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理财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应计异象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4 05:04

  本文关键词:理财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应计异象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14年的中国股市可谓是牛市熊市的转折年,上证指数全年涨幅高达52.87%,实现了从“熊冠全球”到“牛冠全球”的华丽转身。随着股市渐渐形成的赚钱效应,越来越多的企业想从这一盛宴中分一杯羹。不过在收益增长的同时,投资者面临的风险也是水涨船高。首先财政部在近几年对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如2014年对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修订,无疑会增加投资者解读会计报表的难度,其余准则的修订亦会影响投资者的决定。其次沪港通的放开以及上证50ETF股票期权试点的实行,同样使得企业面临着较之前更大的投资风险。在这一背景下,机构投资者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能力,发挥专家理财的优势,帮助企业从资本市场中获利。随着机构投资者在我国资本市场中所显现出的作用日益深远,对机构投资者的相关研究也不断深入,这些研究对发展资本市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Sloan在1996年提出的“应计异象”问题为研究对象,试图检验我国资本市场是否存在类似的市场异象,并且通过应计异象考察机构投资者的持股行为是否可以表现出更为准确的定价能力。本文首先研究了现金流量和会计应计在持续性方面的差异,肯定了现金流量较之会计应计具有更高的持续能力。其次本文基于国内外应计异象的相关理论和文献,仿照Sloan(1996)的投资策略,对我国资本市场应计异象的存在性进行研究。对样本公司按会计应计高低进行分组,卖出最高会计应计组股票,同时买入最低会计应计组股票,通过套利投资获得显著的超额回报,证明在我国资本市场应计异象是存在的。最后还研究了理财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应计异象的影响。本文以Bushee(1998)提出的对机构投资者的划分方法为依据,通过对选取的525名机构投资者的指标得分值进行因子分析、计算均值,最终筛选出79名理财型机构投资者。通过本文构建的回归模型,验证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差异性对应计异象的影响,证实了理财型机构投资者积极行使自身权益,更好的抑制了应计异象的发生。
【关键词】:应计异象 机构投资者 应计项目 现金流量 累计超额收益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导论10-16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问题的界定及研究意义11-12
  • 1.2.1 研究问题的界定11-12
  • 1.2.2 研究意义12
  • 1.3 研究方法12-13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13
  • 1.5 研究的思路及框架13-16
  • 2 研究综述16-26
  • 2.1 应计异象的存在性16-19
  • 2.1.1 国外研究成果16-17
  • 2.1.2 国内研究成果17-19
  • 2.2 应计异象的成因19-22
  • 2.2.1 国外研究成果19-21
  • 2.2.2 国内研究成果21-22
  • 2.3 应计异象与其他市场异象的关系22-23
  • 2.3.1 国外研究成果22
  • 2.3.2 国内研究成果22-23
  • 2.4 机构投资者与应计异象23-25
  • 2.4.1 国外研究成果23
  • 2.4.2 国内研究成果23-25
  • 2.5 文献评述25-26
  • 3 理论基础26-29
  • 3.1 有效市场假说26-27
  • 3.1.1 有效市场假说的假设条件26
  • 3.1.2 有效市场假说的类型26-27
  • 3.2 委托代理理论27
  • 3.3 行为金融学27-29
  • 4 假设分析与研究设计29-35
  • 4.1 提出假设29-30
  • 4.2 数据来源30-31
  • 4.3 变量解释31-33
  • 4.3.1 会计应计31-32
  • 4.3.2 超额收益与累计超额收益32-33
  • 4.3.3 控制变量33
  • 4.4 假设模型33-35
  • 5 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35-48
  • 5.1 描述性统计结果35-37
  • 5.1.1 分年度的样本统计结果35-36
  • 5.1.2 会计应计分组的样本统计结果36-37
  • 5.2 单变量回归分析37-38
  • 5.3 实证结果分析38-48
  • 5.3.1 对会计应计和现金流量持续性的实证检验38-40
  • 5.3.2 对应计异象存在性的实证检验40-41
  • 5.3.3 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抑制应计异象的实证检验41-47
  • 5.3.3.1 机构投资者异质性的计量42-44
  • 5.3.3.2 机构投资者异质性的因子分析44-46
  • 5.3.3.3 机构投资者的回归分析46-47
  • 5.3.4 实证小结47-48
  • 6 结论、政策建议与本文局限性48-52
  • 6.1 结论48
  • 6.2 政策建议48-51
  • 6.3 论文局限性51-52
  • 主要参考文献52-56
  • 致谢56-57
  • 附录一:理财型机构投资者筛选结果57-59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59-60

【引证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健;刘斌;;应计异象与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本文关键词:理财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应计异象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85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4485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d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