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东塘支行贷款风险管理体系改进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工商银行东塘支行贷款风险管理体系改进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工商银行东塘支行 贷款风险管理 信用评级 风险管理体系
【摘要】:贷款风险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贷款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银行经营的好坏。商业银行在金融业中占据主体地位,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高商业银行的收益,对当前经济稳定发展和金融环境稳定有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还处于较低的水平,贷款风险管理制度中存在不少问题,贷款风险管理仍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因此,加强贷款风险管理意识,有效防范贷款风险是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当务之急。本文以中国工商银行东塘支行为研究对象,围绕银行贷款风险管理问题展开研究。首先系统介绍了工行东塘支行贷款风险管理的贷款业务流程和信贷发展情况,通过对其现状的分析发现信贷风险评价体系、过程防范机制、考核评价体系和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等方面存在问题。在参考贷款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经验与工行东塘支行的实际情况,从信息不对称、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和现有体制不健全等方面改进其贷款风险管理体系。文章认为,针对政策环境、管理文化可能存在的诸多风险,优化外部政策环境、完善内部保障机制、构建风险管理文化等是其贷款风险管理体系改进方案实施的保障。最后从银行内部约束机制、总体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等阐述了其风险管理体系改进后的预期效果。本文研究对提升工行东塘支行贷款风险管理水平,形成内部约束机制,保护投资者权益,提升总体经营效率,实现稳健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本文改进后的贷款风险管理体系,对其它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国工商银行东塘支行 贷款风险管理 信用评级 风险管理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23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12-14
- 1.1.1 选题背景12-13
- 1.1.2 选题意义13-14
- 1.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14-20
- 1.2.1 文献综述14-16
- 1.2.2 理论基础16-20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20-23
- 1.3.1 研究内容20-21
- 1.3.2 研究方法21-23
- 第2章 中国工商银行东塘支行贷款风险管理现状分析23-42
- 2.1 中国工商银行东塘支行概况23-31
- 2.1.1 中国工商银行东塘支行简介23-24
- 2.1.2 中国工商银行东塘支行贷款业务流程24-27
- 2.1.3 中国工商银行东塘支行信贷发展情况27-31
- 2.2 中国工商银行东塘支行贷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31-37
- 2.2.1 信用评价体系不尽合理31-33
- 2.2.2 过程防范机制不完善33-34
- 2.2.3 考核体系不科学34-35
- 2.2.4 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35-37
- 2.3 中国工商银行东塘支行贷款风险管理原因分析37-42
- 2.3.1 银行与借款人间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37-38
- 2.3.2 贷款风险管理的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38-39
- 2.3.3 缺乏适合自身的风险管理机制39-40
- 2.3.4 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现有体制不健全40-42
- 第3章 中国工商银行东塘支行贷款风险管理体系改进方案的设计42-58
- 3.1 国外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实践与启示42-45
- 3.1.1 国外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主要做法42-44
- 3.1.2 国外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启示44-45
- 3.2 中国工商银行东塘支行贷款风险管理体系改进思路45-49
- 3.2.1 指导思想和目标45
- 3.2.2 设计原则45-47
- 3.2.3 方法与指标选取47-49
- 3.3 中国工商银行东塘支行贷款风险管理体系改进的主要内容49-58
- 3.3.1 完善风险管理制度49-53
- 3.3.2 强化全面信贷流程监督53-54
- 3.3.3 突出信息技术与方法应用54-55
- 3.3.4 重视业务人才培养55-57
- 3.3.5 优化担保体系57-58
- 第4章 中国工商银行东塘支行贷款风险管理体系方案的实施与保障58-64
- 4.1 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58-60
- 4.1.1 违约风险58-59
- 4.1.2 运营风险59-60
- 4.2 主要保障措施60-62
- 4.2.1 优化外部政策环境60
- 4.2.2 完善内部保障机制60-62
- 4.2.3 构建风险管理文化62
- 4.3 预期效果分析62-64
- 4.3.1 完善了银行内部约束机制63
- 4.3.2 提高了银行总体的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63
- 4.3.3 提升了银行服务质量63-64
- 结论64-66
- 参考文献66-69
- 致谢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新悦;李晓琴;范瑞春;;简论新凯恩斯主义的信贷配给理论及其对中国信贷市场的启示[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2 曹志鹏;赵明旭;;银行视角下小企业融资困境与信贷支持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年01期
3 吕进中;;征信信息共享与信贷资源配置效率[J];上海金融;2015年01期
4 李天慈;李映照;;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南方金融;2014年09期
5 杭元涛;;浅谈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4年17期
6 侯晓强;;新形势下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及策略探究[J];时代金融;2014年20期
7 郝颖;绳冉冉;周俊杰;;基于matlab的银行风险评价[J];现代商业;2013年30期
8 潘妍;;关于农村信用社现行管理体制的几点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3年19期
9 张岩;罗莉;;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指标的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16期
10 郑蕾;;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控制关键[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曾岳腾;河源市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风险控制研究[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4年
2 石兵;农行甘肃省分行个人贷款风险管理策略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3 马韬;A银行西安分行贷款风险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4 张磊;工行基层支行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伍可珂;湖南省工商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6 江木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管理制度设计[D];厦门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669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666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