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4 16:11

  本文关键词: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根据现代公司理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会产生一定的代理成本。随着企业经营日趋复杂化,股东人数量众多,意见趋于分散,因此较难对管理层施加有效监控。一般中小股东若对经营结果不满意,只能采取“以脚投票”的消极策略,难以对管理层进行进一步影响。相比之下,机构投资者基于其持股及资源优势,能够深入参与公司治理,积极增进股东投资价值,学界概称为机构投资者积极主义。 本文研究机构投资者行使股东权参与公司治理的法律机制,首先讨论机构投资者积极主义的两大普遍动力:第一,良好的公司治理确能增进公司绩效和股东权益;第二,机构投资者自身负有受托义务促进公司治理。而在我国,鉴于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发展机构股东积极主义还具有制衡控股股东、稳定证券市场、提高公司治理整体水平等重大特殊意义。 欲在我国发展机构投资者积极主义,首先需明确这一现象的产生与发展是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与制度因素共同作用、持续互动的产物。本文通过考察中美两国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的发展轨迹及现状水平,分析了在我国发展机构投资者积极主义的客观条件和现存瓶颈,并重点在法律制度层面讨论改善的途径。 由于美国股东积极主义的发展高度成熟,而我国机构投资者积极主义还处于萌芽,本文即采用比较研究方法,探讨美国法制中保证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两大关键机制:一是机构投资者受托义务,包括忠实义务、注意义务以及信息披露等具体规定;二是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法律途径,即股东权的行使如股东提案、委托书投票等。与之对应,本文亦分析了我国公司治理相关条文,旨在揭示目前机构投资者受托义务之缺位以及行使股东权时所遇之困境。 最后,本文提出建立机构投资人行使股东权的义务体系、完善公司股东权行使的相关制度、鼓励机构投资者进行合作等建议,以期能有助于我国机构股东积极主义的发展。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积极主义 信义义务 股东权 股东提案 征集委托书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3
  • 第一节 研究目的10-11
  • 第二节 研究方法11-12
  • 第三节 论文结构12-13
  • 第一章 机构投资人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分析13-21
  • 第一节 公司治理概述13-16
  • 一、 公司治理的含义与理论基础13-14
  • 二、 公司治理的模式14-15
  • 三、 公司治理的全球化浪潮15-16
  • 第二节 机构投资者概述16-18
  • 一、 机构投资者的概念16-17
  • 二、 机构投资者的特征17-18
  • 第三节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力18-21
  • 一、 收益成本分析18-20
  • 二、 机构投资者受托义务20-21
  • 第二章 机构投资者积极主义兴起21-42
  • 第一节 西方国家机构投资者积极主义的兴起21-29
  • 一、 股东消极主义21-22
  • 二、 机构股东积极主义兴起的因素22-25
  • 三、 机构投资者积极行动的发展阶段25-26
  • 四、 对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评价26-29
  • 第二节 中国发展机构投资者积极主义的意义、条件与现状29-39
  • 一、 中国公司治理的历史与现状30
  • 二、 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情况30-36
  • 三、 中国鼓励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重要意义36-38
  • 四、 中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现状38-39
  • 第三节 中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主要法律障碍39-42
  • 一、 机构投资者受托义务缺失——导致其缺乏积极行动的动力40
  • 二、 股东权行使途径不健全——导致其缺乏便捷的参与途径40-42
  • 第三章 机构投资人行使股东权的受托义务42-53
  • 第一节 美国机构投资者的概括信义义务(衡平法)42-46
  • 一、 注意义务43-44
  • 二、 忠实义务44-45
  • 三、 自律性条款45-46
  • 第二节 美国机构投资者行使股东权的具体义务(成文法)46-49
  • 一、 退休基金:《1974 年雇员退休收入安全法案》46-47
  • 二、 共同基金:《1940 年投资公司法》和《1940 年投资顾问法》47-49
  • 第三节 中国机构投资者行使股东权的受托义务49-53
  • 一、 机构投资者行使表决权的注意义务50-51
  • 二、 机构投资者行使表决权的忠实义务51
  • 三、 信息披露义务51
  • 四、 要求机构投资者制定并公布关于公司治理的自律性准则51-53
  • 第四章 机构投资者股东权的行使途径53-71
  • 第一节 美国机构投资者行使股东权的法律途径54-64
  • 一、 委托书征集制度54-59
  • 二、 股东提案权59-62
  • 三、 董事提名制度62-63
  • 四、 非正式途径63-64
  • 第二节 中国机构投资者行使股东权的法律途径64-71
  • 一、 委托书征集制度64-67
  • 二、 股东提案权67-71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71-76
  • 一、 建立机构投资人行使股东权的义务体系71-73
  • 二、 完善公司股东权行使的相关制度73-74
  • 三、 鼓励机构投资者进行合作74-76
  • 参考文献76-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忠;曾德明;陈春晖;;机构投资者与管理者的利益冲突对企业并购的影响[J];湖湘论坛;2006年01期

2 朱雪华;;公司治理不能指望机构投资者[J];理论界;2008年04期

3 邱进前;英国行业性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J];河北法学;2005年04期

4 王建中;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思考[J];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05期

5 张朝晖,杨俊龙;中国股市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J];学习论坛;2004年07期

6 王庆;;浅析我国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的完善[J];中国-东盟博览;2011年04期

7 张迹,张左;重视和发挥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安然事件的启示[J];长白学刊;2002年05期

8 陈剑;公司治理结构模式比较及启示[J];桂海论丛;2004年02期

9 叶向阳;公司治理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发展趋势[J];东南亚纵横;2003年08期

10 刘伟;姚明安;;股权制衡、法律保护与股改对价[J];南方经济;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伊志宏;李艳丽;江轩宇;;机构投资者具有监督作用吗——来自股权激励宣告公司的证据[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金莲花;张志花;;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来自沪市A股的经验证据[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王雪荣;董威;;中国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新论[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于潇;;美日公司治理模式差异形成的历史根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5 姚颐;刘志远;;机构投资者可以成为大股东的制衡力量吗?[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6 杨海燕;孙健;;监督或无为:异质机构投资者对代理成本的影响[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唐松莲;袁春生;;投资者或投机者:从持股行为与公司业绩关系看机构投资者治理角色[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谢德仁;张高菊;;金融生态环境、公司治理与债务重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9 于李胜;王艳艳;杨丽彬;;投资者特征与盈余公告后的漂移现象(PEAD)[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10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之关系研究[A];全国企业改制中的内部审计作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21世纪公司治理新模式:机构投资者主导的现代企业制度[N];中国企业报;2000年

2 高明华;相对控股:完善公司治理新趋势[N];上海证券报;2008年

3 王tD;国际机构投资者愿意多付近三成溢价[N];国际商报;2007年

4 新疆证券研究所 商金和;以制度创新改善中小企业治理[N];证券时报;2004年

5 李俊辉;28.5%:公司治理结构也能溢价[N];中国经营报;2007年

6 陆星兆;引入机构股东改善公司治理[N];证券时报;2007年

7 曹再华;公司治理中的公司控制权争夺[N];财会信报;2005年

8 博凡;公司治理得好可获溢价投资[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9 仲继银;机构投资者怎么做[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10 彭友;马蔚华:让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N];上海证券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有彬;关系投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罗栋梁;我国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3 陈全伟;机构投资者:一般理论和中国实践[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4 郎唯群;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汪忠;基于机构投资者视角的目标公司治理评价及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6 陈仲民;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结构[D];吉林大学;2005年

7 杨世勇;制度约束、大股东代理与机构投资者持股选择[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8 刘杰文;机构投资者对资本市场效率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赵利人;中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林文生;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机构投资者的行为与监管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雅;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2 张霞;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闫惠;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孟静怡;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惰性问题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5 蒙惠芳;我国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治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6 裴崇毅;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王帅;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芮苏仙;行为视角下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影响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9 陈江宁;被“错杀”的增发: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9年

10 范玉琳;积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99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4499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b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