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权性质、上市企业定向增发与银行信贷资金配置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控股权性质、上市企业定向增发与银行信贷资金配置的关系
【摘要】:基于信号发送理论,分析国有与民营控股上市企业定向增发认购方式和大股东认购比例差异对企业后续信贷融资能力变化的影响,并以中国A股市场2006—2011年实施定向增发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民营控股上市企业信贷融资能力随其定向增发融资率水平和大股东认购比例提高而明显增强。相比资产置换这种非现金方式而言,现金认购会显著降低民营控股企业后续信贷融资比例,但国有控股上市企业定向增发认购方式和大股东认购比例差异均不会对其信贷融资产生显著影响。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理学院;广东金融学院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控股权性质 定向增发 信贷资金配置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时变融资约束视角下的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研究》(71262010)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定向增发对公司资金配置效率影响研究》(YY1330)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股市周期、房产泡沫与经济增长研究》(12YJ44)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研究:控股权性质与资金配置效率》(13YJ29)
【分类号】:F832.51;F832.4;F275
【正文快照】: 一、引言长期以来,银行信贷是中国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可知,1992—2013年间中国银行新增贷款余额约为717 088.3亿元人民币,而境内股票融资总额约为51 226.1亿元,仅占银行新增贷款融资额的7.1%。信息不对称是影响企业能否获得银行信贷的主要因素,在严格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易行健;张德常;;不对称信息、简单分类、信贷约束和信贷集中共存——解释我国信贷资源配置不协调的一种新思路[J];财贸经济;2007年11期
2 汤颖梅;魏文娟;;金融发展、企业控股权性质与商业银行长期信贷资金分配[J];金融论坛;2011年11期
3 严武;李佳;刘斌斌;;定向增发、控股权性质与产业升级效应分析[J];当代财经;2014年05期
4 吕品;王大俊;;我国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比较研究[J];产经评论;2011年04期
5 姚宇;庆东瑞;;信贷规模、效率和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驱动力的影响分析——基于LMDI乘法分解[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跃辉;民营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结构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蒋满霖;王茂荣;;我国民营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经济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张良悦;;内化市场规则,促进民企发展——民营企业发展问题研究综述[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姚达;;如何化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症结——以浙江省为例[J];北方经济;2007年14期
5 王殿斌;;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徐金发,王敏进;处置不良资产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J];商业研究;2003年07期
7 肖奎喜,李经兰,杨义群;开放经济下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演变[J];商业研究;2003年17期
8 高俊利,黄哲强;关于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3年22期
9 齐美东;试析我国发展民间金融的必然性[J];商业研究;2005年15期
10 杜秋莹;;民营经济内生性融资机制的构建[J];商业研究;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晓红;;渐进改革中的利率制度安排与变迁[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郑江淮;赵延光;宋雪清;;非国有化、产权多元化与经济绩效——非国有经济内部结构性差异及变化趋势的实证研究[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姜会明;;吉林省农村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4 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课题组;戴季宁;陈海波;;关于安徽省信贷集中度的调研报告[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5 许文彬;姚立涛;;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探析[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罗正英;汪文昕;;会计信息质量会影响中小板企业信贷融资可获性吗?——基于内部治理结构角度的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白俊;连立帅;;货币政策、产权性质与信贷资金配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白俊;连立帅;;货币政策、产权性质与信贷资金配置[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邓建平;;银行关联、审计意见与债务契约——基于我国民营企业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曾诗鸿;李双杰;莫志宏;;北京市民办高等教育投资研究[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栋;董事会职能影响企业多元化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花贵如;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长海;企业影响力、会计稳健性与资源配置效率[D];暨南大学;2010年
4 李春光;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宋淑琴;信贷契约的治理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李锦玲;关系网络、银行信贷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陈晓敏;财务重述公司盈余质量特征及其经济后果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蒙蒙;中国西部地区农村牧区民间借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瑞明;国有企业如何拖累了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的经验证据[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陈德富;我国中小企业利基战略、调节因素与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一能;货币政策与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D];暨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红艳;廖英姿;;所有制、市场分割与公司资本配置效率[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王连军;;金融危机背景下政府干预与银行信贷风险研究[J];财经研究;2011年05期
3 朱恒鹏;;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资本自由度指数:1999—2004[J];财贸经济;2007年03期
4 汪炜;李甫伟;;股市发展能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吗——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J];财贸经济;2010年09期
5 何晓夏;章林;;中国区域金融结构差异研究[J];金融论坛;2010年01期
6 万芊;刘力;;地区金融环境与中小企业融资行为——基于苏州、无锡中小企业调查问卷的研究[J];金融论坛;2010年10期
7 徐涛;;信息不对称、关系型融资与新型的银企关系[J];产业经济评论;2003年01期
8 刘赣州;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与资本配置效率相关性的实证分析[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9 韩立岩,蔡红艳;我国资本配置效率及其与金融市场关系评价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01期
10 潘文卿,张伟;中国资本配置效率与金融发展相关性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建中;;警惕定向增发中的关联交易[J];新财经;2006年06期
2 闫莉;;定向增发:烫手山芋变成香饽饽[J];股市动态分析;2006年28期
3 刘亮;;海航定向增发悬疑[J];资本市场;2006年07期
4 黄建中;;“九折规则”失灵与定向增发泛滥[J];股市动态分析;2006年31期
5 索建宏;;定向增发方案主要内容[J];会计师;2006年11期
6 索建宏;;定向增发对投资者利益影响分析[J];会计师;2006年11期
7 凌爱文;;定向增发登陆A股市场[J];首席财务官;2006年06期
8 高正昶;;上市公司为何热衷于定向增发[J];财务与会计;2006年22期
9 杨海蓉;;定向增发作为并购工具在资本市场的应用[J];世界经济情况;2006年05期
10 张颖;;从“驰宏锌锗”看如何完善定向增发的相关制度[J];财务与会计;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黎文靖;江伟;;制度安排、大股东支持与定向增发折价——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章卫东;邹斌;廖义刚;张蓉星;;定向增发股份解锁后机构投资者减持行为与盈余管理——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解锁的经验数据[A];第三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俞静;;究竟是大股东利益输送抑或投资者乐观情绪推高了定向增发折扣?——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吴育辉;魏志华;吴世农;;定向增发的时机选择、停牌操控与控股股东掏空[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熊剑;陈卓;;大股东营私:定向增发与减持套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裘莹;宋英慧;安亚人;;定向增发对象类型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2006~2010)[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俞静;徐斌;;发行对象、市场行情与定向增发市场反应异象——基于中国证券市场数据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丽靓;定向增发慎防“概念”炒作[N];证券日报;2007年
2 侯捷宁;定向增发相关规则正在完善[N];证券日报;2007年
3 朱宝琛;定向增发频遭红牌的背后[N];证券日报;2007年
4 张歆;定向增发股 暴涨暴跌藏风险[N];证券日报;2007年
5 ;新股定向增发规则指引将颁布[N];财会信报;2006年
6 CUBN记者 邓赞赞;压缩寻租空间 定向增发新规或将出台[N];中国联合商报;2007年
7 余凯;关注定向增发新潮流下的投资机会[N];中国冶金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曹腾;全流通时代 定向增发变脸“资产证券化”[N];中国证券报;2006年
9 江苏天鼎 秦洪;定向增发 新的奶酪[N];中国证券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赵凯;驰宏锌锗 定向增发方案顺利通过[N];中国证券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根;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定价偏好及经济后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曹立z
本文编号:5621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562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