 1.2.3 相关研究分析14-15
- 1.3 技术路线15-16
- 第2章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16-22
- 2.1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概述16-19
- 2.1.1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基本含义16
- 2.1.2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目标16-18
- 2.1.3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原则18-19
- 2.2 相关理论基础19-22
- 2.2.1 系统理论19-20
-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20
- 2.2.3 区位理论20-21
- 2.2.4 土地可持续理论21-22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22-27
- 3.1 自然资源概况22-24
- 3.1.1 地理位置22
- 3.1.2 地质情况及地形地貌22-24
- 3.2 社会经济现状24-27
- 3.2.1 人口现状24-25
- 3.2.2 经济现状25-27
- 第4章 普兰县“三生用地”现状分析27-39
- 4.1 普兰县“三生用地”土地类型划分27-28
- 4.2 生态用地现状分析28-32
- 4.2.1 生态用地现状28-30
- 4.2.2 生态用地特点30
- 4.2.3 生态用地存在问题30-32
- 4.3 生产用地现状分析32-35
- 4.3.1 生产用地现状32-33
- 4.3.2 生产用地特点33-34
- 4.3.3 生产用地存在问题34-35
- 4.4 生活用地现状分析35-39
- 4.4.1 生活用地现状35-37
- 4.4.2 生活用地特点37
- 4.4.3 生活用地存在问题37-39
- 第5章 普兰县“三生用地”配置研究39-59
- 5.1 普兰县生态用地配置研究39-46
- 5.1.1 生态用地需求39
- 5.1.2 生态用地分析39-42
- 5.1.3 生态用地配置研究42-46
- 5.2 普兰县生活用地配置研究46-53
- 5.2.1 生活用地需求46
- 5.2.2 生活用地分析46-51
- 5.2.3 生活用地配置研究51-53
- 5.3 普兰县生产用地配置研究53-57
- 5.3.1 生产用地需求53
- 5.3.2 生产用地分析53-57
- 5.3.3 生产用地配置研究57
- 5.4 普兰县土地利用配置结果57-59
- 第6章 结语59-61
- 6.1 结论59
- 6.2 可能的创新点59-60
- 6.3 讨论与不足60-61
- 致谢61-62
- 参考文献62-65
- 作者简介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毛端谦,梁国权;土地利用多目标规划的研究——以江西省新建县为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4期
2 牛振国;宫鹏;程晓;虢建宏;王琳;黄华兵;沈少青;吴昀昭;王晓风;王显威;应清;梁璐;张丽娜;王雷;姚谦;杨镇钟;郭子祺;戴永久;;中国湿地初步遥感制图及相关地理特征分析[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关涛;中国土地资源配置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2 欧海若;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西藏阿里普兰县“三生用地”配置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3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333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