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壳上市对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31 16:22
本文关键词:借壳上市对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可以提升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而有效的并购重组可以促使市场资源向合理化发展,因此成为资本市场上永不过时的主题。当今有很多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达到上市的目的,以此来方便筹集资本,扩大自己的筹资渠道,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同时在操作上由于是借助上市公司的“壳”,难度会比IPO小,因此成为众多学者热衷研究的话题。几年来,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发展,有关上市公司而产生的并购重组等行为日益增多。借壳上市行为不断出现,而伴随其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内幕交易和信息泄露等问题也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产生一定影响。在资本市场上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对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新古典金融理论的观点是股票的价格体现了其市场价值,在金融市场上实现市场的有效配置对于金融理论的完善和健全也具有关键的作用。新古典金融理论认为,股票的价格反映了市场的真实价值,金融市场上没有套利的机会,市场达到半强式有效。经济学家在市场已达半强式有效的前提下总结出各种相关理论,如CAPM模型,MM定理和基于消费的CAPM模型等。同时在行为金融学中,我们认为交易者的做法并不符合“经济人”的假设,市场上有限的套利现象说明市场没有达到半强式有效。然而在实践中,投资者可以通过研究已经公布的信息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超出他人的效益则说明市场未达到半强式有效。如果我国资本市场已达到半强式有效,市场上不会发生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获得收益的行为,那样交易者只能被动投资,无法获得满意的收益。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多年时间里,交易的程序和规章不断的健全与完善,已经由试启动阶段向逐步成熟转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股票市场在监管部门不断的监督检查下,制度不断完善发展,投资者不断成熟理性,其市场效率也在一步步提高。目前,学者们相对广泛达成共识的是我国股票市场已达到弱式有效,为了实现证券市场的公平交易,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通过对我国资本市场半强式有效性的验证能在理论上和有效市场假说呼应,能够进一步支持与之相关的金融理论的发展。同时分析我国资本市场上投资者投资行为,可以分析出我国大部分投资者的行为模式,为研究我国宏观背景下的经济运行方式提供建议和支持。同时,通过研究股票市场理论,提高市场的有效性,对于我国股票市场的参与者也大有裨益。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上通过借壳上市的事件屡屡发生,由于在借壳上市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信息披露以及关联方交易等行为,当发生借壳上市时,就为我们研究股票市场的半强式有效提供了素材。在研究半强式有效市场时,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事件分析法,这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是信息在市场中不能正常传递的情况,因此与借壳上市的状态不谋而合,借壳上市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用事件分析法进行研究十分契合。本文使用单位根ADF检验法对我国股票市场所处的状态进行确定,结果证明我国正处于弱式有效市场,之后利用事件分析法,将借壳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加入到实证研究中来,对GARCH模型进行改进得到新的模型,经过此模型来证明我国市场是否在弱式有效市场上有所改善,结果是我国依然处于弱式有效市场,经过研究发现,在有效性方面,沪市强于深市。
【关键词】:市场有效性 借壳上市 半强式有效 事件分析法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5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1章 绪论12-24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15
- 1.1.1 研究背景12-14
- 1.1.2 研究意义14-15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5-21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5-16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6-21
- 1.2.3 文献评述21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21-23
- 1.3.1 研究内容21-22
- 1.3.2 研究方法22-23
- 1.4 创新点23-24
- 第2章 我国借壳上市相关概念与有效市场理论评述24-38
- 2.1 我国借壳上市相关概念24-31
- 2.1.1“壳”概念24
- 2.1.2“壳”公司种类24-25
- 2.1.3 借壳上市的动因25-28
- 2.1.4 借壳上市概念界定28
- 2.1.5 借壳上市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现状28-29
- 2.1.6 借壳上市中出现的问题29-31
- 2.2 有效市场理论综述31-34
- 2.2.1 有效市场假说的提出31-33
- 2.2.2 有效市场分类33-34
- 2.2.3 有效市场实现机制34
- 2.3 有效市场假说偏离34-38
- 2.3.1 股票市场异象34-35
- 2.3.2 投资者理性条件的违背35-36
- 2.3.3 套利的有限性36-38
- 第3章 弱式有效性实证分析38-41
- 第4章 半强式有效性实证分析41-48
- 4.1 数据选择41
- 4.2 研究方法41-42
- 4.3 市场模型42-43
- 4.4 实证过程43-44
- 4.5 结果与分析44-48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48-50
- 5.1 结论48
- 5.2 政策建议48-50
- 5.2.1 继续完善借壳上市过程中相关的法律法规48-49
- 5.2.2 加大对公司借壳上市的监管力度49
- 5.2.3 提高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的信息辨别和认知能力49-50
- 参考文献50-5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52-53
- 致谢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晓凤;杨军;张清海;;中国股票市场的弱式有效性检验:基于单位根方法[J];系统工程;2005年11期
2 刘堰;;中国股票市场弱势有效性分析——鞅方法[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3 胡波,宋文力,张宇光;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07期
4 宋颂兴,金伟根;上海股市市场有效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1995年04期
5 俞乔;市场有效、周期异常与股价波动——对上海、深圳股票市场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4年09期
6 赵宇龙,王志台;我国证券市场“功能锁定”现象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年09期
7 靳云汇,李学;中国证券市场半强态有效性检验——买壳上市分析[J];金融研究;2000年01期
8 张虹;中国股票市场效率的实证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9 解保华,高荣兴,马征;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实证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05期
10 孙碧波;移动平均线有用吗?——基于上证指数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借壳上市对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00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410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