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企业质量、IPO抑价与股权再融资可能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3 18:02

  本文关键词:企业质量、IPO抑价与股权再融资可能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IPO抑价率 信息不对称 信号传递理论 投资者情绪


【摘要】:对股票市场IPO抑价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研究IPO抑价的中西方理论也非常丰富,有基于信息对称,也有基于信息不对称的IPO抑价理论。我国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对股票发行制度不断进行改革,股权分置改革以后进入“全流通”时代,不正常的高抑价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这也反映出我国新股定价制度趋于更加合理,信息披露质量有所提高。相比不理性的投资行为,IPO抑价可能更多的受企业质量价值相关信息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2009年7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的上证A股、中小板和创业板三个市场的836家公司的相关数据为样本依据,检验IPO抑价原因。实证研究主要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选取衡量企业质量的相关变量,根据IPO抑价理论提出假设,建立这些变量与IPO抑价的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检验企业财务、公司治理、高管团队质量、上市公司风险和综合企业质量与IPO抑价关系;在第二部分:检验上市公司IPO抑价率与上市4年内股权再融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大多数影响企业质量的指标变量与IPO抑价之间的关系符合假设,有些比较显著;企业综合质量与IPO抑价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正相关;结果说明IPO抑价率与股权再融资可能性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本文发现了IPO抑价信号传递理论在我国资本市场并不完全适用,我国发行政策的市场化改革有效率。
【关键词】:IPO抑价率 信息不对称 信号传递理论 投资者情绪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3.2;F832.51;F27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7
  • 1 绪论7-10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7-8
  • 1.1.1 研究背景7
  • 1.1.2 研究意义7-8
  • 1.2 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8-9
  • 1.2.1 研究思路8
  • 1.2.2 论文结构8-9
  • 1.3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9-10
  • 1.3.1 研究的创新9
  • 1.3.2 不足之处9-10
  • 2 国内外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综述10-17
  • 2.1 市场有效性假说10
  • 2.2 企业质量衡量理论10-12
  • 2.3 IPO抑价理论12-15
  • 2.3.1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12-14
  • 2.3.2 基于投资者情绪理论14-15
  • 2.4 企业质量、IPO抑价和股权再融资之关联性15-16
  • 2.5 文献述评与小结16-17
  • 3 企业质量与IPO抑价的统计分析17-31
  • 3.1 企业质量与IPO抑价的衡量17-20
  • 3.1.1 IPO抑价的定义与衡量17-18
  • 3.1.2 衡量企业质量相关变量的选取与定义18-20
  • 3.1.3 数据来源与计算方法20
  • 3.2 描述性统计分析20-30
  • 3.2.1 抑价水平20-22
  • 3.2.2 企业财务质量22-25
  • 3.2.3 企业公司治理水平25-27
  • 3.2.4 企业管理团队质量27-28
  • 3.2.5 企业上市前先验不确定性28-29
  • 3.2.6 控制变量29-30
  • 3.3 本章小结30-31
  • 4 企业质量与IPO抑价之间的实证研究31-50
  • 4.1 企业质量与IPO抑价的实证假设31-34
  • 4.2 企业质量变量因子分析34-37
  • 4.2.1 上市公司财务质量因子分析34-36
  • 4.2.2 上市公司公司治理水平因子分析36-37
  • 4.2.3 上市公司高管团队质量因子分析37
  • 4.3 企业质量与IPO抑价之间的关系37-46
  • 4.3.1 基本假设检验37-39
  • 4.3.2 估计模型的修正显著性检验39-43
  • 4.3.3 企业质量与IPO抑价相关性实证结果43-45
  • 4.3.4 本节小结45-46
  • 4.4 企业质量与IPO抑价关系稳健性检验46-48
  • 4.4.1 基本假设检验46-48
  • 4.4.2 估计模型的修正显著性检验48
  • 4.5 本章小结48-50
  • 5 IPO抑价与股权再融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50-52
  • 5.1 实证假设50
  • 5.2 样本及变量选择50
  • 5.3 IPO抑价与股权再融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50-51
  • 5.4 本章小结51-52
  • 6 结论与建议52-54
  • 6.1 结论52-53
  • 6.2 建议53-54
  • 参考文献54-57
  • 致谢57-58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李维安;;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状况评价研究——来自2008年1127家上市公司的数据[J];管理世界;2010年01期

2 浦剑悦,韩杨;新股发行抑价的两种模型检验[J];南开管理评论;2002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晓伟;新股“破发潮”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264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7264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8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