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上市公司涨停板效应及其幅度设定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4 08:21
本文关键词:创业板上市公司涨停板效应及其幅度设定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创业板上市公司 涨跌停板制度 合理涨跌幅范围
【摘要】:建立涨跌停板制度的初衷是为了将价格波动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然而,国内学者对该制度的作用的讨论却从未停息过。支持者以为:价格涨跌幅限制制度有利于防止投资者的恐慌而可能出现的过度反应,有利于使价格波动的幅度降低,市场风险得到控制;而反对者则以为:价格涨跌幅限制制度并没有使价格波动幅度降低,反而增加了后续交易日市场的波动,阻碍了均衡价格的形成,使市场机制的发挥受到影响。为研究涨跌停板制度对我国新兴创业板市场的影响,本文选用创业板上市公司个股日线数据,利用11日交易链数据,并选择使用“事件研究法”及“分组比较法”两大研究方法,对价格涨跌幅限制的波动性外溢效应、延迟价格发现效应和阻碍交易效应这三大效应依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概括为:第一、在股价大幅上涨时,出现了波动性外溢到事件日后第一个交易日,并推断这一现象是由涨停板制度引起的,因而在股价大幅上涨时价格涨跌幅限制制度引起了波动性溢出效应;股票价格发生大幅下跌时,波动性未出现外溢至事件日后交易日的情况,而仅仅出现了事件日前几个交易日波动性较大幅度增加的现象,由此可推断,在股价大幅下跌时,涨跌停板并未导致波动性溢出效应的产生。第二、股价发生大幅上涨及大幅下跌两种情况下,涨停板制度使得交易被人为阻止,使价格对新信息的反应有所延迟,使得股票不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新均衡,由此验证了价格涨跌幅限制制度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价格延迟发现效应。第三、在股票价格向上运动时,投资者对涨停股票持有量的调整将持续到股票涨停后的下一个交易日,由此可以看出涨停板制度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阻碍交易效应得到了验证;而在股票价格向下运动时,投资者对跌停股票持有量的调整在股票跌停当日就完成了调整,因此不存在阻碍交易效应。以上实证结果表明涨跌停板制度对创业板市场的价格行为造成了一定的扭曲,因此,以找到一个更合理的价格涨跌停幅度为目标,本文尝试构建一个人工模拟股票市场模型,该模型是在订单驱动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同时尽可能地对投资者在竞价交易时的投资行为进行研究并尝试刻画这种行为,在模拟实验中,本文对股票价格设置出不同涨跌幅比率,研究结果显示,适当扩大涨跌幅比率,非但不会增大股票收益的波动,反而会降低收益的波动。
【关键词】:创业板上市公司 涨跌停板制度 合理涨跌幅范围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5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22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9-10
- 一、选题背景9
- 二、研究意义9-10
- 第二节 涨跌停板制度及其幅度设定文献综述10-19
- 一、涨跌停版制度的理论综述10-14
- 二、涨跌停板制度的实证研究14-17
- 三、有关涨跌停板幅度设定研究17-19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9-20
- 第四节 论文创新之处20-22
- 第二章 我国创业板市场涨跌停板制度的理论研究基础22-34
- 第一节 我国创业板市场基本概述22-29
- 一、创业板市场的概念22-23
- 二、创业板市场的特征23-25
- 三、创业板市场的功能25-26
- 四、我国创业板市场与主板市场的差异性比较26-29
- 第二节 证券市场价格稳定机制概述29-33
- 一、证券市场价格稳定机制内涵29-30
- 二、证券市场价格稳定机制内容30-31
- 三、涨跌停板制度的概念和界定31-32
- 四、关于涨跌幅限制制度的争论32-33
- 第三节 我国涨跌停板制度的特点33-34
- 第三章 创业板上市公司涨跌停板效应实证研究34-51
- 第一节 实证设计34-37
- 一、样本数据的筛选及处理34
- 二、样本集的确定34-36
- 三、描述性统计36-37
- 第二节 波动性外溢假说检验37-41
- 一、检验方法37-38
-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38-41
- 第三节 延迟价格发现假说检验41-45
- 一、检验方法41-42
-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42-45
- 第四节 阻碍交易假说检验45-51
- 一、检验方法45-46
- 二、实证分析46-49
- 三、小结49-51
- 第四章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涨跌停板幅度设置研究51-61
- 第一节 模型设计51-56
- 一、交易规则设定51-52
- 二、模型设计52-56
- 第二节 模拟分析56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56-61
- 一、模拟实验结果56-59
- 二、涨跌停板幅度设定实证研究59
- 三、政策建议59-61
- 结论61-63
- 一、研究结论61-62
- 二、研究不足及展望62-63
- 参考文献63-66
- 致谢66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麦元勋;;证券流动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江苏商论;2009年01期
2 刘海龙,吴文锋,吴冲锋;涨跌幅限制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3 孙培源,范利民;涨跌幅限制与投资者过度反应:一个基于均衡价格估计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4年04期
4 聂富强;宋国军;;沪、深股市波动不对称性的实证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年01期
5 陆磊;刘思峰;;节日效应在中国股票市场的表现[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8年04期
6 于蓓;;沪深A、B股市场分割的实证研究——基于GARCH模型的收益率波动引导关系[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7 靳庭良,喻东;涨跌停板制度对沪深股市不同期限股指收益率波动性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5年08期
8 曹松涛;;政府政策与中国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J];前沿;2012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小亮;李志平;;基于演化博弈的投资者从政效应行为及其对策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本文编号:5403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540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