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两晋南北朝时期之音乐心理思想初探——以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为例

发布时间:2017-10-11 05:20

  本文关键词:两晋南北朝时期之音乐心理思想初探——以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两晋南北朝 音乐心理思想 嵇康 《声无哀乐论》


【摘要】:音乐心理思想主要探究音乐的本源、音乐与人的情感的关系以及音乐的社会功能等问题,介于音乐美学与音乐心理学两个学科领域之间。从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出发,探析其对音乐心理思想的影响,并以这一时期杰出的音乐家嵇康和他的音乐理论著作《声无哀乐论》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一时期的音乐心理思想面貌,以期为我国音乐心理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提供理论性帮助。
【作者单位】: 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两晋南北朝 音乐心理思想 嵇康 《声无哀乐论》
【基金】:江西省“十二五”社科规划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3YS03)
【分类号】:J60-05
【正文快照】: 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乱时期,但正是由于这样特殊的时代才使这个时期的哲学思想挣脱束缚,得到解放,科学技术亦得到进步,学术文化更加多样化,音乐美学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在这个独特的社会时期,音乐理论有其特殊成就,学者也开始对音乐的内在本质和功能进行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再生;《声无哀乐论》今译[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穆兰;嵇康《声无哀乐论》论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08期

3 杨子彦;《声无哀乐论》中的名实之争[J];苏州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4 李欣;论嵇康《声无哀乐论》关于“和”的思想[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刘瑾;《声无哀乐论》的产生原因及其评价问题[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管小军;;《声无哀乐论》的启示[J];黄河之声;2006年06期

7 龙珲;;二十世纪《声无哀乐论》研究[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郭鹏;;试论《声无哀乐论》的理论内涵和历史意义[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周冰琦;;声与哀乐的思辨——从稽康《声无哀乐论》谈起[J];四川戏剧;2007年03期

10 姚锋;;《声无哀乐论》产生的社会、人文背景探析[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梅运生;;嵇康和他的《声无哀乐论》[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韩龙飞;嵇康《声无哀乐论》中的情感问题[D];青岛大学;2010年

2 梅梅;嵇康与《声无哀乐论》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马兰;略探嵇康与《声无哀乐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晓岑;《声无哀乐论》研究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杨瑜;声乃乐之器,,情乃乐之本[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丹;《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及其对音乐教育的启示[D];湖南大学;2009年

7 王笑梦;嵇康《声无哀乐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赵文;“和”:艺术通向现实的可能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107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0107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5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