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P2P网络借贷与小额贷款公司的合作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2 13:05

  本文关键词:P2P网络借贷与小额贷款公司的合作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P2P网络借贷 小额贷款公司 线上+线下 合作模式


【摘要】:P2P网络借贷(Online Peer to Peer Lending)是指基于互联网的,个人对个人、点对点的,不经过第三方机构(如银行)的直接借贷模式,借款人、投资人的开发、审核,借贷双方撮合,风险控制,收回借款均在线上进行。P2P网贷平台最早于2005年出现在英国,之后于2007年传入我国,我国第一家P2P网贷平台为拍拍贷。P2P网贷平台7年来一直野蛮生长,处于“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外部监管的”三无境地,“跑路”、“倒闭”事件频发,外界既有质疑也有对该行业的肯定。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产生,是由于国家为扶持“三农”经济与中小企业发展,有意使小额贷款公司合法化,从而引导民间资本流向弱势群体。P2P网络借贷与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定位均是服务传统金融无法覆盖的弱势群体,都有着“普惠金融”的特质。在国内特殊的市场环境之下,本土P2P借贷平台开始对舶来的纯线上模式进行调整,出现了多种“线上+线下”模式,其中就有P2P网贷平台与小额贷款公司的合作,即由小贷公司推荐借款人,平台负责线上开发投资人,分工明确。这种新型模式使小贷公司可以绕过监管借道融资,打破资金瓶颈,突破地域限制,而P2P平台则可借此降低风险与运营成本。双方合作实现了业务突破。本文第一部分主要梳理了P2P网贷平台、小额贷款公司的相关研究文献,发现鲜有学者对该种合作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分别描述了我国P2P网贷平台与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分析了两者所处的市场环境,以及各自的发展优势及发展瓶颈。接下来在第四部分中,本文从两者优势互补的角度,深入挖掘两者的合作契机,揭示了双方合作能够解决的问题。对两个合作主体来说,主要体现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业务突破;对整个市场来说,主要体现在两者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能够更好的补缺现有金融体系的空白,覆盖弱势群体,发挥1+12的作用。本文在第五部分引入了典型合作案例——有利网,以有利网为观察窗口,发现了一些合作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在文章最后,笔者对P2P网络借贷与小额贷款公司的合作提出了发展建议。笔者对两者合作进行深入研究后,得出如下结论:第一,P2P网贷平台与小额贷款公司的合作在当前环境下竞争力强,能够在“服务小微”方面发挥1+12的作用;第二,这种合作方式能否健康发展,能否优化市场,有赖于双方的业务能力,以及网络技术、法律、监管、行业自律等方面的外部环境建设;第三,P2P网贷平台与小额贷款公司都应顺应时代变化,积极调整各自发展方式,不应受制于这种合作。
【关键词】:P2P网络借贷 小额贷款公司 线上+线下 合作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4;F724.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0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0-13
  • 一、选题背景10-12
  • 二、研究意义12-13
  • 第二节 文献综述13-18
  • 一、P2P网络借贷国内外文献研究13-15
  • 二、小额贷款公司国内外文献研究15-16
  • 三、P2P平台与小贷公司的合作研究16-18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案、创新与不足18-20
  • 一、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案18-19
  • 二、创新点和不足19-20
  • 第二章 我国P2P网络借贷概述20-33
  • 第一节 我国P2P网络借贷产生原因20-22
  • 第二节 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现状22-30
  • 一、我国P2P网络借贷模式22-23
  • 二、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数据23-30
  • 第三节 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监管30-33
  • 一、监管趋势30-31
  • 二、P2P网络借贷行业自律31-33
  • 第三章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概述33-38
  • 第一节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产生原因33-34
  • 第二节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现状34-36
  • 一、我国小额贷款公司业务特点34-35
  • 二、我国小额贷款行业数据35-36
  • 第三节 我国小额贷款行业监管36-38
  • 第四章P2P网络借贷与小额贷款公司的合作效应38-51
  • 第一节P2P网络借贷的优劣势分析38-42
  • 一、我国P2P网络借贷的优势及发展意义38-40
  • 二、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劣势40-42
  • 第二节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优劣势分析42-46
  • 一、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优势42-44
  • 二、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劣势44-46
  • 第三节 P2P网络借贷与小额贷款公司合作效应分析46-50
  • 一、P2P网络借贷角度46-47
  • 二、小额贷款公司角度47
  • 三、两者协同发展47-50
  • 第四节 本章小结50-51
  • 第五章 合作案例分析——基于有利网51-63
  • 第一节 有利网基本运作情况51-55
  • 一、有利网简介51-52
  • 二、产品介绍52-53
  • 三、运作模式53-54
  • 四、风控措施54-55
  • 第二节 有利网经营业绩55-58
  • 一、成交额激增55-56
  • 二、参与者增加明显56-57
  • 三、利率水平低57
  • 四、逾期率低57-58
  • 五、发展指数评级前十58
  • 第三节 合作存在的问题58-63
  • 一、借款质量59
  • 二、道德风险59
  • 三、担保资质59-60
  • 四、变相杠杆60
  • 五、资金安全60-62
  • 六、议价能力62
  • 七、法律合规问题62-63
  • 第六章 两者合作的发展建议63-67
  • 第一节 合作主体发展建议63-64
  • 一、针对借款质量问题和道德风险63
  • 二、针对担保资质问题63
  • 三、针对变相杠杆问题63
  • 四、针对资金安全问题63-64
  • 五、针对议价风险64
  • 第二节 外部环境建设64-67
  • 一、完善法律制度与外部监管64-65
  • 二、加强P2P网络借贷行业的自律65-66
  • 三、加快建设个人征信体制66
  • 四、提高网络安全技术66-67
  • 结论67-68
  • 参考文献68-70
  • 致谢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经良;运用小额信贷拓宽就业渠道——对柳州市小额信贷扶持下岗女工再就业试点工作的思考[J];桂海论丛;2003年S1期

2 乔瑜华,韩更章;我国小额信贷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J];理论导刊;2005年11期

3 胡战,勇谢,华模,丁朝志;浅谈小额贷款运作与信用社区建设的[J];武汉金融;2005年11期

4 俞小平;聂影;;福建省中低收入林农小额长期贷款问题探讨[J];林业经济;2007年11期

5 林丽琼;;小额信贷:近期文献述评[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杨威;;浅析我国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金融研究;2007年09期

7 张浩;;以广元试点为例探索小额信贷的发展方向[J];消费导刊;2007年08期

8 李贤;;小额信贷的创新性特征对改进传统金融产品的启示[J];技术与市场;2007年10期

9 何晓玲;;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商业时代;2007年35期

10 穆林;;小额信贷的国际经验在中国的实践及其启示[J];西部金融;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秀芳;于树胜;;小额信贷与金融创新问题探讨[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2年

2 王敏;;对陕西省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典型调查[A];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九届金融征文获奖论文集[C];2011年

3 程恩江;Abdullahi D.Ahmed;;信贷需求:小额信贷覆盖率的决定因素之一——来自中国北方四县调查的证据[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4期[C];2008年

4 陈肯界;张少辉;;基于小额贷款效率视角下小额信贷促进农户增收的非线性分析[A];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中国人民银行潍坊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刘云昭;杨金柱;吴兴勇;庆建奎;陈建昌;;中国特色的农村小额信贷模式——潍坊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案例[A];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践(2010)[C];2011年

6 戴亮;漆明春;;贵州省农信社小额信贷的信用风险及其管理与防范研究[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苏彤;卢颖;;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介入小额信贷业的模式选择[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8 朱建芳;;普惠金融体系下小额信贷绩效内涵及其评价的理论模型构建[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青年基金获得者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汪锋;;开发性金融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模式研究[A];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九届金融征文获奖论文集[C];2011年

10 杨文硕;;小额贷款公司“银行化”的法律思考[A];金融法学家(第三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武锐;小额贷款公司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姜美善;小额信贷:影响、持续性和推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宁兰;基于小额保险的小额信贷风险防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4 梁巧慧;股东构成与小额贷款公司多重目标实现[D];山东大学;2015年

5 鲍岱钦;中国林业发展的小额贷款支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6 冯希莹;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政策执行过程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唐文萍;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8 李莉莉;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评价[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冰;甘肃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吴循;小额信贷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3 刘苇;小额信贷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刘俊;小额信贷引入小额保险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5 朱新玲;金融性财务公司小额贷款监管体系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6 张治鑫;小额诉讼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7 魏春华;深圳市小额信贷创新发展及规范管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8 黄芸芸;小额旅游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9 胡雨斌;关于改善小额贷款行业经营状况的研究[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5年

10 范周隆;小额贷款公司非现场监管体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094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6094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1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