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泰语双宾语结构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汉泰语双宾语结构比较研究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进一步强大,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有了更大的话语权,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全球刮起学习汉语热潮。泰国是东南亚诸国中最积极推广汉语的国家之一。随着与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加强交流,泰国国内对于掌握汉泰双语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汉语已经成为泰国教育部规定的大学入学考试选考的外语科目之一,汉语教学在泰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然而,由于语言不同,泰国人学习汉语有许多困难。其中汉语双宾语习得就是难点之一。我们在本研究中主要对汉语和泰语双宾语结构的语义、句法特征和语用等地方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在语义方面,汉语双宾语句和泰语的双宾语句中,两种语言的移动性是一致的,汉语中的双宾动词比较丰富,而泰语双宾动词并不是很多。第二,在句法方面,汉语和泰语是双宾语的语序位置是相反的,汉语双宾结构出现在宾语之前,而泰语则出现在直接宾语之后。第三,在语用方面,由于汉语和泰语在语序上面是相逆的,这样就产生了在语用的角度上信息传递有所不同,也就导致了焦点信息在句子中的位置不一样。它们在句子的陈述关系上都是主语、间接宾语都是陈述的对象,直接宾语是新信息。我们建议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与相关文化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同时在教学方法上应该循序渐进,及时总结归纳,找出原因,在必要的时候增加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汉语 泰语 双宾语结构 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46;H4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5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9-10
- 一、选题的缘由9-10
- 二、研究内容10
- 三、研究意义10
- 第二节 汉泰语双宾语结构研究现状10-14
- 一、汉语双宾结构研究现状10-12
- 二、汉语双宾语对比研究现状12-13
- 三、汉语双宾语之对外汉语教学研究13-14
- 四、泰语双宾语结构的研究现状14
- 第三节 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和文章结构14-15
- 一、研究方法14
- 二、语料来源14
- 三、文章结构14-15
- 第二章 汉泰语双宾语结构的语义对比15-24
- 第一节 汉语双宾语动词的语义15-18
- 一、双宾语结构动词的指向性(或动词趋向性)归类与分析15-16
- 二、双宾动词的意义归类与分析16-18
- 第二节 泰语双宾语结构的语义18-21
- 一、泰语双宾语动词的指向性(趋向性)归类与分析19-20
- 二、双宾动词的意义归类与分析20-21
- 第三节 汉泰语双宾语结构的语义对比21-24
- 一、汉泰语双宾语结构的语义相同点22
- 二、汉泰语双宾语结构的语义不同点22-24
- 第三章 汉泰语双宾语结构的句法特征对比24-35
- 第一节 汉语双宾语结构的句法特征24-30
- 一、汉语双宾语结构中谓语动词的特点24-26
- 二、汉语双宾语句的句法结构26-30
- 第二节 泰语双宾语结构的句法特征30-33
- 一、泰语双宾语句法结构30-32
- 二、泰语中典型双宾语句动词“(给)”的常用双宾句法32-33
- 第三节 汉泰语双宾语结构的句法特征对比33-35
- 一、汉泰语双宾语结构的句法特征共同点33-34
- 二、汉泰语双宾语结构的句法特征不同点34-35
- 第四章 汉泰语双宾语结构的语用对比35-42
- 第一节 汉语双宾语结构的语用35-38
- 一、给予类型之双宾动词35-37
- 二、获取类型之双宾动词37-38
- 第二节 泰语双宾语结构的语用38-40
- 第三节 汉泰语双宾语结构的语用对比40-42
- 一、汉泰语双宾语结构的语用共同点41
- 二、汉泰语双宾语结构的语用不同点41-42
- 第五章 双宾句习得偏误的原因及教学建议42-46
- 第一节 学习偏误的原因42-44
- 一、文化差异导致泰国学生语用偏误42
- 二、母语负迁移42-44
- 第二节 教学建议44-46
- 一、语言和文化相结合44-45
- 二、教学方法45
- 三、加强语法教学趣味性45-46
- 第六章 结语46-48
- 一、语义方面46
- 二、句法方面46
- 三、语用方面46-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瑾瑜;;英汉双宾语结构对比研究[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程乐乐;;组形规则与双宾语结构层次[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赵春生;;对双宾语结构合法性的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4 孙晋文;王萌;;最简方案框架下双宾语结构再分析[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5 刘乾先;;古汉语中应特殊理解的双宾语结构[J];东北师大学报;1982年01期
6 丘振兴;英汉双宾语结构的类型及异同[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7 张志勇;英语复合及物结构与双宾语结构[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1999年03期
8 赵淑荣;;“为之小”是双宾语结构[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0年12期
9 林纾平;英汉双宾语结构对比[J];福州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10 陈志烈;名词担当补语的宾补结构与双宾语结构间的区别[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世民;结果/使役结构和双宾语结构的事体结构分析[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晋文;双宾语结构的最简方案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2 臧付伟;英汉语双宾语结构对比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3 邱荣杰;连城方言倒置双宾语结构语音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4 曼丝雨;汉泰语双宾语结构比较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6年
5 曹丽娜;最简方案框架下英汉双宾语结构对比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焦奇静;最简方案框架下英汉双宾语结构对比研究[D];济南大学;2010年
7 易平;湘阴方言中双宾语结构的句法[D];湖南大学;2006年
8 苏芳芳;汉、英语言中的双宾语结构[D];湖南大学;2004年
9 刘井玉;汉语双宾语结构分层分类新探[D];重庆大学;2007年
10 李爽;类典型理论框架下英汉双宾语结构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44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044921.html