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本文关键词:试析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摘要】:随着体制改革在农村的大力推行,国有商业银行的存在已经不适应农村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而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要支撑[1],已经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农村信用社的不断壮大,资金的流通量也在不断的增多,相应的金融风险也日益凸显出来。信贷风险作为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主要部分,是阻碍农村信用社进行规模扩大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了当前的农村信用社信贷的风险,并且针对相应的风险提出了防范措施,希望能对相关研究人士提供些许帮助,希望可以能够为维护农村的金融环境尽一份力。
【作者单位】: 永年县农村信用联社股份有限公司大北汪信用社;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信贷风险 风险防范
【分类号】:F832.4
【正文快照】: 农村信用社的存在是推进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资金缺乏是制约农村发展的主要原因,要想保证农村建设的有序进行,就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因此解决信贷风险是当下最重要的任务[2]。信贷风险的主要表现就是贷款人员不能按照规定期限偿还贷款的可能性。这样贷款不能都及时收回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艳华;骆永民;;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防范效率的实证分析[J];宁夏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云燕;王磊玲;罗剑朝;;县域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的影响因素[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峰;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2 张云燕;陕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影响因素及控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凡芝;;浅谈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J];河北金融;2006年09期
2 荀少辉;;农村信用社新增不良贷款成因及防范措施[J];河北金融;2008年06期
3 郭彦斌;门素梅;;银企信息失衡下的银行信贷风险分析及其防范[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周剑波;贷款风险度量在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中的应用[J];海南金融;2004年10期
5 刘书启;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表现形式及防范措施[J];经济师;2005年08期
6 周翔;;专项央行票据政策在安徽省实施的政策效果研究[J];经济纵横;2007年10期
7 刘敏祥;我国农户信用分析的规范化设计[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年01期
8 谢平;徐忠;沈明高;;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评价[J];金融研究;2006年01期
9 董晓林;褚保金;杨晓蓉;;农信社央行专项票据置换的政策效应评估——基于安徽亳州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8年09期
10 人民银行亳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荣刚;;农村信用社专项央行票据置换政策效应问题研究——基于安徽亳州的实证[J];金融纵横;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再清;略论农村信用社的风险及防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0年02期
2 李建建;关于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年11期
3 陈燕添,陈伟波;谈谈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水平的策略及建议[J];南方金融;2000年03期
4 史永安,王春生;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南方金融;2000年05期
5 蓝波,丘海民;改革创新是农村信用社走出困境的唯一选择[J];南方金融;2000年12期
6 人民银行新野县支行课题组;归并后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7 刘改勤,聂喜旺;农村信用社要加强支农服务[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8 魏敏,李瑞军;农村信用社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经济师;2000年01期
9 许正超;对高风险农村信用社的治理建议[J];经济师;2000年02期
10 陈平;提高农村信用社效益的思考[J];经济师;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脉伏;;农村信用社产生的制度经济学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2 刘颖;;深化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若干思考[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3 侯文阁;;转型期的农村信用社的改革[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4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国力;环佳燕;郦书松;;组建地市级农村合作银行的可行性研究[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建忠;;力促农民增收 实现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宋磊;;构建农村信用社新型产权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探讨[A];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斌;阮红新;郑艺;吴莹;;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选择与变迁——基于控制权转移的视角[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8 李波;;湖北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研究[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宋文tD;;农村信用社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红玲;;我国农村信用社组织形式多样化的探讨[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小兰;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及改革方向[N];中国审计报;2004年
2 张建平 戴灿涛;我州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平稳推进[N];大理日报(汉);2005年
3 沈赤兵;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 努力提高为“三农”服务水平[N];贵州日报;2004年
4 正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服务功能[N];甘肃日报;2004年
5 杨世智;全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会议召开[N];甘肃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邓萍;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工作稳步推进[N];广西日报;2005年
7 记者 邓萍 实习生 余宗飞;采取果断措施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N];广西日报;2005年
8 记者 周卫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开放始试点[N];湖南日报;2004年
9 石素坤;城区农村信用社的现状与对策[N];经理日报;2003年
10 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副行长 杨家才;当前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若干问题〈下〉[N];金融时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双伦;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刘健;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制度与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3 刘文丽;中国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系统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4 于富海;农村信用社治理机制及治理效率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王俊芹;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6 方金兵;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评价与预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7 张志勇;我国转型期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8 赵伟;农村信用社运行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9 张兰;农村信用社公司治理改革与效率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10 何勇;中国农村信用社制度转轨论[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新疆农村信用社改革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2 夏品俭;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3 张宁;我国农村信用社法律规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禹宗颜;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5 林楠;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与内部治理结构模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6 赵汉卿;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7 王鲁;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分析[D];河北大学;2008年
8 谢云峰;浙江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王海力;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发展战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杨瑞芳;我国农村信用社体制再造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772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877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