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板上市公司TMT风险容忍度、公司创业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0 12:09
本文关键词:我国主板上市公司TMT风险容忍度、公司创业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审时度势的调整发展战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很多大企业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二次创业。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大企业所具有的垄断、资金、规模等方面的优势变得越来越不重要。相反,由于技术推动导致的生产方式的变革使得大企业必须通过不断适应新环境才能实现更大的成功,因此就要更加重视公司创业。公司创业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创业,是已有公司在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以来公司情境开展的二次创业。与创业不同,公司创业是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整合资源,通过局部变革提升企业绩效。 新兴的行为金融学创造性地解释了传统期望效用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支持了人们在决策时受到认知偏差影响的观点。行为金融学开山鼻祖Kahneman and Tversky在前景理论中指出,诸如过度自信、心理账户和风险偏好等个体间的认知差异会影响到个体决策。其中,风险偏好是决策者心理上对待不确定性的态度,同时也是研究创业者特质的要素。高层管理者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经常要做出金融决策,风险偏好毋庸置疑是影响管理者决策的重要因素。本文研究了TMT风险偏好的情境效应,分别通过对三种金融情境(创新性、自我更新和先动性)中的风险决策的实证分析,探究公司创业情境中TMT风险偏好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此外,本文还要研究高层管理者的风险偏好与公司创业活动的关系。 通过分别构造TMT风险容忍度和公司创业代理变量,以2006—-2013年我国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公司创业视角来实证研究TMT风险偏好、大企业创业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企业价值的动态影响。结果发现:企业价值与TMT风险容忍度显著负相关;TMT风险厌恶程度越低,企业越有可能进行公司创业;虽然创新性、自我更新和先动性等公司创业活动是企业实现“价值创造”的有效途径,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创业水平明显不足。
【关键词】:风险容忍度 公司创业 自我更新 先动性 企业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51;F27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4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10-11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
- 1.3 论文框架与内容11-14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14-26
- 2.1 文献综述14-23
- 2.1.1 关于创业认知的研究概述15-16
- 2.1.2 关于TMT风险容忍度的研究概述16-18
- 2.1.3 关于公司创业的研究概述18-22
- 2.1.4 TMT风险容忍度与公司创业问题研究22-23
- 2.2 研究假设23-26
- 2.2.1 TMT风险容忍度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假设23
- 2.2.2 公司创业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假设23-24
- 2.2.3 TMT风险容忍度与公司创业交互作用的假设24-26
- 第三章 数据介绍和描述性统计26-31
- 3.1 数据样本26
- 3.2 变量定义26-28
- 3.2.1 被解释变量26-27
- 3.2.2 解释变量27
- 3.2.3 控制变量27-28
- 3.3 相关性检验28-30
- 3.4 多重共线性检验30
- 3.5 描述性统计30-31
- 第四章 实证分析及结果31-35
- 4.1 基于托宾Q值的实证结果32-33
- 4.2 基于ROA的实证结果33-35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35-37
- 5.1 研究结论35
- 5.2 研究不足和展望35-37
- 参考文献37-42
- 致谢42-44
- 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杜健;吴晓波;卫冬苇;;我国IT企业技术获取模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2 颜士梅;;创业型并购不同阶段的知识员工整合风险及其成因——基于ASA模型的多案例分析[J];管理世界;2012年07期
3 王玉;刘靖;;创新方式、组织保障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J];财经研究;2013年04期
4 方世建;夏丹丹;李勇军;;企业家能力和企业并购的相关性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12期
5 白云涛;郭菊娥;席酉民;;高层管理团队风险偏好异质性对战略投资决策影响效应的实验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7年02期
6 张雯;张胜;李百兴;;政治关联、企业并购特征与并购绩效[J];南开管理评论;2013年02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主板上市公司TMT风险容忍度、公司创业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15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381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