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成都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8 14:10

  本文关键词:成都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案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成都市自2007年6月被批准设为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就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是统筹城乡建设发展的“三个集中”之一,城乡统筹规划提出:未来十年,成都市工业集中度达到80%,城市化率达到70%,土地规模经营达到75%。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和土地规模经营的需求都促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大力开展。作为全国最早实施增减挂钩项目的成都,在政策引导和项目经验上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尤其是成都市对引进社会资本实施增减挂钩项目具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和丰富的经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涉及农户的搬迁和集中居住、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农村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城镇用地指标需求等各个方面,涉及利益广泛,各方利益的均衡一直是各地实施项目关注的主要因素。同时增减挂钩项目现阶段也面临财政资金压力和政府技术、管理水平有限的问题,但当地发展和农户意愿又需要项目的大力推进,引进社会资金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同其他领域公共事业引进社会资本一样,社会资本的介入能缓解政府的资金压力、利用投资企业自身的优势更快更好的开展项目,也能引入竞争机制促进项目的良性发展,但投资企业因为自身的逐利性也会带来一定的实施风险。本文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以成都市几个增减挂钩项目为案例,对项目的投资方式、实施模式、项目管理和后续产业支持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分析成都市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增减挂钩项目的角色定位和实施作用,分析企业、政府和农户的利益博弈。通过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案例分析,本文认为作为公共事务的挂钩项目引入社会资本进行民营化经营是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在各级政府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整理和增减挂钩项目的大环境下,如何发挥企业的长处促进项目的良性发展特别是维护农户的利益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民间企业在资金、技术和管理上具有优势,社会资本的参与更能带来竞争机制,更能保障项目的创新和工程质量。同时本文也对项目中各方利益主体的利益平衡进行分析,认为通过制度完善和项目标准制定可以均衡项目各方利益,保障农户权益。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社会资本 利益均衡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99.2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恒;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失灵说及其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J];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本文关键词:成都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案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27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4327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a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